一种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7748发布日期:2020-07-29 01:1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以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纺织织物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在汽车内饰方面。

现有汽车顶棚、座椅材料主要是海绵与普通织物面料复合而成的,就现有汽车顶棚而言,如图2所示,现有汽车顶棚材料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正面层是经编单针床编织而成的织物,再经过染色、起绒、定型等后整理,使得纵横两个方向具有良好延伸性,以保证高雅的外观效果;中间层是规定厚度和密度的海绵;底层是无纺布。三层材料各自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和特性,三层材料之间加注化学胶水,通过发泡加热,相互粘合成一体,最后再压铸成型。其主要有以下缺点:

1、海绵与织物面料通过发泡胶合成一体,其抗老化性能低,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分层脱离、起皱、悬垂等现象,严重影响车内美观;

2、海绵易风化,回收困难,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

3、海绵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给乘客造成不适感,严重时,会危害乘客健康;

4、现有海绵与织物复合而成的顶棚材料,不能达到抗菌、除臭、驱虫、芳香等功能,使得车内环境无法自动进行净化。

而目前也只是在编织物表面组织纹路、染色工艺和胶水配方等方面寻求改进,以期求高雅的外观和减少车内气味有害成分,但却无法真正完全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所述所述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物理结构稳定,表面不易起皱、不会分层脱离以及不易悬垂,不会影响车内美观,且无挥发性异味,持久不会风化,亦不会给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具有极佳的抗菌能力和持久的芳香气息,能使得车内环境能达到绝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包括依次从上至下设置的上表层织物、中间支撑纤维层和下表层织物。

优选地,所述上表层织物、中间支撑纤维层和下表层织物的厚度比为1:3~5:1,且所述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厚度为1.0~8.0mm。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纤维层于所述上表层织物和所述下表层织物之间穿插编织,形成三维立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穿插编织的方式为以上下交错呈“8”字型在所述上表层织物和所述下表层织物之间进行编织。

优选地,所述组成上表面层织物的纤维为20~222dtex涤纶纤维复丝。

优选地,所述组成中间支撑纤维层的纤维为15~222dtex涤纶纤维单丝。

优选地,所述组成下表层织物的纤维为20~222dtex涤纶纤维复丝。

优选地,所述上表层织物由柔性纤维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纤维层由刚性纤维编制而成。

优选地,所述刚性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涤纶。

其中,所述中间支撑纤维层经过抗菌剂、驱虫剂和芳香剂进行整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可应用于汽车内饰中。

其中,所述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为应用于汽车内部顶棚或座椅填充材料。

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经过染色、表面起绒和热定型工序处理。

所述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的上表面采用柔性纤维,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各种编织组织,呈现别致的表面花纹,实现高雅的外观和优良的手感;中间支撑纤维层采用刚性纤维进行编织,能实现良好的支撑性和压缩回弹性,另外,制备中间支撑纤维时添加抗菌、防蛀、芳香等化学助剂,使得中间支撑纤维层具备抗菌、驱虫、芳香功能;下表面采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化学纤维,以此能够设计密实的编织组织进行编织,达到与汽车骨架良好的附着性和较大的剥离力。

再根据不同需求,所述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经过不同染料的染色处理后,再经表面起绒、热定型整理工序,得到胚料;所述胚料经过冲切成不同形状、再压铸成形,最后装配到汽车内部顶棚或填充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物理结构稳定,持久不会风化,且无挥发性异味,亦不会给环境造成危害;且其抗菌能力佳,芳香持续时间长,使得车内环境能达到绝佳效果。

2、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应用于汽车内部顶棚或座椅填充材料,其物理结构稳定,表面不易起皱、不会分层脱离以及不易悬垂,不会影响车内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三维立体纺织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汽车顶棚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上表层织物;2-中间支撑纤维层;3-下表层织物;4-正面层;5-中间层;6-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包括依次从上至下设置的上表层织物1、中间支撑纤维层2和下表层织物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表层织物1、中间支撑纤维层2和下表层织物3的厚度比为1:3:1,且所述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厚度为1.0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支撑纤维层2于所述上表层织物1和所述下表层织物3之间穿插编织,形成三维立体结构。如此设置,可不通过使用化学类粘合剂,就能实现将所述上表层织物1和所述下表层织物2的结合,避免了粘合剂所产生的异味。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穿插编织的方式为以上下交错呈“8”字型在所述上表层织物1和所述下表层织物3之间进行编织。以如此方式进行穿插编织,能够更加紧密地使中间支撑纤维层2与上表层织物1和下表层织物3进行结合。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上表面层织物1的纤维为20dtex涤纶纤维复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中间支撑纤维层2的纤维222dtex涤纶纤维单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下表层织物3的纤维20dtex涤纶纤维复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表层织物1由柔性纤维编织而成,所述涤纶柔性足且质地环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支撑纤维层2由刚性纤维编制而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刚性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涤纶。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刚性与弯曲弹性均较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实现良好的支撑性和回弹性。

在制备所述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时,所述上表层织物1按需设计各种编织组织,呈现别致的表面花纹,实现高雅的外观和优良的手感。

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制备完成后,经过染色、表面起绒、热定型整理工序,得到胚料;所述胚料经过冲切成不同形状、再压铸成形,最后装配到汽车内部顶棚或汽车座椅填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表层织物1、中间支撑纤维层2和下表层织物3的厚度比为1:5:1,且所述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厚度为8.0m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上表面层织物1的纤维为222dtex涤纶纤维复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中间支撑纤维层2的纤维15dtex涤纶纤维单丝。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组成下表层织物3的纤维222dtex涤纶纤维复丝。

现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抗菌、防蛀、芳香功能的三维立体纺织织物应用于汽车内饰中,首先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具体如下:

抗菌性能测试依据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据常识可知,空气中常见的真菌、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和真菌孢子,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抗菌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例1~2所得纺织织物应用于汽车内饰时,具备抑菌能力,且效果均优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内饰。

对芳香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芳香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混合芳香精油含量在初始阶段下降较多,但在后续时间含量降速减缓,24个月后,混合芳香精油仍有余量,表明应用于汽车内饰中,对车内环境能进行持久的净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