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04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爆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抗爆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易爆物品的容器,便于运输易爆物品,广泛应用过各种需要使用爆破技术的施工项目中。现有的抗爆容器是由体罐和盖体组成,盖体与容器罐盖合配合,并会在盖体上设置一些泄压装置,以便抗爆容器内的雷管爆炸时,及时熄灭火焰和将高压气体排出。传统的泄压装置都是简单地在盖体上开设一些泄压孔,泄压孔将容器罐内腔和外界连通,及时将容器罐内的高压气体排到外界,从而起到泄压效果。然而,易爆物品爆炸时还会产生火焰,火焰容易随着高压气流从泄压孔排泄到外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在泄压孔中填充泄爆剂或灭火剂进行解决,在实际填充时,需要考虑泄爆剂或灭火剂的填充不能影响泄压孔的泄压作用,且需要足够的泄爆剂或灭火剂熄灭火焰,所以在泄压孔中填充的泄爆剂或灭火剂的密度以及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泄压孔内填充的泄爆剂或灭火剂过于密实,容易对泄压孔造成堵塞影响泄压效果,当泄压孔内填充的泄爆剂或灭火剂的密度较小时,难以起到良好的熄灭火焰的效果,而填充泄爆剂或灭火剂基本只能采用人工填充的方式,具体填充数量只能由工人的经验决定,难以统一控制填充密度,难以保证填充的泄爆剂或灭火剂既不影响泄压孔的泄压作用,也能起到良好的熄灭火焰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抗爆容器中的泄压结构难以兼顾泄压和消焰的弊端,提供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该泄压装置通过设置泄压件,能够起到良好的泄压和消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设置在抗爆容器上,该泄压装置包括开设在抗爆容器上的泄压孔,泄压孔内端与抗爆容器的内腔连通,泄压孔外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抗爆容器上固定连接有与泄压孔连通的泄压管,泄压管内腔与泄压孔组合形成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内设有泄压件,该泄压件包括沿着泄压通道设置的管体,泄压通道内位于泄压件两端的空间只能通过管体的内腔连通,管体内设有将管体内腔隔断的隔板,管体上在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贯穿管体管壁的通孔,隔板上方的通孔的外端与隔板下方的通孔的外端连通,所述泄压管上设有与泄压通道连通的泄压口。

