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2512发布日期:2021-11-25 10:3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涤纶面料吸湿性差,涤纶布料吸湿性差,因而涤纶衣物穿着会有炽热感,一起简单带静电,感染尘埃,影响漂亮和舒适度,但在清洁以后很简单枯燥,而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极好的可穿功能。染色性差,因涤纶分子链上没有特定的染色基因,而且极性较小,因而染色较为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但染色以后的色牢度极好,不会简单的褪色;传统的面料的抗菌效果差,且涤纶面料穿着在身体上与皮肤接触容易造成不适,传统的抗菌面料整体强度不够而且抗菌效果差,只是刚开始抗菌效果好,之后抗菌效果就会直线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外层,所述涤纶外层的底部依次设有吸水层、透气层和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由第一编织线、第二编织线、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组成,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由银离子抗菌纤维、彩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竹原纤维和木代尔纤维构成,所述彩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竹原纤维和木代尔纤维等距离缠绕在银离子抗菌纤维的外壁。
6.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呈经纬方向等距离排列,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表面设有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且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呈经纬方向依次交叉循环缠绕在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外壁。
7.优选的,所述涤纶外层由涤纶线呈经纬方向相互编织而成,且涤纶外层的表面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通过胶水粘接在涤纶外层的表面。
8.优选的,所述吸水层由棉线组成,且棉线呈经纬方向相互编织,所述棉线之间留有间隙。
9.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由木代尔纤维和真丝纤维呈经纬方向编织而成。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外壁通过纺丝级抗菌技术喷涂有抑菌剂,所述涤纶外层、吸水层、透气层和亲肤层通过涤纶纤维缝成面料。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面料内部亲肤层的银离子抗菌纤维、彩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竹原纤维和木代尔纤维实现彩棉纤维、木棉纤维、竹纤维、香蕉纤维和竹原纤维均从植物中提取出的纤维植物提取出的纤维抗菌效果较好,且植物纤维对人体没有危害,银离子抗菌纤维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支持其持久、耐高温等水
洗50次后还可达到99.9%细菌减少率,以及99.3%抗病毒活性率,相比于传统方式的抗菌面料,有利于提高持久的抗菌,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安全,有利于穿着舒适;
13.2、通过涤纶外层、吸水层、透气层、亲肤层和魔术贴实现涤纶的面料整体强度高,且涤纶面料弹性强,涤纶面料的耐热性很好,通过涤纶外层底部的吸水层和透气层实现缓解涤纶面料吸湿性和透气性,相比于传统的面料,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提高面料整体的强度,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的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的亲肤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的第一编织线组成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涤纶外层、2吸水层、3透气层、4亲肤层、5银离子抗菌纤维、6彩棉纤维、7木棉纤维、8竹纤维、9香蕉纤维、10竹原纤维、11木代尔纤维、12第一编织线、13第二编织线、14涤纶纤维、15丙纶纤维、1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

3,一种抗菌效果好的涤纶面料,包括涤纶外层1,所述涤纶外层1的底部依次设有吸水层2、透气层3和亲肤层4,所述亲肤层4由第一编织线12、第二编织线13、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组成,所述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2由银离子抗菌纤维5、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构成,所述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等距离缠绕在银离子抗菌纤维5的外壁,所述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呈经纬方向等距离排列,所述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的表面设有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且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呈经纬方向依次交叉循环缠绕在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的外壁,所述涤纶外层1由涤纶线呈经纬方向相互编织而成,且涤纶外层1的表面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魔术贴16,所述魔术贴16通过胶水粘接在涤纶外层1的表面,所述吸水层2由棉线组成,且棉线呈经纬方向相互编织,所述棉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透气层3由木代尔纤维11和真丝纤维呈经纬方向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外壁通过纺丝级抗菌技术喷涂有抑菌剂,所述涤纶外层1、吸水层2、透气层3和亲肤层4通过涤纶纤维14缝成面料;
20.通过面料内部亲肤层4的银离子抗菌纤维5、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实现所述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等距离缠绕在银离子抗菌纤维5的外壁,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和竹原纤维10均从植物中提取出的纤维,植物提取出的纤维抗菌效果较好,且植物纤维对人体没有危害,银离子抗菌纤维5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支持其持久、耐高温等水洗50次后还可达到99.9%细菌减少率,以及
99.3%抗病毒活性率,相比于传统方式的抗菌面料,有利于持久的抗菌,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安全,有利于穿着舒适;
21.通过涤纶外层1、吸水层2、透气层3、亲肤层4和魔术贴16实现涤纶的面料整体强度高,且涤纶面料弹性强,涤纶面料的耐热性很好,通过涤纶外层1底部的吸水层2和透气层3实现缓解涤纶面料吸湿性和透气性,相比于传统的面料,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提高面料整体的强度,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
22.工作原理:通过面料内部亲肤层4的银离子抗菌纤维5、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实现所述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竹原纤维10和木代尔纤维11等距离缠绕在银离子抗菌纤维5的外壁,彩棉纤维6、木棉纤维7、竹纤维8、香蕉纤维9和竹原纤维10均从植物中提取出的纤维,植物提取出的纤维抗菌效果较好,且植物纤维对人体没有危害,银离子抗菌纤维5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支持其持久、耐高温等水洗50次后还可达到99.9%细菌减少率,以及99.3%抗病毒活性率,所述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的表面设有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且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呈经纬方向依次交叉循环缠绕在第一编织线12和第二编织线13的外壁,魔术贴16的外壁可更换不同的装饰物,相比于传统方式的抗菌面料,有利于持久的抗菌,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安全,有利于穿着舒适,通过涤纶外层1、吸水层2、透气层3、亲肤层4和魔术贴16实现涤纶的面料整体强度高,且涤纶面料弹性强,涤纶面料的耐热性很好,通过涤纶外层1底部的吸水层2和透气层3实现缓解涤纶面料吸湿性和透气性,相比于传统的面料,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提高面料整体的强度,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暖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