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4223发布日期:2021-11-25 09:4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炭铝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


背景技术:

2.铝箔通常作为集流体材料被广泛应用,通常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容器以及电解电容器等能源器件中,铝箔本身具有导电条件好,轻薄等特点,铝箔表面的天然铝钝化层,导致了表面接触电阻过大,导电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与活性材料结合的不太好。
3.现有技术下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有着阻燃结构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和防火、防腐结构不够完善以及导电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加强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阻燃结构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和防火、防腐结构不够完善以及导电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加强等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包括承载结构、涂炭结构、防腐结构、导电结构以及阻燃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座、旋转轴、收集卷以及复合铝箔,所述承载座上表面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轴与旋转槽旋转配合,所述收集卷下表面与旋转轴上表面连接,所述涂炭结构包括第一铝箔、第一涂炭层以及第二涂炭层,所述第一铝箔设置于复合铝箔内部,所述第一涂炭层以及第二涂炭层均为石墨以及石墨烯混合材质,所述第一涂炭层一侧表面与第一铝箔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防腐结构包括第一聚多巴胺层以及第二聚多巴胺层,所述第一聚多巴胺层一侧表面与第一涂炭层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改性导电涂料以及第二改性导电涂料,所述第一改性导电涂料一侧表面与第一聚多巴胺层一侧表面连接,所述阻燃结构包括第二铝箔以及第三铝箔,所述第二铝箔一侧表面与第一改性导电涂料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三铝箔一侧表面与第二改性导电涂料一侧表面连接。
6.优选地,所述复合铝箔的位置与收集卷相适应,复合铝箔是集成第一铝箔、第二铝箔以及第三铝箔和其中的材料复合而成的。
7.优选地,所述第二涂炭层一侧表面与第一铝箔一侧表面连接,第一涂炭层的厚度为100μm,第一涂炭层以及第二涂炭层都是由石墨和石墨烯制备而成的,可以增加耐电压的击穿能力。
8.优选地,所述第二聚多巴胺层一侧表面与第二涂炭层一侧表面连接,第一聚多巴胺层以及第二聚多巴胺层都是由聚多巴胺制作而成的,聚多巴胺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也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
9.优选地,所述第二改性导电涂料一侧表面与第二聚多巴胺层一侧表面连接,第二
改性导电涂料能够比较好的增加铝箔的导电能力。
10.优选地,所述阻燃结构还包括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为陶瓷纤维材质,若干所述阻燃层侧表面分别与第二铝箔一侧表面以及第三铝箔一侧表面连接,阻燃层的厚度为30μm,阻燃层可以比较好的阻止火焰的传播,防止火焰在铝箔上进一步蔓延。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燃层,阻燃层是由陶瓷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陶瓷纤维是不可燃的材料,防止火焰在铝箔上的进一步传播,提高的铝箔的抗燃烧能力;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改性导电涂料以及第二改性导电涂料配合,改变了铝箔导电能力不佳的缺点,第一涂炭层以及第二涂炭层相互配合,能够比较好的解决铝箔的抗击穿能力,使铝箔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时更加安全;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聚多巴胺层配合第二聚多巴胺层相互配合,聚多巴胺是比较好的防腐材料,既可以帮助铝箔散热,也可以提升铝箔的防腐能力。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00、承载结构;110、承载座;120、旋转轴;130、收集卷;140、复合铝箔;200、涂炭结构;210、第一铝箔;220、第一涂炭层;230、第二涂炭层;300、防腐结构;310、第一聚多巴胺层;320、第二聚多巴胺层;400、导电结构;410、第一改性导电涂料;420、第二改性导电涂料;500、阻燃结构;510、第二铝箔;520、第二铝箔;530、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击穿电压的聚合物涂碳铝箔结构,包括承载结构100、涂炭结构200、防腐结构300、导电结构400以及阻燃结构500,承载结构100包括承载座110、旋转轴120、收集卷130以及复合铝箔140,承载座110上表面设有旋转槽,旋转轴120与旋转槽旋转配合,收集卷130下表面与旋转轴120上表面连接,涂炭结构200包括第一铝箔210、第一涂炭层220以及第二涂炭层230,第一铝箔210设置于复合铝箔140内部,第一涂炭层220以及第二涂炭层230均为石墨以及石墨烯混合材质,第一涂炭层220一侧表面与第一铝箔210一侧表面连接,防腐结构300包括第一聚多巴胺层310以及第二聚多巴胺层320,第
一聚多巴胺层310一侧表面与第一涂炭层220一侧表面连接,导电结构400包括第一改性导电涂料410以及第二改性导电涂料420,第一改性导电涂料410一侧表面与第一聚多巴胺层310一侧表面连接,阻燃结构500包括第二铝箔510以及第三铝箔520,第二铝箔510一侧表面与第一改性导电涂料410一侧表面连接,第三铝箔520一侧表面与第二改性导电涂料420一侧表面连接。
25.参阅图2,复合铝箔140的位置与收集卷130相适应,复合铝箔140是集成第一铝箔210、第二铝箔510以及第三铝箔520和其中的材料复合而成的。
26.参阅图4,第二涂炭层230一侧表面与第一铝箔210一侧表面连接,第一涂炭层220的厚度为100μm,第一涂炭层220以及第二涂炭层230都是由石墨和石墨烯制备而成的,可以增加耐电压的击穿能力。
27.参阅图4,第二聚多巴胺层320一侧表面与第二涂炭层230一侧表面连接,第一聚多巴胺层310以及第二聚多巴胺层320都是由聚多巴胺制作而成的,聚多巴胺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也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
28.参阅图4,第二改性导电涂料420一侧表面与第二聚多巴胺层320一侧表面连接,第二改性导电涂料420能够比较好的增加铝箔的导电能力。
29.参阅图1,阻燃结构500还包括阻燃层530,阻燃层530为陶瓷纤维材质,若干阻燃层530侧表面分别与第二铝箔510一侧表面以及第三铝箔520一侧表面连接,阻燃层530的厚度为30μm,阻燃层530可以比较好的阻止火焰的传播,防止火焰在铝箔上进一步蔓延。
30.在人员使用时,第一铝箔210两侧面设置第一涂炭层220以及第二涂炭层230,涂炭层是由石墨以及石墨烯配置而成的,增加铝箔的电阻值,增加铝箔的抗电压击穿能力,再设置第一聚多巴胺层310以及第二聚多巴胺层320,增加铝箔在导电时的散热能力,以及在潮湿地方的抗腐蚀能力,设置的第一改性导电涂料410以及第二改性导电涂料420,增加铝箔的导电能力,设置阻燃层530是由陶瓷纤维制作而成的,具有良好的热阻性。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