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7013发布日期:2021-12-04 11: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3.很多面料在使用过程中较容易造成面料的撕裂,现下生活中,衣服的清洁基本使用洗衣机清洗,洗衣机搅洗时将衣服面料拉扯变形,大多面料产生形变后由于弹力较差无法回弹。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解决大多面料产生形变后由于弹力较差无法回弹,使用过程中较容易造成面料的撕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顶部设置有聚氨酯涂层,所述防护层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防护层和弹性层之间相互交叉编织。
7.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竹纤维编织而成。
8.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涂层由聚氨酯型和一定的聚醚型配合而成,聚氨酯使涂层柔软而有弹性,涂层强度好,且耐磨、耐湿、耐低温、耐干洗。
9.优选的,所述锦纶纤维与所述涤纶纤维相互交叉编织,锦纶纤维为聚酰胺纤维,也就是所谓的尼龙,涤纶纤维属于聚酯纤维。
10.优选的,当所述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制作完成后,需要使用到收卷装置对其进行收卷,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直齿板,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转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两个所述圆盘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
11.液压缸通过现有技术与外部控制电源连接,液压缸伸缩杆的一端与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直齿板的齿牙面分别与两个同侧的齿轮啮合。
12.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杆,两个所述主杆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槽,两个所述主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拉杆,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辊;
13.两个支撑板分别处于两个转杆的顶部,两个连接杆分别处于两个转杆的顶部且分别与两个转杆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两个连接轴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连接槽内部,两个推拉
杆的一端分别与调节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滑槽均处于与其在同一个支撑板的连接杆的顶部。
14.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通过现有技术与外部控制电源连接,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处于两个支撑板的右侧。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锦纶纤维强度高、耐磨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弹力,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恢复性,且经久耐穿,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由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层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抗拉扯性能,且回弹力好,使面料不易产生形变;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防护层选用的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和防紫外线物质,且韧性较好,使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且聚氨酯涂层耐磨、耐低温,赋予面料良好的防风、防水、防污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湿和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防护层;2、聚氨酯涂层;3、弹性层;31、锦纶纤维;32、涤纶纤维;4、工作台;5、滑动板;6、直齿板;7、液压缸;8、转杆;9、齿轮;10、圆盘;11、连接轴;12、支撑板;13、连接杆;14、主杆;15、连接槽;16、推拉杆;17、滑槽;18、调节辊;19、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21、收卷辊;2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防护层1,所述防护层1的顶部设置有聚氨酯涂层2,所述防护层1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层3,所述弹性层3包括锦纶纤维31和涤纶纤维32,防护层1和弹性层3之间相互交叉编织。
25.所述防护层1由竹纤维编织而成。
26.所述聚氨酯涂层2由聚氨酯和一定的聚醚型配合而成,聚氨酯使涂层柔软而有弹性,涂层强度好,且耐磨、耐湿、耐低温、耐干洗。
27.所述锦纶纤维31与所述涤纶纤维32相互交叉编织,锦纶纤维31为聚酰胺纤维,也就是所谓的尼龙,涤纶纤维32属于聚酯纤维。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工作原理如下:
29.将锦纶纤维31与涤纶纤维32交叉编织作为弹性层3,防护层1和弹性层3的一侧交叉编织,在防护层1的外表面涂上聚氨酯涂层2,聚氨酯涂层2具有防水、防风和防污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透湿和透气性,防护层1选用的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和防紫外线物质,且透气性强,韧性较好,锦纶纤维31与涤纶纤维32都具有优良的弹性,给面料提供了良好的抗拉扯功能,使面料不易产生形变。
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锦纶纤维31强度高、耐磨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弹力,涤纶纤维32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恢复性,且经久耐穿,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由锦纶纤维31和涤纶纤维32交叉编织而成的弹性层3有效的提高了面料的抗拉扯性能,且回弹力好,使面料不易产生形变;
32.防护层1选用的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和防紫外线物质,且韧性较好,使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且聚氨酯涂层2耐磨、耐低温,赋予面料良好的防风、防水、防污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湿和透气性能。
33.第二实施例
34.请结合参阅图2

3,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5.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所述具有抗拉扯功能的纺织面料制作完成后,需要使用到收卷装置对其进行收卷,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直齿板6,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7,所述工作台4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杆8,两个所述转杆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9,两个所述转杆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10,两个所述圆盘1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1;
36.液压缸7通过现有技术与外部控制电源连接,液压缸7伸缩杆的一端与滑动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直齿板6的齿牙面分别与两个同侧的齿轮9啮合。
37.所述工作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2,两个所述支撑板12相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杆14,两个所述主杆14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槽15,两个所述主杆1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推拉杆16,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槽17,两个所述滑槽17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辊18;
38.两个支撑板12分别处于两个转杆8的顶部,两个连接杆13分别处于两个转杆8的顶部且分别与两个转杆8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两个连接轴1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连接槽15内部,两个推拉杆16的一端分别与调节辊18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滑槽17均处于与其在同一个支撑板12的连接杆13的顶部。
39.所述工作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9,所述工作台4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0,所述第一安装板19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0相对
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1,所述第二安装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2,电机22通过现有技术与外部控制电源连接,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与收卷辊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19和第二安装板20均处于两个支撑板12的右侧。
4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性能好的纺织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1.通过液压缸7伸缩带动滑动板5移动,滑动板5带动两个直齿板6移动,直齿板6带动齿轮9转动,从而转杆8转动,转杆8带动圆盘10转动,圆盘10转动带动连接轴11在连接槽15内滑动并带动主杆14以连接杆13为转点转动,主杆14转动时带动推拉杆16将调节辊18推拉,以此带动调节辊18的高度,进而将布料绷紧,防止收卷时因布料收卷前不够紧绷而出现收卷不平整的情况。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