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安全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1527发布日期:2022-05-07 12:5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资讯安全纸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传感效果的资讯安全纸,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金属或电子标签的资讯安全纸,且兼具保密安全纸(security paper)以及无尘纸(dust-proof paper)的功能。


背景技术:

2.在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快速掌握发展趋势并研发产品是各公司企业获利的途径之一。然而,为了避免辛苦研究的成果非预期的被泄漏,科技公司通常会严密管控内部机密资讯的流通区域和流通途径,以保护商业机密。
3.根据统计,在众多机密泄漏的事件中,造成机密资讯外传的途径大致可区分为网路传输(11.3%)、硬件拷贝(13.1%)、文件影印(72.6%)以及其他(2.7%)。大部分的公司对于电脑资料、网路封包等数位资料,可以透过资安软件来管制资料流量,以防止容易传递的电子资料被外泄。但以纸张建立的纸本文件资料,只能经由提高文书控管,或在纸张表面贴附电子标签或条码的方式,来达到管制文件流向及保全资料的目的。
4.然而,若研究人员一时疏忽,将记载有机密资料的携带出规范的安全区域外,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泄密者,而导致机密资料非出于本意而被公开。据此,大部分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会使用保密安全纸,保密安全纸可能被标示特殊的印记或条码,而可被对应的检测设备侦测。
5.如此一来,便可有效控管保密安全纸所流通的区域和范围。一般来说,科技公司会于特定区域的出入口处架设检测设备,一旦检测设备检测到保密安全纸上的印记或条码,检测设备便会发出声响警示,以提醒相关人员,而可达到防止保密安全纸被带出安全范围的功效。
6.另外,公司内部通常还会搭配使用特定的保密专用列印机,保密专用列印机内建有具辨识功能的软件或硬件,只有符合规格的保密安全纸可通过辨识并进行列印,以全面控管使用的纸张并达到保护商业机密的效果。
7.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保密安全纸都仍是以纸张作为材料。然而,纸制的保密安全纸通常机械强度较差,容易被撕裂破碎,且落尘量高而不适于应用在无尘室中。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保密安全纸虽已发展成熟,但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以及较低的纸张落尘量的保密安全纸,仍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发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资讯安全纸,其不仅具有防窃功能,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
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资讯安全纸,其包括:第一纸层、第二纸层、传感单元以及塑胶强化层。传感单元与塑胶强化层都设置在第一纸层与第二纸层之间,且塑胶强化层是位于传感单元的其中一侧。
10.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资讯安全纸还进一步包括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且传感单元、塑胶强化层、第一纸层以及第二纸层都设置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之间。
11.进一步而言,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与第二保护层的厚度都是介于0.5微米至20微米。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与第二保护层的材料选自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eva)、聚胺酯(pu)及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
12.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选自于由铝、铜、镍、铁和其混合物或合金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3.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具有层状结构,且包括分散于层状结构内的至少一种金属颗粒、至少一种金属纤维或其组合。
14.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为电子标签,其包括一天线结构以及耦接于天线结构的无线射频辨识芯片。
15.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的材料是选自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和其组合物所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详细而言,塑胶强化层的材料选自由聚乙烯、双轴延伸聚丙烯、流延聚丙烯、流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双轴延伸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酰亚胺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种。另外,塑胶强化层的厚度是介于9微米至50微米。
16.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以semi g67-0996的测试方法测试资讯安全纸所产生的微粒子数,其中,粒径大于0.3微米的微粒子数是介于50至1200个/立方英呎(count/ft3)。
17.于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是利用凹版涂布而分别形成于第一纸层与第二纸层上。
18.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其能通过“传感单元设置于第一纸层与第二纸层之间”以及“塑胶强化层设置于第一纸层与第二纸层之间,并位于传感单元的其中一侧”的技术方案,以使资讯安全纸不仅具有防窃功能,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
19.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24.图5为图4的v-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资讯安全纸”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
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27.第一实施例
28.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资讯安全纸p1。本发明提供一种资讯安全纸p1,其可应用于避免机密资料泄漏。本发明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p1的外观可与一般纸相同,且规格可以符合a3(297mm
×
420mm)或者a4(210mm
×
297mm)大小,并可供特殊影印设备复印。另外,但相较于现有的保密安全纸,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的良好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资讯安全纸p1仍具有可弯折性(flexibility),且可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厚度,其厚度范围可为20微米至350微米。
