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能装置、降能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86259发布日期:2021-07-23 20: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降能装置,用于降低带电粒子的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能装置包括:

同轴设置的第一降能片和第二降能片,所述第一降能片的厚度沿所述第一降能片的周向呈螺旋式变化趋势,所述第二降能片的厚度沿所述第二降能片的周向呈螺旋式变化趋势;

当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旋转时,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的叠加厚度呈单调性变化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能片的第一侧表面为水平表面,所述第一降能片的第二侧表面具有周向上的螺旋式平滑坡面;所述第二降能片的第一侧表面为水平表面,所述第二降能片的第二侧表面具有周向上的螺旋式平滑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能片的第二侧表面和所述第二降能片的第二侧表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叠加区域和第二叠加区域,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和所述第二叠加区域以所述第一降能片的最大厚度所处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最大厚度所处的位置为划分界线;

当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旋转时,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具有第一厚度变化范围,所述第二叠加区域具有第二厚度变化范围,所述第一厚度变化范围和所述第二厚度变化范围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的厚度变化范围均为0-z,所述第一厚度变化范围为0-z,所述第二厚度变化范围为z-2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能装置还包括:

标定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的叠加厚度,以及降能效果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降能效果,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降能效果对应的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旋转至对应的位置处。

7.一种降能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降能装置,用于降低带电粒子的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能方法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的叠加厚度,以及降能效果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

接收目标降能效果,并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降能效果对应的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旋转至对应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叠加区域和第二叠加区域,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和所述第二叠加区域以所述第一降能片的最大厚度所处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最大厚度所处的位置为划分界线;

所述生成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所述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的叠加厚度,以及降能效果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沿轴旋转,并实时记录所述第一叠加区域的第一叠加厚度和所述第二叠加区域的第二叠加厚度,以及第一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和第二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降能效果对应的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的旋转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旋转至对应的位置处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降能效果为所述第一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或所述第二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

当所述目标降能效果为所述第一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则控制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旋转至对应的位置处,并控制所述带电粒子的入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叠加区域内;

当所述目标降能效果为所述第二叠加厚度对应的降能效果,则控制所述第一降能片和/或所述第二降能片旋转至对应的位置处,并控制所述带电粒子的入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叠加区域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降能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降能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降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降能装置、降能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降能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降能片和第二降能片,第一降能片的厚度沿第一降能片的周向呈螺旋式变化趋势,第二降能片的厚度沿第二降能片的周向呈螺旋式变化趋势;当第一降能片和第二降能片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旋转时,第一降能片和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的叠加厚度呈单调性变化趋势。当第一降能片和/或第二降能片沿轴旋转时,第一降能片和第二降能片在轴向上组合叠加的厚度是连续变化的,且呈单调性变化趋势,由此,当该降能装置设置于带电粒子的入射路径上时,带电粒子通过该降能装置可以实现能量的连续降低,实现带电粒子能量的连续调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雷志锋;张战刚;黄云;李键坷;彭超;何玉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