采用上述方案,当抗爆容器内腔发生爆炸时,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会通过泄压通道、泄压口排泄到外界,而泄压通道内设有泄压件,冲击波经过泄压件时,从管体下端进入管体,受到隔板的阻挡,会通过管体侧面的通孔排泄到管体外侧,再经过隔板另一侧的通孔进入管体,由管体另一端排出,这一过程中因泄压件的设置延长的高压冲击波的实际经过的泄压通道的长度,能够延缓泄压过程,且具有一定的消焰效果,同时,冲击波经过泄压件时会受到隔板的阻挡,能够有效降低冲击波的破坏力且不影响泄压作用,同时,管体上通孔的设置,能够降低冲击波产生的噪音并进一步提升泄压件的消焰效果,这与枪械消音器、消焰器的原理近似。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孔设置在抗爆容器的盖体上,所述泄压孔至少为两个,所述泄压管作为固定在盖体上的中空结构的把手,把手为u形或c形结构,把手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泄压孔内并与盖体密封固定连接。泄压管作为把手使用,无需设置另外的把手,使抗爆容器的盖体外侧结构更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通道内设有至少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泄压件,相邻泄压件的内腔互相连通。多个泄压件配合使用,能够提升泄压、消焰、消音的效果,并能进一步延缓泄压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孔内和泄压管内各设有一个泄压件,泄压孔内设有一圈第一限位台阶,泄压孔内的泄压件抵靠在第一限位台阶上,所述泄压管内设有一圈第二限位台阶,泄压管内的泄压件抵靠在第二限位台阶上,所述泄压管套接固定在泄压孔内,所述泄压管内的泄压件的下端或泄压管下端与泄压孔内的泄压件的上端贴合,通过这种方式可对两个泄压件进行夹紧固定,再将泄压管焊接在盖体上,无需设置另外的固定方式,便于实际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件还包括两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管体两端的圆环端盖,圆环端盖边沿相对于管体侧面向外凸出。圆环端盖的设置能使管体外侧壁与泄压孔内壁或泄压管内壁之间存留一定间隔,通过该间隔使隔板两侧的通孔外端之间连通,同时,该间隔也作为泄压通道的一部分,能够延长冲击波经过的路径。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孔内的泄压件的管体上还套接固定有多个圆环板,多个圆环板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圆环板之间设有圆环形结构的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内设有所述通孔,圆环板上设有纵向通道,纵向通道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横向通道连通。圆环板能加强管体的结构强度,设置的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作为隔板两侧通孔外端的连接部位,也作为泄压通道的一部分,能够延长冲击波的路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通道与纵向通道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管、泄压件都为金属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泄压孔内的泄压件与泄压管内的泄压件之间固定有横向设置的金属屏蔽膜。金属屏蔽膜与金属制成的泄压件与泄压管配合,能对泄压孔位置起到屏蔽作用,避免外界的电磁波影响抗爆容器内腔。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屏蔽膜由所述泄压孔内的泄压件与泄压管内的泄压件之间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分为上管体和下管体两部分,上管体与下管体上都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隔板位于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且由上管体与下管体夹紧固定,隔板外侧面相对于上管体、下管体向外凸出,所述隔板外侧面设有贯穿隔板上下端面的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延缓冲击波的泄压过程,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泄压和消焰效果,同时,泄压件为独立的部件,只需将泄压件安装在泄压通道内即可,安装更为简单,对工人的安装要求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泄压孔中的泄压件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泄压孔中的泄压件的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泄压管中的泄压件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泄压管中的泄压件的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泄压件截面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横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盖体,2、泄压孔,3、泄压管,4、泄压通道,5、泄压件,6、管体,7、隔板,8、通孔,9、泄压口,10、圆环端盖,11、第一限位台阶,12、第二限位台阶,13、圆环板,14、横向通道,15、纵向通道,16、金属屏蔽膜,17、上管体,18、下管体,1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抗爆容器的泄压装置,设置在抗爆容器的盖体1上,该泄压装置包括开设在盖体1上的四个泄压孔2,泄压孔2内端与抗爆容器的内腔连通,泄压孔2外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盖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根u形结构的泄压管3,本实施例中,所述泄压管3作为固定在盖体1上的中空结构的把手,泄压管3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泄压孔2内并与盖体1密封固定连接。泄压管3内腔与泄压孔2组合形成泄压通道4,所述泄压通道4内设有泄压件5,所述泄压件5包括沿着泄压通道4设置的管体6,泄压通道4内位于泄压件5两端的空间只能通过管体6的内腔连通,管体6内固定设有将管体6内腔隔断的隔板7,管体6上在隔板7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贯穿管体6管壁的通孔8,隔板7上方的通孔8的外端与隔板7下方的通孔8的外端连通,所述泄压管3上设有与泄压通道4连通的泄压口9。所述泄压件5还包括两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管体6两端的圆环端盖10,圆环端盖10边沿相对于管体6侧面向外凸出。所述泄压管3、泄压件5都为金属制成。

所述泄压通道4内在泄压管3与泄压孔2之间设有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泄压件5,相邻泄压件5的内腔互相连通,这两个泄压件5中,其中一个泄压件5设置在泄压孔2内,另一个设置在泄压管3内,泄压孔2内设有一圈第一限位台阶11,泄压孔2内的泄压件5抵靠在第一限位台阶11上,所述泄压管3内设有一圈第二限位台阶12,泄压管3内的泄压件5抵靠在第二限位台阶12上,所述泄压管3套接固定在泄压孔2内,所述泄压管3内的泄压件5的下端或泄压管3下端与泄压孔2内的泄压件5的上端贴合,泄压管3内的泄压件5上的圆环端盖10外侧壁与泄压管3的内壁贴合,泄压孔2中的泄压件5上的圆环端盖10外侧壁与泄压孔2的孔壁贴合。

所述泄压孔2内的泄压件5的管体6上还套接固定有三个圆环板13,三个圆环板13沿着管体6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一个圆环板13位于隔板7外侧,另两个圆环板13分布位于隔板7两侧,相邻圆环板13之间设有圆环形结构的横向通道14,所述横向通道14内设有所述通孔8,圆环板13上设有纵向通道15,纵向通道15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横向通道14连通,且所述横向通道14与纵向通道15垂直。

所述泄压孔2内的泄压件5与泄压管3内的泄压件5之间固定有横向设置的金属屏蔽膜16。所述金属屏蔽膜16由所述泄压孔2内的泄压件5与泄压管3内的泄压件5之间夹紧固定。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管体6分为上管体17和下管体18两部分,上管体17与下管体18上都设有所述通孔8,所述隔板7位于上管体17与下管体18之间且由上管体17与下管体18夹紧固定,隔板7外侧面相对于上管体17、下管体18向外凸出,所述隔板7外侧面设有贯穿隔板7上下端面的通槽19。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