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3753发布日期:2022-01-15 10:22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能够自动上弹,并且能够手动、自动发射的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软弹枪,由于无法实现自动上弹,从而只能通过手动进行上弹、上膛和射击,因此也无法实现连续射击,使得软弹枪的玩耍受到了局限,可玩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解决现有软弹枪无法自动连续射击,以及无法实现手动和自动自由切换,可玩性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5.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其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部的上弹机构、发射机构和手动/自动切换机构,所述上弹机构设于发射机构前部,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机构设于发射机构一侧;其中,所述上弹机构包括子弹带拨动装置,于子弹带拨动装置上,设有与子弹带配合,并驱动子弹带移动的子弹带拨动舌,于子弹带拨动装置后端设有与子弹带拨动装置配合,并驱动子弹带拨动装置旋转的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所述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前端与子弹带拨动装置相配合,后端与所述发射机构相配合,由发射机构带动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从而使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推动子弹带拨动装置旋转,进而将子弹带转换到下一个子弹位,完成上弹。
6.所述子弹带拨动装置包括旋转筒,于旋转筒前端和后端设有子弹带拨动件,所述子弹带拨动舌设于该子弹带拨动件上,于所述旋转筒下端设有旋转筒顶柱,于所述旋转筒上,对应该旋转筒顶柱,环向等间隔设有多个与旋转筒顶柱配合的顶柱卡孔,所述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旋转筒后端面的旋转筒推盘,及与旋转筒推盘配合的旋转筒驱动件,所述旋转筒驱动件包括后端与发射机构配合的旋转筒驱动拉板,以及前端与所述旋转筒推盘配合的旋转筒驱动推杆,所述旋转筒驱动拉板与旋转筒驱动推杆活动连接,且旋转筒驱动拉板后端向后移动时,旋转筒驱动拉板前端顶动旋转筒驱动推杆向斜上推动旋转筒推盘。
7.所述旋转筒推盘上均匀设有多个与所述旋转筒驱动推杆配合的推盘凸块,于所述推盘凸块上表面设有斜面。
8.所述子弹带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子弹筒组件,所述子弹筒组件包括子弹筒及分别设于子弹筒两侧的子弹筒连接轴,及与该子弹筒连接轴配合的子弹筒连接轴轴套,于子弹筒前部和后部设有卡环;于所述子弹带拨动件上,均匀设有多个与子弹带配合的子弹带拨动舌,且该子弹带拨动舌与子弹筒之间的间隙相配合。
9.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机构包括设于发射机构一侧的切换板,设于切换板下端,并与切换板配合的拨杆组件,该拨杆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外部的拨杆,及与拨杆固定连接,并与切
换板配合的切换板拨动柱;于所述切换板一侧设有电源开关。
10.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手动上膛装置、发射装置和自动上膛装置,其中,所述手动上膛装置及自动上膛装置均与发射装置相连接;所述手动上膛装置包括拉板,于拉板后端固定有与拉板配合的手柄;于所述拉板下端中部,设有与所述发射装置配合的限位板,于拉板前端设有拉板复位弹簧,于所述拉板上,对应所述切换板,设有与切换板上端配合的拉板固定卡槽。
11.所述自动上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功能齿轮,以及连接驱动电机和功能齿轮的传动齿轮组,所述功能齿轮与所述发射装置相配合,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一级传动齿轮和二级传动齿轮,所述二级传动齿轮与所述功能齿轮相啮合,一级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啮合。
12.所述一级传动齿轮上设有止回卡槽,于所述一级传动齿轮一侧设有与止回卡槽配合的防回转件,该防回转件通过与所述止回卡槽相配合,防止一级传动齿轮回转;所述功能齿轮包括内齿和外齿,所述二级传动齿轮与所述内齿相啮合,所述外齿与发射装置相配合,于功能齿轮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发射装置配合的凸柱,于所述外齿上部设有缺口。
