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6901发布日期:2022-03-09 12:0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制造印刷基板等层压板的过程中,在冲压成形、热压接的工序中,使用作为冲压对象物的层压板材料夹持在作为加热加压机构的热板之间,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和热。为了得到精度良好的成型品,在热压中,为了使施加给层压板材料的热和压力全面均匀化,需要使平板状的缓冲材料介于热板和层压板材料之间进行热压。
3.现有技术中,热压用缓冲材料大多使用层叠3至20张左右的牛皮纸或棉绒纸的纸制材料。对于纸制的缓冲材料而言,除了价格低廉之外,在缓冲性、面内均匀性以及热传递性的方面,还具备平衡良好的物性。但是纸制的缓冲材料在冲压之后没有空隙的恢复力,进而构成纤维发生热劣化,所以存在无法在多次冲压中反复使用的缺点。
4.申请号为201911210682 .8的发明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缓冲垫,从上往下依次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包括聚四氟乙烯层、玻璃纤维布层以及内部含有气孔氟橡胶层;第一厚布层,所述第一厚布层由玻璃纤维布浸渍于液态氟橡胶中固化后制得;第一薄布层,所述第一薄布层为内部含有气孔的氟橡胶;第二厚布层;第二薄布层;第三厚布层;第三薄布层;第四厚布层;第四薄布层;第五厚布层;第五薄布层;第六厚布层。该新型缓冲垫由玻璃纤维和含气孔的氟橡胶组成,具有优良缓冲性能,良好耐热性(可在240℃高温下长期使用)和低形变率等突出优点,是超越传统压合垫和牛皮纸的高性能缓冲垫材。
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缓冲垫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低、强度高的缓冲垫。
7.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薄布层、由若干厚布层与玄武岩薄布层交替而成的交替层;每个所述的厚布层均由玻璃纤维布浸渍于液态氟橡胶中制得;除最外层之外的每个所述的玄武岩薄布层均由玄武岩薄布浸渍于液态氟橡胶中制得,使得所述玄武岩薄布层与所述厚布层的接触面均包含浸渍的氟橡胶;所述第一薄布层、若干交替层之间通过硫化粘合而成。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布层包括玄武岩纤维布表层和氟橡胶内层;或所述第一薄布层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玄武岩纤维布中间层和氟橡胶内层;或所述第一薄布层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层和氟橡胶内层。
9.进一步地,所述交替层中,厚布层和玄武岩薄布层的厚度比为3~6,厚布层和玄武岩薄布层的重量比为2~5;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之间的厚度和重量相等或不相等;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薄布层的厚度之比为2~6;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薄布层的重量之比为3~5.5。
10.进一步地,所述交替层的数量为4~6层;最上层的所述交替层中的厚布层与所述第一薄布层中的氟橡胶内层相连;最下层的所述交替层中的玄武岩薄布层直接作为缓冲垫的下表层;作为下表层的所述玄武岩薄布层的外表面没有涂覆氟橡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还包括第二薄布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薄布层、若干交替层和第二薄布层;所述第一薄布层、若干交替层、第二薄布层之间通过硫化粘合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布层和第二薄布层均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层和氟橡胶内层;或所述第一薄布层和第二薄布层均包括玄武岩纤维布表层和氟橡胶内层;或所述第一薄布层和第二薄布层均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玄武岩纤维布中间层和氟橡胶内层。
13.进一步地,所述交替层中,厚布层和玄武岩薄布层的厚度比为3~6,厚布层和玄武岩薄布层的重量比为2~5;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之间的厚度和重量相等或不相等,所述第一薄布层、第二薄布层的厚度和重量均相等;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薄布层、第二薄布层的厚度之比为2~6;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薄布层、第二薄布层的重量之比为3~5.5。
14.进一步地,所述交替层的数量为4~6层;最上层的所述交替层中的厚布层与所述第一薄布层中的氟橡胶内层相连;最下层的所述交替层中的玄武岩薄布层与所述第二薄布层中的氟橡胶内层相连。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垫具有生产成本低、缓冲性能好、强度高、工序简单等优势,采用厚布层与玄武岩薄布层交替而成的交替层结构,玄武岩纤维布比玻纤布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回弹性,不会因为反复使用导致纤维碎断而不能使用,制成的缓冲垫使用寿命更长;不容易穿刺皮肤,生产使用环节都更环保、更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具有四层交替层的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缓冲垫中第一薄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2中提供的具有六层交替层的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2中提供的缓冲垫中第一薄