29.如图1所示,资讯安全纸p1包括一第一纸层10、第二纸层20、传感单元30以及塑胶强化层40。塑胶强化层40位于传感单元30的其中一侧,且传感单元30与塑胶强化层40设置于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
30.在一实施例中,用于制作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的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纸浆、废纸、木质纤维等。传感单元30被埋设在资讯安全纸p1内,而使资讯安全纸p1可被特定的检测设备辨识。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是选自于由铝、铜、镍、铁和其混合物或合金所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因此,与传感单元30对应的检测设备可以是一金属探测器或一x射线(x-ray)传感器。在一实施例中,金属材料为金属磁性材料,其可以是软磁性材料或是硬磁性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制。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传感单元30具有层状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传感单元30为金属片,且被夹设在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为一铝箔片。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金属片的厚度可以薄于10微米,因此,即使将金属片应用在本发明的资讯安全纸p1中,其总厚度与一般纸相差无几,并不会因厚度过厚而导致使用上和运输上的不便。在一实施例中,金属片的厚度是4微米至8微米;优选的,金属片的厚度为6微米。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32.在一实施例中,作为传感单元30的金属片可形成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均匀地分布于金属箔片上。如此一来,本发明资讯安全纸p1可使用较少的金属原料,但还是可被检测设备所辨识。在另一实施例中,金属片可具有特定的图案,其可包括符号、文字、数字或其任意组合,并可利用特定检测设备辨识。
33.通过使用形成有通孔或是图案化的金属片作为传感单元30,不仅可降低原料成本,也可减轻资讯安全纸p1的总重量。此外,形成通孔或者是图案化之后,金属片与纸层(第一纸层10或者第二纸层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与塑胶强化层40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会随之增加,有利于提升传感单元30和塑胶强化层40与纸层(第一纸层10或者第二纸层20)之间的结合力。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和塑胶强化层40之间可利用黏着剂来结合,以提升传感单元30和塑胶强化层40间的结合效果。
34.在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金属纤维、至少一种金属颗粒或其组合,且至少一种金属纤维或是至少一种金属颗粒可被混入用于制作第一纸层10、第二
纸层20的材料内,而使资讯安全纸p1可被特定的检测设备辨识。
35.由于传感单元30不会裸露在资讯安全纸p1的外表面,就外观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p1的外观与一般纸张无异。即使有心人士欲窃盗或泄漏机密资料,也无法从资讯安全纸p1的外部轻易地移除传感单元3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可用于避免技术研发的机密资讯外泄。
36.请再参照图1,塑胶强化层40位于传感单元30的其中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40是位于传感单元30与第二纸层20之间。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40也可位于传感单元30与第一纸层10之间。也就是说,只要塑胶强化层40与传感单元30共同被夹设在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本发明并不限制塑胶强化层40的位置。
37.塑胶强化层40可用来强化资讯安全纸p1的机械强度,以使资讯安全纸p1具有较佳的抗撕裂性与耐冲击性。塑胶强化层40的厚度若过薄可能无法有效地提升资讯安全纸p1的抗撕裂性,若是太厚亦会使资讯安全纸p1重量过重。在一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40的厚度范围是介于9微米至50微米。
38.另外,塑胶强化层40的材料是选自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和其组合物所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例如是选自由聚乙烯、双轴延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流延聚丙烯(casting polypropylene,cpp)、流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asting pet)、双轴延伸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iaxi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和聚酰亚胺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种。
39.聚乙烯可以是乙烯均聚物、乙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乙烯均聚物是指仅使用乙烯作为单体所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乙烯均聚物的分散度为1.5至3.5;此处的分散度是指重量平均分子量和数量平均分子量的比值,简称为mw/mn。乙烯共聚物是指由乙烯和另一种或多种单体共同聚合而成的共聚物,乙烯共聚物的分散度为3.5以上。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40.在一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40和传感单元30之间设置有一黏着层(图未示)。黏着层可由水性聚氨酯和压克力树脂混合而形成。黏着层中水性聚氨酯的含量为1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而压克力树脂的含量为1重量百分比至70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例为限。
41.当传感单元30为金属片时,因传感单元30与塑胶强化层40的材质不同,而使二者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因此,在贴合传感单元30(金属片)与塑胶强化层40之前,可先在传感单元30的表面上涂布约1微米至5微米厚度的黏着剂(primer),以在传感单元30和塑胶强化层40之间形成黏着层,以提升传感单元30与塑胶强化层40之间的结合力。在本实施例中,黏着层的厚度为2微米,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42.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p1具有较佳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并可用于避免机密资料泄漏。
43.第二实施例
44.请参照图2,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号,且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45.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2的传感单元30a是一复合材料层,其包括有机材料与至少一种金属颗粒300p。金属颗粒300p的材料是选自于由铝、铜、镍、铁和其混合物
或合金所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换言之,传感单元30a具有层状结构,且金属颗粒300p分散于层状结构内。在一实施例中,金属颗粒300p可以只分布在复合材料层的局部区域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强化层40是位于传感单元30与第一纸层10之间。
