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型双面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1986发布日期:2020-10-23 12:1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型双面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暖型双面绒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布匹销往全世界各地,随着人们对布匹的款式、性能以及使用场所的不断变化,各种功能的布匹也不断的涌现,对具有特殊功能的布匹、服装、垫子更是喜爱有加。双面绒面料表面设置有绒毛,能够增加面料的舒适性和触感。

目前的保暖型双面绒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但是由于保暖型双面绒面料较为温暖,极为容易出现面料内细菌处在较为适宜的温度中而疯狂滋生继而使得面料发臭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抗菌层对面料进行杀菌并且通过除臭层对面料本身的异味进行吸收和消除的保暖型双面绒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暖型双面绒面料,包括表层和底层,所述表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除臭层,所述除臭层的底面与底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层和表层均由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基线和若干空心纤维丝,若干所述空心纤维丝交织缠绕包裹于基线的外侧,所述空心纤维丝与基线之间夹杂有绒毛,所述绒毛的一端从空心纤维丝之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菌层,从而使得抗菌层能够对本面料进行抗菌抑菌,防止本面料出现细菌大量滋生的情况,而产生臭味,通过设置除臭层,从而使得除臭层能够对本面料的气味进行吸附和消除,避免本面料出现异味,而通过设置空心纤维丝,从而使得其能够对基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对绒毛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而通过设置绒毛,从而使得其能够在人们接触本面料的时候感受到较为舒适的手感,并且能够增强本面料的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空心纤维丝交织缠绕成网状结构,且若干所述空心纤维丝按照“s”、“z”捻向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毛为羊绒短纤维,所述绒毛的长度为15到33毫米,所述绒毛伸出空心纤维丝的长度大于等于8毫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线包括芯层、螺旋缠绕于芯层外侧的棉纤维以及相互反向缠绕于棉纤维外侧的亚麻纤维和碳纤维,所述芯层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层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从而使得芯层具有涤纶纤维较强的弹性,并且当芯层受力被拉伸的时候,能够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对拉力进行分摊,从而使得芯层不易发生断裂情况,通过设置棉纤维,从而使得其能够对芯层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和束线效果,避免芯层受损,通过设置亚麻纤维和碳纤维,从而使得基线的抗拉强度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使得基线不易被拉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和底层均采用单面四针道编织,编织的花型以八路为一循环,八路花型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和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集圈组织和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第八路依次为浮线、集圈组织、浮线和成圈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通过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除臭层通过竹炭纤维和竹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对本面料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使得本面料不易出现细菌大量滋生的情况,能够抑制细菌滋生,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和竹纤维,两者亦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能够对本面料产生的异味进行吸收和消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抗菌层,从而使得抗菌层能够对本面料进行抗菌抑菌,防止本面料出现细菌大量滋生的情况,而产生臭味,通过设置除臭层,从而使得除臭层能够对本面料的气味进行吸附和消除,避免本面料出现异味,而通过设置空心纤维丝,从而使得其能够对基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对绒毛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而通过设置绒毛,从而使得其能够在人们接触本面料的时候感受到较为舒适的手感,并且能够增强本面料的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表层和底层的三角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抗菌层;2、除臭层;3、表层;4、底层;5、绒毛;6、基线;7、空心纤维丝;8、芯层;9、涤纶纤维;10、棉纤维;11、亚麻纤维;12、碳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首先人们取氨纶纤维通过喷丝板进行喷丝,获取到空心纤维丝7,并且通过喷丝板对涤纶材料进行喷丝获得三叶形的为异形截面纤维的涤纶纤维9,接着人们对若干的涤纶纤维9通过加捻机进行加捻得到芯层8,而后再通过加捻机将棉纤维10螺旋缠绕于芯层8的外侧,接着再将缠绕有棉纤维10的芯层8和亚麻纤维11、碳纤维12通过加捻机进行加捻,令亚麻纤维11和碳纤维12能够相互反向缠绕于棉纤维10的外侧,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基线6,而之后人们将若干空心纤维丝7交织缠绕成网状结构,并且将若干空心纤维丝7交织缠绕包裹于基线6的外侧,并且若干空心纤维丝7按照“s”、“z”捻向间隔排列,“s”、“z”的捻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故而无需赘述,并且在缠绕空心纤维丝7的过程中人们将为羊绒短纤维的绒毛5夹入空心纤维丝7与基线6之间,从而使得绒毛5的一端从空心纤维丝7之间穿过,并且绒毛5的长度为15到33毫米,绒毛5伸出空心纤维丝7的长度大于等于8毫米,本申请文件中编织若干空心纤维丝7和绒毛5的方式与公开号为cn207109195u的一种纱线中的手段方法相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常用的手段,故而不再赘述,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复合纱线,接着人们再通过复合纱线进行底层4和表层3的编织,表层3和底层4均采用单面四针道编织,编织的花型以八路为一循环,八路花型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和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集圈组织和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和浮线;第八路依次为浮线、集圈组织、浮线和成圈组织,并且底层4和表层3的编织通过ubx-3sk织机进行,寸数/针数为30寸/24g,路数90,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带有绒毛5的底层4和表层3,接着人们再利用经纬编织机对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进行经纬编织,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抗菌层1,然后利用经纬编织机对竹炭纤维和竹纤维进行经纬编织得到除臭层2,然后人们通过羊绒纤维作为缝合线对表层3、抗菌层1、除臭层2以及底层4进行缝合连接,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一块完整的面料。

通过设置抗菌层1,由于抗菌层1通过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抗菌层1能够通过银纤维和甲壳素限位本身具备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对面料本身进行杀菌,从而防止本面料出现细菌大量滋生的情况,而通过设置除臭层2,由于除臭层2通过竹炭纤维和竹纤维进行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除臭层2能够通过竹炭纤维和竹纤维具有的气味吸附效果对面料本身的气味进行吸收,并且能够通过竹炭纤维具备的较强吸附效果来消除异味,能够防止面料本身出现气味,而通过设置芯层8,有芯层8通过若干涤纶纤维9加捻而成,从而使得芯层8具有涤纶纤维9的较强弹性,并且芯层8受力被拉扯后,能够通过若干涤纶纤维9对拉力进行分摊,从而使得芯层8不易发生断裂的情况,通过设置棉纤维10,从而使得棉纤维10能够对芯层8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使得芯层8不易被磨损,通过设置亚麻纤维11和碳纤维12,由于两者呈螺旋状反向缠绕于缠绕有棉纤维10的芯层8外侧,从而使得两者能够通过本身具备的较好强度对基线6的抗拉强度进行增强,使得基线6不易被拉断,而通过设置氨纶材质的空心纤维丝7,由于氨纶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干洗、耐酸碱以及耐汗效果,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其对基线6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对绒毛5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而通过设置为羊绒短纤维的绒毛5,从而使得人们在接触本面料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绒毛5的顺滑手感,并且能够通过绒毛5对面料的保暖效果起到加强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