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2046发布日期:2020-06-30 20:1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顶蓬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节能和环保是现今的两大课题。以往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起到加强顶蓬天窗部位强度以及连接顶蓬与车身钣金的作用。传统天窗加强框采用pc+abs、abs+30%gf或者镀锌金属板材质加工完成,重量较重,成本较高,成型工艺复杂;且装车易与钣金搭配不良造成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以解决现有技术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存在重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其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两面分别通过胶水层粘接有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所述上加强层的表面粘接有表皮层,所述下加强层的底面粘接有底布层,所述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采用至少一层的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毡。

特别地,所述基材至少包括一层采用具有开孔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芯材。

特别地,所述基材包括两层芯材,两层芯材之间通过胶水层粘接有中间加强层,所述中间加强层采用至少一层的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毡。

特别地,所述芯材采用pu材料制成,其厚度为2mm~10mm,单位面积重量为30g/㎡~500g/㎡。

特别地,所述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均采用双层结构,所述上加强层包括第一上层玻璃纤维层和第二上层玻璃纤维层,所述下加强层包括第一下层玻璃纤维层和第二下层玻璃纤维层。

特别地,所述上加强层、中间加强层和下加强层均采用单层结构,且均采用玻璃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原材料采用pu板材和玻璃纤维,重量轻,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符合汽车产业轻量化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包括pu板材1,pu板材1的两面分别通过胶水层2粘接有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上加强层和下加强层均采用双层结构,上加强层包括第一上层玻璃纤维层3和第二上层玻璃纤维层4,下加强层包括第一下层玻璃纤维层5和第二下层玻璃纤维层6,第一上层玻璃纤维层3的表面粘接有上层无纺布7,第二下层玻璃纤维层6的表面粘接有下层无纺布8,pu板材1的厚度为2mm~10mm,优选2mm、3mm、4mm、5mm、6mm、7mm、8mm、9mm和10mm;且pu板材1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g/㎡~500g/㎡,优选30g/㎡、50g/㎡、100g/㎡、150g/㎡、200g/㎡、250g/㎡、300g/㎡、350g/㎡、400g/㎡、450g/m2和500g/m2;胶水层2的胶量控制在50g/㎡~450g/㎡,优选50g/㎡、100g/㎡、150g/㎡、200g/㎡、250g/㎡、300g/㎡、350g/㎡、400g/㎡和450g/㎡。

上述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热模冲压成型工艺(一),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pu板材1进行胶水涂布,pu板材1的厚度为2mm,pu板材1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pu板材1的上、下表面喷胶量控制在50g/m2,所喷的胶水采用主要成分为聚酯类化合物的胶水;

2)将涂布好胶水的pu板材1的上、下表面均匀喷洒纯净水或催化剂,pu板材的上、下表面的纯净水或催化剂的喷洒量均控制在50g/m2

3)按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将上层无纺布7、第一上层玻璃纤维层3、第二上层玻璃纤维层4、pu板材1、第一下层玻璃纤维层5、第二下层玻璃纤维层6和下层无纺布8堆叠好,将叠好的成型材料放入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上模温度控制在110℃;下模温度控制在110℃;成型压力控制在5mpa,成型时间控制在10秒,成型后得到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半成品;

4)将压制成型后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半成品放置于冷却工装治具上进行室温真空吸附冷却定型,冷却时间控制在40秒,真空度控制在-2mbar;

步骤5):将冷却定型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放置在工作台上,去除毛刺,即得天窗加强框成品。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包括基材,基材包括中间玻璃纤维层9,中间玻璃纤维层9的两面分别通过胶水层2粘接有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上pu板材10的表面通过胶水层2粘接有上玻璃纤维层12,上玻璃纤维层12的表面粘接上层无妨布7,下pu板材11的底面通过胶水层2粘接有下玻璃纤维层13,下玻璃纤维层13的底面粘接有下层无纺布8,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厚度为2mm~10mm,优选2mm、3mm、4mm、5mm、6mm、7mm、8mm、9mm和10mm;且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g/㎡~500g/㎡,优选30g/㎡、50g/㎡、100g/㎡、150g/㎡、200g/㎡、250g/㎡、300g/㎡、350g/㎡、400g/㎡、450g/m2和500g/m2;胶水层2的胶量控制在50g/㎡~450g/㎡,优选50g/㎡、100g/㎡、150g/㎡、200g/㎡、250g/㎡、300g/㎡、350g/㎡、400g/㎡和450g/㎡。

上述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热模冲压成型工艺(一),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进行胶水涂布,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厚度均为2mm,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单位面积重量均为30g/m2,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上、下表面喷胶量均控制在50g/m2,所喷的胶水采用主要成分为聚酯类化合物的胶水;

2)将涂布好胶水的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上、下表面均匀喷洒纯净水或催化剂,上pu板材10和下pu板材11的上、下表面的纯净水或催化剂的喷洒量均控制在50g/m2

3)按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将上层无纺布7、上玻璃纤维层12、上pu板材10、中间玻璃纤维层9、下pu板材11、下玻璃纤维层13和下层无纺布8堆叠好,将叠好的成型材料放入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压制成型时,上模温度控制在110℃;下模温度控制在110℃;成型压力控制在5mpa,成型时间控制在10秒,成型后得到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半成品;

4)将压制成型后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半成品放置于冷却工装治具上进行室温真空吸附冷却定型,冷却时间控制在40秒,真空度控制在-2mbar;

步骤5):将冷却定型的汽车顶蓬天窗加强框放置在工作台上,去除毛刺,即得天窗加强框成品。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