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色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7724发布日期:2021-01-30 03:2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色织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织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色织布。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色织布是一种通过染色的纱线编织而成的布料,其相较于普通的印染布,具有色彩更为丰富,立体感更强且色牢度更高的特性,因此色织布常常用作高端布料使用。
[0003]
现有的公布号为cn20322963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色织布,色织布的经纱选用丙纶纤维,其纬纱选用酪素纤维。其中,丙纶纤维的直径为5.22微米,酪素纤维的直径为7.19微米。在布料编织过程中,经纱的密度设置为每厘米20.1根,纬纱的密度设置为每厘米26.7根,且布料编织时采用芦席斜纹组织结构。成型后的布料使用性能好,并可满足消费者的多种使用需求。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普通色织布缺少有效的阻燃、防火性能,当火情发生时,其极易作为引燃物加大火势的蔓延,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色织布,其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可有效减少火势进一步蔓延的优势。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阻燃色织布,包括基料层,所述基料层内间隔设置有若干阻燃纱,所述基料层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纱使布料可在25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且不易收缩,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有效减少了火势通过布料以蔓延的趋势;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使布料可在3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其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可有效控制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料层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导电纱。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纱用于向外疏导布料上的静电,其可有效减少灰尘在布料上的积聚,进而提高了人们使用布料时的舒适度;同时,静电的减少可有效减少静电在火势中的助燃现象,进而可减缓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隔离层远离基料层方向的表面设置有阻燃层。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将布料在火势中的耐热温度提高到700摄氏度,其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通过减少布料在高温下易被烧断的现象,进一步保障了布料在高温火势下的使用稳定性及阻燃性。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燃层远离第一隔离层方向的表面设置有贴合层。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层通过在阻燃层外表面形成质地坚韧且致密的无缝整体性防护膜,以减少液体和油污等物质渗入阻燃层内部并破坏其稳定使用的现象,进而有效保障了阻燃层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并进一步保障了布料在火势中的阻燃性。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贴合层远离阻燃层方向的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胶条。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条用以提高贴合层在阻燃层外表面的抵紧程度,其极大的提高了贴合层与阻燃层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进而有效减少了贴合层在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松脱、滑落的现象,其进一步保障了布料在火势中的阻燃性。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有所述密封胶条远离贴合层方向的表面共同设置有防护层。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使布料可在9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其进一步提高了布料在火势中的耐久度、耐热性及使用稳定性,进而有效提高了布料在火势中的使用稳定性及阻燃性。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隔离层远离基料层方向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使布料可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其通过配合保护层以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整体阻燃性,进而以保障布料在火势中的阻燃性能。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层与防护层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阻燃轧线。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轧线与普通的缝合用轧线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使用稳定性,其有效保障了布料的各个分层在火势中的连接稳定性及连接度,进而有效保障了布料在火势中的阻燃性。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阻燃纱使布料可在25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且不易收缩,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有效减少了火势通过布料以蔓延的趋势;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使布料可在3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其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可有效控制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0025]
2.通过阻燃层和贴合层以提高布料本体的耐热性,进而以保障布料在火势中的使用稳定性及阻燃性;通过密封胶条以保障贴合层的使用稳定性,通过防护层和保护层以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整体阻燃性,通过阻燃轧线以保障布料的各个分层在火势下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一种阻燃色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阻燃纱、导电纱和基料层的经纱与纬纱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0028]
图3是阻燃轧线和保护层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29]
图中,1、基料层;101、阻燃纱;102、导电纱;2、第一隔离层;3、第二隔离层;4、阻燃层;5、贴合层;6、密封胶条;7、防护层;8、保护层;9、阻燃轧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阻燃色织布,包括基料层1。基料层1是一种通过经纱和纬纱汇编而成的基层色织布,其中,经纱选用预染的涤棉混纺纱,纬纱选用预染的涤纶长丝和棉纱交织纱,成型后的基料层1具有穿着舒适,耐磨性好,且不易缩水的特性。
[0032]
参照图2,基料层1内间隔设置有若干阻燃纱101,阻燃纱101为芳纶阻燃纤维,其穿插设置于经纱和纬纱之间。阻燃纱101具有极高的耐热性和低至1%的热收缩性,其可在25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且不易收缩,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布料火焰炙烤下的耐热性,并通过减少热量传递的方式,有效减缓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0033]
参照图2,基料层1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导电纱102,导电纱102为导电纤维,其穿插设置于经纱和纬纱交织的节点上。导电纱102可有效疏导布料上因纤维材质吸引的静电,进而可有效减少灰尘在布料上的吸附,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布料时的舒适度及洁净度,并有效减少了静电易助长火势进一步蔓延的现象。
[0034]
参照图1,基料层1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粘附有第一隔离层2和第二隔离层3,第一隔离层2和第二隔离层3均是由阻燃硅胶混炼胶浆体涂抹并烘干所形成的一层胶层,其具备较高的耐热性,并可在3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进而以提高基料层1在火势中的阻燃效果,并可减少布料被高温烧断并使火势蔓延的现象。
[0035]
参照图1,第一隔离层2远离基料层1方向的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阻燃层4,阻燃层4与基料层1之间通过轧线缝合成整体。阻燃层4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玻璃纤维,其具备极高的绝缘性,并可在7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阻燃层4极大地提高了布料在火势中的使用时间,并减少了布料受电力等外力因素的影响而被引燃的现象,进而更为有效的减少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0036]
参照图1,阻燃层4远离第一隔离层2方向的表面粘附有贴合层5,贴合层5是由聚氨酯预聚体为基体所形成的一层胶层,其可在阻燃层4外表面形成质地坚韧且致密的无缝整体性防护膜,其可有效减少液体和油污渗入阻燃层4内部,并降低阻燃层4正常使用时的稳定性的现象,进而以保障布料的阻燃效果。
[0037]
参照图1,贴合层5远离阻燃层4方向的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密封胶条6,密封胶条6为pe胶条,其通过胶枪间隔贴覆于贴合层5外表面,再通过重物压延贴实,进而以提高贴合层5在阻燃层4外表面的贴合紧密度,进而有效减少布料在长时间时候后易使贴合层5出现松弛、脱落的现象。
[0038]
参照图1,所有密封胶条6远离贴合层5方向的表面共同设置有防护层7,防护层7与基料层1之间通过轧线缝合为一体。防护层7的经纱和纬纱均为高氧硅布耐火纤维,其具备极高的耐热性,并可在9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防护层7极大地提高了布料在火势中的使用时间和自身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了布料的阻燃性能,并进一步减缓了火势的蔓延。
[0039]
参照图1,第二隔离层3远离基料层1方向的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保护层8,保护层8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硅酸铝纤维,其可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长时间使用,进而以配合防护层7进一步提高布料的阻燃性,及在火势中的使用时间。
[0040]
参照图1和图3,保护层8、基料层1和防护层7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阻燃轧线9,阻燃
轧线9是由硅酸铝纤维汇编而成的纱线,其用于缝合保护层8、基料层1和防护层7,并使三者贴合成一块整体的布料。阻燃轧线9相较于普通轧线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使用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了布料的各层在火势中的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布料在火势中的阻燃性。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