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9159发布日期:2021-04-21 01:0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2.抗菌面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型面料,它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可以高效地灭杀或抑制面料表面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面料表面的整洁,避免细菌在面料表面繁殖造成的再次传染的风险。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防护面料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对抗各种层出不穷的高危害病原体的需要,研究人员需要与病原体长时间接触,因此对相关作业人员的防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传染性强的细菌,会因健康人群接触有感染者分泌物的物品后,再通过触摸口、鼻或眼睛,引起疾病传播。因此,做好人体与细菌之间的阻隔,防止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防护服多为一次性产品,而且采用的面料需要经过抗菌、抗静电处理,使用时间短,使用人员因故脱下防护服后,需要更换新的防护服,造成防护服的浪费,也导致防护服短缺时,使用人员为了减少更换,不吃饭、少喝水,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好、耐油、耐磨和耐溶剂、可消毒后多次重复利用的抗菌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包括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内外两侧均设置有抗菌层。
5.优选的是,所述抗菌层外侧均喷涂有疏水涂层,防止外层液体喷溅和内层汗水侵蚀,提高使用寿命。且方便消毒液喷涂消毒。
6.优选的是,所述中间层选用针织布或者硬质面料。中间层的材料选择针织布时,针织布要求柔软、防皱,有较好的伸缩性,可以作为变形层,适合人体运动时伸展、弯曲等要求。中层材料选择硬质面料时,硬质面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抗气压、防过度变形。
7.优选的是,外层抗菌层厚于内层抗菌层。
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抗菌层选用聚氨酯抗菌薄膜。
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层的聚氨酯抗菌薄膜厚度为0.2mm,该厚度下薄膜强度较高、光泽度好。内层的聚氨酯抗菌薄膜厚度为0.1mm,该厚度下薄膜较为柔软,体感较好、柔韧性强。
10.进一步的,内层抗菌层、中间层、外层抗菌层三层材料整体经热滚压工艺制备成一体。经过上述工艺热滚压制备完成后抗菌面料表面无明显缺陷,可折叠变形,面料整体不透气。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向聚醚型聚氨酯母液中兑入0.05

0.1%(vol%)的铵盐抗菌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备成抗菌面料母液;
13.步骤二,将抗菌面料母液固化,通过压延机制备厚度0.1mm和0.2mm的抗菌薄膜;
14.步骤三,将内层抗菌层、中间层、外层抗菌层经过热滚压之后形成抗菌复合面料;
15.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菌复合面料外表面喷涂疏水涂层。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聚氨酯抗菌薄膜是由聚醚型聚氨酯与铵盐抗菌剂混合制备的,根据不同需求,有机硅铵盐抗菌剂含量大致范围0.5

1%,薄膜的灭杀和抑制微生物效果达到99%以上,对于包括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等600多种细菌、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加入抗菌剂后本聚氨酯抗菌薄膜无不良影响,无毒、无皮肤刺激性。
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抗菌复合面料可以高效地灭杀或抑制面料表面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面料表面的整洁,避免细菌在面料表面繁殖造成的再次传染的风险,有效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
19.2、该抗菌面料的外层聚氨酯抗菌薄膜具有弹性好、硬度高、耐油、耐磨和耐溶剂的优点。内层聚氨酯抗菌薄膜具有柔软性好,体感较好、柔韧性强的优点。该抗菌复合面料制作成医用防护服后可以通过喷洒消毒液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防护服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针织布中层抗菌面料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硬质面料中层抗菌面料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抗菌面料整体制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24.实施例1:
25.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内侧设置有内层抗菌层11,所述中间层外侧设置有外层抗菌层13,中间层的材料选择针织布12。
26.所述的抗菌层材料为聚氨酯抗菌薄膜,内层抗菌层11选用厚度0.1mm的抗菌薄膜;外层抗菌层13选择厚度略大的0.2mm抗菌薄膜;
27.针织布12居于内层抗菌层11和外层抗菌层13之间,三层材料整体经热滚压工艺制备成一体。
28.实施例2:
29.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内侧设置有内层抗菌层11,所述中间层外侧设置有外层抗菌层13,中间层的材料选择硬质面料21。
30.所述的抗菌层材料为聚氨酯抗菌薄膜,内层抗菌层11选用厚度0.1mm的抗菌薄膜;外层抗菌层13选择厚度略大的0.2mm抗菌薄膜;
31.硬质面料21居于内层抗菌层11和外层抗菌层13之间,三层材料整体经热滚压工艺制备成一体。
32.上面所述的内层抗菌层11和外层抗菌层13是由聚醚型聚氨酯与铵盐抗菌剂混合制备的,薄膜通过内部含有的正离子14灭杀和抑制微生物,对于包括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
属等600多种细菌、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含有正离子14的薄膜无不良影响,无毒、无皮肤刺激性。
33.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聚醚型聚氨酯母液中兑入0.05

0.1%(vol%)的铵盐抗菌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备成抗菌面料母液;
34.步骤二,将抗菌面料母液固化,通过压延机制备厚度0.1mm和0.2mm的抗菌薄膜;
35.步骤三,将内层抗菌层、中间层、外层抗菌层经过热滚压之后形成抗菌复合面料。
36.最后,根据需要,我们在所述的抗菌复合面料外表面和内表面喷涂疏水涂层,面料不透气,且防止外层液体喷溅和内层汗水侵蚀,提高使用寿命。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菌复合面料可以高效地灭杀或抑制面料表面的细菌、真菌和霉菌,有效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并且穿着舒适,体感较好。此外,抗菌面料的外层可喷涂疏水涂层,提高使用寿命,该抗菌面料制作成医用防护服后可以通过喷洒消毒液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防护服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对疫情防控有积极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