13.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组件和触发组件,其中,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底座,套设于底座上的发射弹簧,套设于发射弹簧上的内气筒,及套设于内气筒上的外气筒;触发组件包括扳机及与扳机相连接的推板,连接于推板后部的电机触发开关,于推板上端设有发射卡柱,与推板上,对应发射卡柱设有与发射卡柱配合的发射卡柱顶块,与推板前端设有与扳机配合的扳机卡环。
14.于所述外气筒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手动上膛装置配合的第一凸起,后端下部设有与所述自动上膛装置配合的传动杆;于所述内气筒后端上部设有第二凸起,于内气筒底部一侧设有与所述自动上膛装置配合的齿条,于内气筒底面对应所述发射卡柱,设有发射卡口;于外气筒底部设有外气筒复位弹簧,于外气筒底部前端,设有与子弹带拨动装置驱动组件配合的旋转筒驱动件顶块。
15.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通过设置与子弹带配合的自动上弹机构,结合手动/自动切换机构,从而能够实现软弹枪的自动连续发射,并且具有手动和自动发射两种模式,可玩性更高。
1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弹机构,采用筒形滚动上弹组件,通过顶动旋转筒旋转,实现将子弹带上的子弹筒进行快速切换,该结构上弹效率更高,且不易卡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弹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级传动齿轮结构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功能齿轮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壳2.旋转筒3.子弹带拨动件4.旋转筒顶柱
25.5.旋转筒顶柱复位弹簧6.顶柱卡孔7.旋转筒推盘
26.8.子弹带9.旋转筒驱动拉板10.旋转筒驱动推杆
27.11.推盘凸块12.子弹筒13.子弹筒连接轴
28.14.子弹筒连接轴轴套15.卡环16.子弹带拨动舌
29.17.切换板18.拨杆19.切换板拨动柱20.电源开关
30.21.电源开关拨动卡槽22.拉板23.手柄24.限位板
31.25.拉板复位弹簧26.拉板固定卡槽27.驱动电机
32.28.功能齿轮29.一级传动齿轮30.二级传动齿轮
33.31.止回卡槽32.防回转件33.内齿34.外齿
34.35.凸柱36.缺口37.防回转件顶柱38.底座
35.39.发射弹簧40.内气筒41.外气筒42.扳机43.推板
36.44.电机触发开关45.发射卡柱46.发射卡柱顶块
37.47.扳机卡环48.第一凸起49.传动杆50.第二凸起
38.51.齿条52.发射卡口53.外气筒复位弹簧54.凸块
39.55.第一凸起滑槽56.第二凸起滑槽57.凸块卡槽
40.58.旋转筒驱动件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41.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手自一体软弹枪玩具,其包括外壳1,及设于外壳内部的上弹机构、发射机构和手动/自动切换机构,所述上弹机构设于发射机构前部,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机构设于发射机构一侧;其中,所述上弹机构包括旋转筒2,于旋转筒2前端和后端设有子弹带拨动件3,于所述旋转筒2下端设有旋转筒顶柱4,于该旋转筒顶柱4下端,设有旋转筒顶柱复位弹簧5,于所述旋转筒2上,对应该旋转筒顶柱4,环向等间隔设有多个与旋转筒顶柱4配合的顶柱卡孔6,于顶柱卡孔6边缘设有向内的斜面;于旋转筒2后端设有旋转筒驱动件,于旋转筒2后端面,设有与所述旋转筒驱动件配合的旋转筒推盘7,所述旋转筒驱动件前端与旋转筒推盘7相配合,后端与所述发射机构相配合,由发射机构带动旋转筒驱动件,从而使旋转筒驱动件推动旋转筒推盘7,使旋转筒2旋转,进而通过子弹带拨动件3将子弹带8转换到下一个子弹位,完成上弹。
42.所述旋转筒驱动件包括后端与发射机构配合的旋转筒驱动拉板9,以及前端与所述旋转筒推盘7配合的旋转筒驱动推杆10,所述旋转筒驱动拉板9与旋转筒驱动推杆10活动连接,且旋转筒驱动拉板9后端向后移动时,旋转筒驱动拉板9前端顶动旋转筒驱动推杆10向斜上推动旋转筒推盘7。
43.所述旋转筒推盘7上均匀设有多个与所述旋转筒驱动推杆10配合的推盘凸块11,于所述推盘凸块11上表面设有斜面。
44.所述子弹带8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子弹筒组件,所述子弹筒组件包括子弹筒12及分别设于子弹筒12两侧的子弹筒连接轴13,及与该子弹筒连接轴13配合的子弹筒连接轴轴套14,相邻两个子弹筒的子弹筒连接轴13与子弹筒连接轴轴套14相互配合,实现子弹筒12的相互连接;于子弹筒12前部和后部设有卡环15;于所述子弹带拨动件3上,均匀设有多个与子弹带8配合的子弹带拨动舌16,且该子弹带拨动舌16与子弹筒12之间的间隙相
