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6820发布日期:2021-04-09 12:4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材料尾门由于其轻量化、可完全回收、设计灵活性等独特优势使得其越来越受到各大主机厂的青睐。而涂胶粘接作为复合材料尾门开发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尾门最终的外观质量。

胶印是涂胶粘接产品常见的一种外观问题,一直困扰着涂胶粘接产品的开发和量产。产生胶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胎模加热温度、胶水厚度、胎模块台阶、压合时间、涂胶轨迹形状等诸多因素。当前,涂胶粘接产品胶印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

实际生产中,产品上局部出现的胶印问题往往是是通过该产品在涂胶生产线上的调试解决。但这种在线调试,一方面存在设备和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调试使用的都是完整的产品,尺寸都很大(一般为样板尺寸的数十倍),多轮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零件,调试成本高昂。

因此,如何能够实现样板涂胶粘接模拟实际产品的涂胶粘接,系统、经济、高效的研究涂胶粘接问题,指导实际粘接生产线工艺调试,缩短工艺开发周期成为了当前涂胶粘接产品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胶印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尾门的外观质量,而通过在线调试克服胶印又存在调试成本高昂,产品开发效率低下等缺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包括:工装支架;用于放置上样板的上胎模,所述上胎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底板和上胎模块;用于放置下样板的下胎模,所述下胎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盖板、中底板以及下底板,所述下盖板上设有形成特定形状的第一热风孔,所述中底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热风孔,所述下底板上设有热风接口;以及对所述下胎模进行加热的热风加热系统,所述热风加热系统与所述热风接口连通。

优选地,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形状第一热风孔的下盖板,满足不同的涂胶轨迹需求。

优选地,所述上胎模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上样板的上模定位结构,所述下胎模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下样板的下模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胎模上还设有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所述下胎模上设有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所述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与所述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与所述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均通过定位销以及螺栓紧固。

优选地,所述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与所述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的下方还设有垫片,通过调整所述垫片的厚度,可制备不同胶厚以及渐变胶厚的涂胶样板。

优选地,所述下胎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底板下方以及整个下胎模外侧的隔热板。

优选地,所述下胎模的下盖板上还设有用于辅助压紧所述下样板的锁紧块。

优选地,所述下胎模的下盖板上还设有用于辅助拉紧所述下样板的吸盘,所述上胎模的上胎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辅助拉紧所述上样板的吸盘。

优选地,所述上胎模块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上胎模块和第二上胎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盖板与中底板上热风孔的配合,对中底板腔体内的热风进行分配,热风可从中底板上的热风孔与下盖板上的热风孔重合位置透过进而对下样板进行加热,其他区域热风孔则被下盖板屏蔽,热风无法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设计的涂胶轨迹来选择更换下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能够模拟真实产品涂胶粘接的环境和各种参数,如加热温度、胶水厚度、胶水宽度、胎模块台阶、胎模块间距、涂胶轨迹等,实现了通过样板粘接来分析研究产品实际涂胶粘接中出现的胶印问题,减少了对涂胶生产线设备的占用和依赖,降低了胶印问题研究的成本。此外,在新项目前期,通过样板粘接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减少实际产品涂胶粘接产生胶印的风险,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的立体图;

图2是下胎模的俯视图;

图3是下胎模沿图2中线a-a剖面而来的剖视图;

图4是下胎模的中底板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下盖板的平面图;

图6是上胎模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100,包括:工装支架10;用于放置上样板的上胎模20;用于放置下样板的下胎模30;以及对下胎模30进行加热的热风加热系统40。

具体地,结合图2~图3所示,下胎模3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下盖板31、中底板32以及下底板33,其中,下盖板31上设有形成直线形的第一热风孔311,中底板3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热风孔321,下底板33上设有与热风加热系统40连通的热风接口331。中底板32下面有一个矩形的凹槽,与下底板33共同组成一个矩形的热风腔体。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胎模30的下盖板31上设有用于固定下样板的若干下模定位结构312,其中四个用来定位下样板的上下方向,另外两个用来定位下样板的左右方向,还有两个用来定位下样板的前后方向,保证下样板放到下胎模上相对位置的唯一性。图2中示出为八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下模定位结构312的结构和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限于图中示例,数量至少满足321定位原则:一个物体在空间坐标系中有六个自由度,即xyz方向的平动和轴向转动,要将一个物体固定,保证其位置唯一性,需限制六个自由度;针对特定的产品,可以适当增加定位,通过过定位来保证上件重复性和空间位置唯一性的要求。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盖板31上还设有若干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确保上下胎模合模时相对位置的唯一性。图2中示出为六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的结构和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限于图中示例,数量至少满足321定位原则即可。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胎模30的下盖板31上还设有用于辅助压紧下样板的锁紧块314,起到辅助压紧作用,保证下样板放上去后不动,起到双向限位作用。图2中示出为四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锁紧块314的结构和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胎模30的下盖板31上还设有用于辅助拉紧下样板的吸盘315,用来辅助下模定位结构312固定下样板的上下方向。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胎模30还包括设置于下底板33下方以及整个下胎模30外侧的隔热板34,以减少加热时的热量散失。通过下底板33连接隔热板34、工装支架10、热风加热系统40以及中底板32。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下模定位结构312及锁紧块314以及吸盘315均通过螺栓和定位销固定在中底板32上。