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3中提供的具有四层交替层的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实施例3中提供的缓冲垫中第一薄布层和第二薄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第一薄布层;2-第一交替层;3-第二交替层;4-第三交替层;5-第四交替层;6-厚布层;7-玄武岩薄布层;8-玄武岩纤维布表层;9-氟橡胶内层;10-第五交替层;11-第六交替层;12-聚酯硅树脂表层;13-玄武岩纤维布中间层;14-第二薄布层;15-玻璃纤维布中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具体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2所示,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薄布层1、由若干厚布层6与玄武岩薄布层7交替而成的交替层;每个所述的厚布层6均由玻璃纤维布浸渍于液态氟橡胶中制得;除最外层之外的每个所述的玄武岩薄布层7均由玄武岩薄布浸渍于液态氟橡胶中制得,使得所述玄武岩薄布层7与所述厚布层6的接触面均包含浸渍的氟橡胶;所述第一薄布层1、若干交替层之间通过硫化粘合而成。
26.所述第一薄布层1包括玄武岩纤维布表层8和氟橡胶内层9。所述玄武岩纤维布表层8设于最外层,所述氟橡胶内层9设于所述玄武岩纤维布表层8的下方,且部分氟橡胶渗入所述玄武岩纤维布表层8中。
27.所述交替层的数量为4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交替层2、第二交替层3、第三交替层4和第四交替层5;第一交替层2中的厚布层6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中的氟橡胶内层9相连;第四交替层5中的玄武岩薄布层7直接作为缓冲垫的下表层;作为下表层的所述玄武岩薄布层7的外表面没有涂覆氟橡胶。
28.所述交替层中,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厚度比为5,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重量比为4.5;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之间的厚度和重量相等;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的厚度之比为5;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的重量之比为5。
29.实施例2
30.如图3和4所示,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交替层的数量为6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交替层2、第二交替层3、第三交替层4、第四交替层5、第五交替层10和第六交替层11;第一交替层2中的厚布层6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中的氟橡胶内层9相连;第六交替层11中的玄武岩薄布层7直接作为缓冲垫的下表层。所述第一薄布层1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12、玄武岩纤维布中间层13和氟橡胶内层9。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中,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厚度比为4,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重量比为4;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之间的厚度和重量相等;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的厚度之比为4;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的重量之比为4。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31.实施例3
32.如图5和6所示,一种环保耐用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薄布层1、由若干厚布层6与玄武岩薄布层7交替而成的交替层和第二薄布层14;所述第一薄布层1、若干交替层、第二薄布层14之间通过硫化粘合而成。所述第一薄布层1和第二薄布层14均包括聚酯硅树脂表层12、玻璃纤维布中间层15和氟橡胶内层9。所述聚酯硅橡胶表层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中间层15的上方,且部分聚酯硅橡胶渗入所述玻璃纤维布中间层15;所述氟橡胶内层9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中间层15的下方,且部分氟橡胶渗入所述玻璃纤维布中间层15。
33.所述交替层的数量为4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交替层2、第二交替层3、第三交替层4和第四交替层5;第一交替层2中的厚布层6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中的氟橡胶内层9相连;第四交替层5中的玄武岩薄布层7与所述第二薄布层14中的氟橡胶内层9相连。
34.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中,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厚度比为5,厚布层6和玄武岩薄布层7的重量比为4.5;各个所述的交替层之间的厚度和重量相等,所述第一薄布层1、第
二薄布层14的厚度和重量均相等;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第二薄布层14的厚度之比为5;任一所述的交替层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薄布层1、第二薄布层14的重量之比为4.5。
35.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