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3393发布日期:2020-08-11 22:14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防水透气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产品用防水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透气膜。



背景技术:

防水透气膜的技术最早是从欧美国家开始引进的,然而国内产品的制作工艺五花八门,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实际上,防水透气膜主要有三层构成:pp纺粘无纺布,pe高分子透气膜,pp纺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拉力和静水压及保护中间层(透气膜),真正透气主要是靠中间层pe高分子透气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经发展到第四代防水透气膜,eptfe(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防水透气膜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被美誉为“塑料王”,但是现有的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透气性还不够好,当将此防水透气膜应用在纺织,衣服类产品中,用户使用的透气性,舒适感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膜,其将表层的无纺布层设置有多条波浪形通道,聚四氟乙烯膜层形成有配合波浪形通道的波浪形凸起,两者镶嵌配合后,不仅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而且大大提升了透气性,增强了此材料应用于衣服制品中的舒适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膜,包括:

防粘无纺布层,其包括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设置的外表面,所述防粘无纺布层限定多条穿过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波浪形通道;

聚四氟乙烯膜层,其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形成有多条分别地嵌入所述波浪形通道的第一波浪形凸起;

无纺布基层,其形成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上,所述无纺布基层为双层空腔结构,其包括第一无纺布基层和第二无纺布基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和第二无纺布基层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形成有多条分别地嵌入所述第一波浪形凸起的第二波浪形凸起。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弹力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和第二无纺布基层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空隙的宽度为5~8μ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弹力层包括第一纤维布层,第二纤维布层,以及均匀铺设在所述第一纤维布层和第二纤维布层的弹簧丝。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防粘无纺布层为pp防粘无纺布层,厚度为10~20μ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厚度为8~10μ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弹簧丝平行铺设在所述第一纤维布层和第二纤维布层之间,且所述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和第二纤维布层编织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其将表层的无纺布层设置有多条波浪形通道,聚四氟乙烯膜层形成有配合波浪形通道的波浪形凸起,两者镶嵌配合后,不仅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而且大大提升了透气性,增强了此材料应用于衣服制品中的舒适感;

2、通过将无纺布层设置成双层空腔结构,中间设置有弹力层,在防水透气膜弯折的过程中提升了防水透气膜的柔性;

3、通过将三层主体结构的波浪形结构匹配,实现了防水透气膜的平整,可平整地融合到衣服的其他布料中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透气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透气膜中第一无纺布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透气膜中弹力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膜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防粘无纺布层1,其包括内表面100和与所述内表面100相对设置的外表面110,所述防粘无纺布层1限定多条穿过所述内表面100和所述外表面110的波浪形通道120;

聚四氟乙烯膜层2,其设置在所述内表面100上,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2形成有多条分别地嵌入所述波浪形通道120的第一波浪形凸起200;

无纺布基层3,其形成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2上,所述无纺布基层3为双层空腔结构,其包括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和第二无纺布基层310,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和第二无纺布基层310之间形成有空隙320,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形成有多条分别地嵌入所述第一波浪形凸起200的第二波浪形凸起。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形成有多条分别地嵌入所述第一波浪形凸起200的第二波浪形凸起3001,其中,第二波浪形凸起3001与第一波浪形凸起200的形状和数量完全匹配,可以使得第二波浪形凸起3001完全吻合地嵌入第一波浪形凸起200中,第一波浪形凸起200与波浪形通道120的形状和数量完全匹配,使得第一波浪形凸起200完全吻合地嵌入波浪形通道120中,实现三层结构层层相叠最终得到平整的防水透气膜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表层的无纺布层中设置有多条波浪形通道,聚四氟乙烯膜层形成有配合波浪形通道的波浪形凸起,两者镶嵌配合后,不仅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而且大大提升了透气性,增强了此材料应用于衣服制品中的舒适感。

本技术方案中的防水透气膜应用于纺织、衣服制品中,可作为其最外层结构使用,提高纺织衣服制品的防水性,同时还使得纺织,衣服制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防水透气膜还包括:弹力层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和第二无纺布基层310之间形成的空隙320中,其中,所述弹力层4包括第一纤维布层400,第二纤维布层410,以及均匀铺设在所述第一纤维布层400和第二纤维布层410的弹簧丝420,所述弹簧丝420平行铺设在所述第一纤维布层400和第二纤维布层410之间,且所述弹簧丝4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400和第二纤维布层410编织在一起。通过在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和第二无纺布基层310之间形成的空隙320中设置有弹力层4,当防水透气膜弯折的过程中,提升了防水透气膜的柔性,进一步增加了防水透气膜的舒适性,将弹簧丝4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400和第二纤维布层410编织在一起,避免采用此防水透气膜制成的纺织或者衣服制品在洗涤的过程中折坏或者脱落,提升了纺织或者衣服制品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中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无纺布基层300和第二无纺布基层310之间形成的空隙的宽度为5~8μm,通过宽度的控制,不仅提升了防水透气膜的弹性,柔性,而且不会对整体防水透气膜的重量和厚度增加过多,增加防水透气膜的厚重感。

在另一中技术方案中,所述防粘无纺布层为pp防粘无纺布层,厚度为10~20μm,使得防粘无纺布层具有相当的宽度使得聚四氟乙烯膜的波浪形凸起很好的嵌入,提升防水透气膜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在另一中技术方案中,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厚度为8~10μm。

在另一中技术方案中,所述波浪形通道的宽度为3~5μm,通过控制波浪形的宽度,使得最终制成的防水透气膜不能因为波浪形通道的宽度太宽而影响了防水透气膜的防水性,也不能因为波浪形通道的宽度太窄而对防水透气膜的透气性提升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膜与传统的防水透气膜(由平整的pp纺粘无纺布,eptfe聚四氟乙烯高分子透气膜,pp纺粘无纺布三层结构组成)通过防水实验(通过喷淋式拒水性能测试仪测试,低于50分为差级别,50-60分为中等级别,60-80为良级别,80以上为优级别),透气性实验(通过透气性检测仪进行检测,分别为透气性好(百分之70以上的通透气能顺利通过),透气性中等(百分之40-60的通透气能顺利通过),难透气(百分之40以下的通透气能顺利通过)和不透气四个等级),柔软性实验(将相同尺存的防水透气膜在水平木板上放置,将不同长度的防水透气膜伸出木板边缘,测量它们的伸出边缘到木板的距离)对比,本发明的柔软性和防水性远高于传统的防水透气膜,透气性与传统的防水透气膜相当。具体结果如下表1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膜,可将此防水透气膜应用于纺织或者衣服制品中,不仅提升纺织品或者衣服制品的防水性,而且对纺织品或者衣服制品的透气性影响不大,同时提升了纺织品或者衣服制品的柔软性。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膜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膜,由于其将表层的无纺布层设置有多条波浪形通道,聚四氟乙烯膜层形成有配合波浪形通道的波浪形凸起,两者镶嵌配合后,不仅不会影响其防水性,而且大大提升了透气性,增强了此材料应用于衣服制品中的舒适感;通过将无纺布层设置成双层空腔结构,中间设置有弹力层,在防水透气膜弯折的过程中提升了防水透气膜的柔性;通过将三层主体结构的波浪形结构匹配,实现了防水透气膜的平整,可平整地融合到衣服的其他布料中起到防水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