结合图2、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第二热风孔321遍布整个中底板32,第一热风孔311在下盖板31上形成为一条长方形开孔,当这样的下盖板31和中底板32装配到一起后,中底板32上与长方形开孔对应位置的第二热风孔321即可露出来,热风可以通过,从而起到对上、下样板加热的作用;其他位置的第二热风孔321则被下盖板31堵住,热风不能通过,加热被屏蔽。

结合图4~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二热风孔321遍布整个中底板32,第一热风孔311在下盖板31上形成为一条波浪形槽,当这样的下盖板31和中底板32装配到一起后,中底板32上与波浪形槽对应位置的第二热风孔321即可露出来,热风可以通过,从而起到对上下样板特定区域加热的作用;其他位置的第二热风孔321则被下盖板31堵住,热风不能通过,加热被屏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通过更换不同的下盖板达到改变加热轨迹的目的,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形状第一热风孔的下盖板,满足不同的涂胶轨迹需求。

如图6所示,上胎模2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底板21和上胎模块,其中,上胎模块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上胎模块22-1和第二上胎模块22-2。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上胎模20上设有用于固定上样板的若干上模定位结构221,保证上样板放到上胎模上相对位置的唯一性,其中两个上模定位结构221用于上样板左右方向定位,另外两个上模定位结构221用于上样板前后方向定位,通过胎模块型面与吸盘实现上样板上下方向定位。虽然图6中示出为四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上模定位结构221的结构和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限于图中示例,数量至少满足321定位原则即可。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上胎模20上还设有若干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222,该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222与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一一对应。确保上下胎模合模时相对位置的唯一性。图2中示出为六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的结构和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限于图中示例,数量至少满足321定位原则即可。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222与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均通过定位销以及螺栓紧固。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222与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的下方还设有垫片,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垫片,调整前需要先松开螺栓,通过调整垫片的厚度,可制备不同胶厚以及渐变胶厚的涂胶样板。

根据该优选实施例,上胎模30的第一上胎模块22-1和第二上胎模块22-2上还分别设有用于辅助拉紧上样板的吸盘223,进一步保证下样板放上去后不动。

第一上胎模块22-1和第二上胎模块22-2下面的垫片均可单独调整,可以制备不同胶厚以及变胶厚的涂胶样板。通过对第一上胎模块22-1和第二上胎模块22-2设置不同的垫片以及调整第一上胎模块22-1和第二上胎模块22-2的左右位置可以研究胎模块台阶以及胎模块间距对于涂胶胶印的影响。其中,胎模块台阶指的是第一、第二胎模块通过设置不同的垫片,从而制造出第一、第二胎模块型面台阶,即图6中所示胎模块两个表面的高低差;胎模块间距即第一、第二胎模块的相对距离。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涂胶样板制备工装,其制备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打开上胎模20,根据涂胶轨迹的形状选择合适的下盖板31,并安装到下胎模30上;

根据实验设计的胶厚来调整上胎模压合定位模块222、下胎模压合定位模块313、上模定位结构221以及下模定位结构312的高低,然后开启热风加热,并升温至设定的目标温度,接着开启上下模的真空发生器使得吸盘223、315开始工作;

随后将准备好的上样板和下样板分别安放到上胎模20、下胎模30上,在上样板上按照涂胶轨迹进行涂胶作业;

涂胶作业完成后,将上胎模20压合到下胎模30上,开始计时,上、下样板粘接在一起,构成夹心饼干结构,模拟实际产品,达到设定压合时间后,关闭上下胎模的真空发生器,打开上胎模,取出样板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