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1991发布日期:2021-08-17 13:3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cpp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



背景技术:

流延cpp薄膜具有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鲜花、日用品的包装,随着流延cpp薄膜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流延cpp薄膜的特性也越来越好,具有高亮高透的特性,流延cpp薄膜向着好的特性方向发展。

但是,现有的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不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单一的性能只能单一的用于物品的包装,不能保证保证物品的薄膜面的整洁干净,且不能防止薄膜在使用时粘接褶皱在一起,使用存在不便之处,并且不具有透气功能。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不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不能保证保证物品的薄膜面的整洁干净,且不能防止薄膜在使用时粘接褶皱在一起,并且不具有透气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包括易撕口和延伸流延cpp薄膜,所述易撕口设置在上流延cpp薄膜的后侧,且上流延cpp薄膜的下侧连接有下流延cpp薄膜,所述延伸流延cpp薄膜的前端通过易撕口与上流延cpp薄膜和下流延cpp薄膜连接,且下流延cpp薄膜的内侧粘接有下离型纸,所述上流延cpp薄膜的内侧粘接有上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上流延cpp薄膜包括外表层、第一抑菌层、防水透气膜、第二抑菌层、透气孔和内表层,且上流延cpp薄膜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并且外表层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抑菌层,同时第一抑菌层的内侧粘接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抑菌层,且第二抑菌层的内侧焊接有内表层,所述外表层、第一抑菌层、第二抑菌层和内表层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外表层和第一抑菌层分别与第二抑菌层和内表层关于防水透气膜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外表层和内表层均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滑爽剂组成,并且第一抑菌层和第二抑菌层均为竹炭纤维材质。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均匀的分布在上流延cpp薄膜上,且透气孔的高度大于外表层和第一抑菌层之间的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下流延cpp薄膜和上流延cpp薄膜为一体化结构,且下流延cpp薄膜和上流延cpp薄膜通过易撕口与延伸流延cpp薄膜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离型纸和下离型纸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上离型纸和下离型纸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流延cpp薄膜和下流延cpp薄膜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

(1)外表层、第一抑菌层、防水透气膜、第二抑菌层、透气孔和内表层组成的流延cpp薄膜具有一定的抑菌透气功效,增加流延cpp薄膜的功能,改变流延cpp薄膜功能的单一性,且利用下流延cpp薄膜和上流延cpp薄膜相互贴合并后续展开的方式对物品进行包装,可保证与物品接触的上流延cpp薄膜和下流延cpp薄膜一侧的整洁;

(2)下流延cpp薄膜和上流延cpp薄膜相互贴合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下离型纸和上离型纸,利用延伸出的上离型纸和下离型纸将上流延cpp薄膜和下流延cpp薄膜展开,避免上流延cpp薄膜和下流延cpp薄膜在展开时出现自行粘接褶皱现象,保证流延cpp薄膜的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流延cpp薄膜展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流延cpp薄膜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流延cpp薄膜贴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流延cpp薄膜;101、外表层;102、第一抑菌层;103、防水透气膜;104、第二抑菌层;105、透气孔;106、内表层;2、下流延cpp薄膜;3、上离型纸;4、下离型纸;5、易撕口;6、延伸流延cpp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包括上流延cpp薄膜1、外表层101、第一抑菌层102、防水透气膜103、第二抑菌层104、透气孔105、内表层106、下流延cpp薄膜2、上离型纸3、下离型纸4、易撕口5和延伸流延cpp薄膜6,易撕口5设置在上流延cpp薄膜1的后侧,且上流延cpp薄膜1的下侧连接有下流延cpp薄膜2,延伸流延cpp薄膜6的前端通过易撕口5与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连接,且下流延cpp薄膜2的内侧粘接有下离型纸4,上流延cpp薄膜1的内侧粘接有上离型纸3。

本例中上流延cpp薄膜1包括外表层101、第一抑菌层102、防水透气膜103、第二抑菌层104、透气孔105和内表层106,且上流延cpp薄膜1的外侧设置有外表层101,并且外表层101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抑菌层102,同时第一抑菌层102的内侧粘接有防水透气膜103,防水透气膜103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抑菌层104,且第二抑菌层104的内侧焊接有内表层106,外表层101、第一抑菌层102、第二抑菌层104和内表层106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孔105,此设计可保证流延cpp薄膜具有一定的抑菌透气性能,避免流延cpp薄膜的性能单一化;

外表层101和第一抑菌层102分别与第二抑菌层104和内表层106关于防水透气膜103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外表层101和内表层106均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滑爽剂组成,并且第一抑菌层102和第二抑菌层104均为竹炭纤维材质,此设计可明确流延cpp薄膜的组成材质和成分,此材质组成的流延cpp薄膜表面平滑,且可抑菌透气;

透气孔105均匀的分布在上流延cpp薄膜1上,且透气孔105的高度大于外表层101和第一抑菌层102之间的厚度之和,此设计用透气孔105并配合防水透气膜103的使用,使得流延cpp薄膜具有防水透气功效;

下流延cpp薄膜2和上流延cpp薄膜1为一体化结构,且下流延cpp薄膜2和上流延cpp薄膜1通过易撕口5与延伸流延cpp薄膜6连接,此设计便于分离相邻2个流延cpp薄膜,避免流延cpp薄膜从侧边撕裂;

上离型纸3和下离型纸4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上离型纸3和下离型纸4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的宽度,此设计避免流延cpp薄膜在展开时出现自行粘接褶皱现象,保证流延cpp薄膜平整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亮高透流延cpp薄膜时,首先,使用者在对流延cpp薄膜进行使用时,根据图1-2所示,将流延cpp薄膜从收卷筒上展开,并在易撕口5的位置,将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组成的整体流延cpp薄膜和延伸流延cpp薄膜6分离,延伸流延cpp薄膜6的组成结构与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组成的整体流延cpp薄膜的组成结构相同,结合图4所示,利用延伸出的上离型纸3和下离型纸4将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展开,而上离型纸3和下离型纸4的使用,可避免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在展开时出现自行粘接褶皱现象,将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展开之后,便可将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相贴的一侧初步与物品贴合,并将上离型纸3和下离型纸4分别从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上撕开,利用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对物品进行包装,此设计可保证与物品接触的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整洁;

上流延cpp薄膜1和下流延cpp薄膜2的内部结构相同,结合图3所示,上流延cpp薄膜1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滑爽剂组成的外表层101和内表层106,竹炭纤维材质的第一抑菌层102和第二抑菌层104,使得流延cpp薄膜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配合防水透气膜103和透气孔105的使用,使得流延cpp薄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在包装物品的同时,更加保证物品的整洁、卫生以及保存时长,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