46.第三实施例
47.请参照图3,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3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号。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b同样具有层状结构,且为复合材料层,其包括有机材料与至少一种金属纤维300f。也就是说,只少一种金属纤维300f会分散于层状结构内。相似于第二实施例,金属纤维300f的材料可选自于由铝、铜、镍、铁和其混合物或合金所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但本发明并不限制。
48.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单元30b也可以同时包括分散于层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颗粒300p与至少一种金属纤维300f。只要可以被特定的检测设备侦测,本发明并不限制传感单元30b的实施态样。
49.第四实施例
50.请参照图4以及图5,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而图5为图4的v-v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5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4中,传感单元30c为电子标签。进一步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为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其可以是被动式、半被动式或者是主动式无线射频辨识标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包括一天线结构301以及耦接于天线结构301的一芯片30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例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中的芯片302可以被省略,而只具有天线结构301。
52.天线结构301与芯片302可以被形成于塑胶强化层40上,并且被夹设在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利用特定的读取设备,可读取储存于电子标签内的数据。
53.须说明的是,由于一般纸张表面的纤维在摩擦之后容易产生粉屑。具体来说,通过空气微粒计数器的测量,一般纸张在经摩擦后会测得粒径大于0.3微米的微粒数量超过15000count/ft3。相较之下,本发明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p1-p4具有较佳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因此也可具有较低的落尘数,而可被应用一般环境甚至是对洁净度要求较严格的环境中。
54.第五实施例
55.然而,若要在等级更高的无尘室内时,还需进一步降低资讯安全纸的落尘数。请参照图6,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56.为了可适用于等级规范更严格的无尘室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5除了第一纸层10、第二纸层20、传感单元30以及塑胶强化层40之外,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
57.如图6所示,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是位于资讯安全纸p5的最外侧。也就是说,传感单元30、塑胶强化层40、第一纸层10以及第二纸层20都设置在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之间。
5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的材料可以选自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eva)、聚胺酯(pu)及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其中一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可利用凹版涂布而
分别形成于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上。另外,第一保护层50(或者第二保护层60)的厚度是介于0.5微米至20微米。
59.如此,本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5经摩擦后所测得的落尘数会大幅减少,而可应用在等级规范更高的无尘室中。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5以semi g67-0996的测试方法测试,测得粒径大于或等于0.3微米的微粒数量不超过1500count/ft3,较佳是50至1200count/ft3。另外,测试结果显示粒径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微粒数量为142至716count/ft3;粒径大于或等于1微米的微粒数量为84至403count/ft3。
60.此外,须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传感单元30与图1的实施例中的传感单元相同,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被任意替换为图2至图4的任一实施例的传感单元30a-30c。
61.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62.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资讯安全纸,其能通过“传感单元30,30a-30c设置于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以及“塑胶强化层40设置于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之间,并位于传感单元30,30a-30c的其中一侧”的技术方案,以使资讯安全纸p1-p5不仅具有防窃功能,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以及耐冲击性。
63.更进一步来说,相较于不具有塑胶强化层40的比较例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p5的抗撕裂性是比较例的1.5倍至3倍。由于抗撕裂性与耐冲击性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p5较不容易被撕裂,而产生粉尘或细屑,而可应用于在对洁净度要求较严格的环境中。整体而言,以semi g67-0996的测试方法测试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p5所产生的微粒子数,粒径大于0.3微米的微粒子数是介于50至1200count/ft3。
64.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p5的表面在摩擦之后,也较不易产生细屑,可避免细屑飘落至仪器或产线,而对仪器的运作或产品的生产造成影响。当研究人员携带记载有研究机密的资讯安全纸p1-p5经过检测设备时,检测设备可辨识到传感单元,而发出警示声响来提醒研究人员,以达到保护商业机密的目的。
65.更进一步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5还包括分别形成于第一纸层10与第二纸层20上的第一保护层50与第二保护层60,可以进一步降低资讯安全纸p5的表面被摩擦而产生的落尘,使资讯安全纸p5可被应用在等级更高的无尘室中。
66.相较于以往的纸张层,本发明实施例的资讯安全纸p1-p5可被检测设备辨识,而可避免机密资料被窃。除此之外,资讯安全纸p1-p5具有较低的发尘性以及较高的抗撕裂性与抗冲击性,可在洁净度要求较严苛的环境中书写以及复印。
67.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