配合。
45.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机构包括设于发射机构一侧的切换板17,设于切换板17下端,并与切换板17配合的拨杆组件,该拨杆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外部的拨杆18,及与拨杆18固定连接,并与切换板17配合的切换板拨动柱19;于所述切换板17一侧设有电源开关20。
46.于切换板17上,对应所述电源开关20设有电源开关拨动卡槽21。
47.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手动上膛装置、发射装置和自动上膛装置,其中,所述手动上膛装置及自动上膛装置均与发射装置相连接;所述手动上膛装置包括拉板22,于拉板22后端固定有与拉板配合的手柄23;于所述拉板22下端,设有与所述发射装置配合的限位板24,该限位板24后端上部,设于有拉板22配合的凸块54,于拉板22下端面中部,设有与凸块54配合的凸块卡槽57,于拉板22前端设有拉板复位弹簧25,于所述拉板22上,对应所述切换板17,设有与切换板17上端配合的拉板固定卡槽26。
48.所述自动上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7,功能齿轮28,以及连接驱动电机27和功能齿轮28的传动齿轮组,所述功能齿轮28与所述发射装置相配合,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一级传动齿轮29和二级传动齿轮30,所述二级传动齿轮30与所述功能齿轮28相啮合,一级传动齿轮29与所述驱动电机27相啮合。
49.所述一级传动齿轮29上设有止回卡槽31,于所述一级传动齿轮29一侧设有与止回卡槽31配合的防回转件32,该防回转件32通过与所述止回卡槽31相配合,防止一级传动齿轮29回转;所述功能齿轮28包括内齿33和外齿34,所述二级传动齿轮30与所述内齿33相啮合,所述外齿34与发射装置相配合,于功能齿轮28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发射装置配合的凸柱35,于所述外齿35上部设有缺口36。
50.于所述切换板17底部设有与所述防回转件32配合的防回转件顶柱37,当切换板17向下移动时,防回转件32与止回卡槽31脱离配合,当切换板17向上移动时,防回转件32与止回卡槽31配合,防止一级传动齿轮29转动。
51.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组件和触发组件,其中,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底座38,套设于底座38上的发射弹簧39,套设于发射弹簧39上的内气筒40,及套设于内气筒40上的外气筒41;触发组件包括扳机42及与扳机42相连接的推板43,连接于推板43后部的电机触发开关44,于推板43上端设有发射卡柱45,于推板43上,对应发射卡柱45设有与发射卡柱45配合的发射卡柱顶块46,与推板43前端设有与扳机42配合的扳机卡环47。
52.于所述外气筒41后端上部设有与所述手动上膛装置配合的第一凸起48,后端下部设有与所述自动上膛装置配合的传动杆49;于所述内气筒40后端上部设有第二凸起50,于内气筒40底部一侧设有与所述自动上膛装置配合的齿条51,于内气筒40底面对应所述发射卡柱45,设有发射卡口52;于外气筒41底部设有外气筒复位弹簧53,于外气筒41底部前端,设有与旋转筒驱动拉杆9配合的旋转筒驱动件顶块58。
53.于所述限位板24下端面设有第一凸起滑槽55,所述第一凸起48位于该第一凸起滑槽55内,并在第一凸起滑槽55内滑动,于所述拉板22下端面后部设有,设有第二凸起滑槽56,所述第二凸起50位于该第二凸起滑槽56内,并在第二凸起滑槽56内滑动。
5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55.将拨杆18向后旋转至水平,拨杆18转动带动切换板拨动柱19向上旋转,使得切换板17在切换板拨动柱1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且切换板17上端与拉板固定卡槽26相配合,从
而将拉板22固定,由于切换板17向上移动,使得防回转件32脱离防回转件顶柱37的支撑,从而向前移动,与止回卡槽31相配合,防止一级传动齿轮29回转,同时,电源开关拨动卡槽21向上移动,将电源开关20打开,此时切换为自动模式;扣动扳机42,扳机42带动推板43向后移动,并触发电机触发开关44,驱动电机27开始工作,传动齿轮组在驱动电机27的作用下,驱动功能齿轮28转动,当外齿34转动到齿条51处时,外齿34与齿条51相啮合,带动内气筒40向后移动,且发射弹簧39被压缩,同时凸柱35与传动杆49配合,带动外气筒41向后移动,外气筒复位弹簧53被拉伸,同时,旋转筒驱动件顶块58向后移动,将旋转筒驱动拉杆9后端向后移动,使得旋转筒驱动拉杆9前端向上顶动旋转筒驱动推杆10,旋转筒驱动推杆10向上通过推盘凸块11,顶动旋转筒旋转,同时,旋转筒顶柱4脱离顶柱卡孔6的配合,直到旋转筒2旋转至下一个顶柱卡孔6与旋转筒顶柱4配合,功能齿轮28继续转动,凸柱35旋转到一定位置后,传动杆49先与凸柱35脱离,外气筒41在外气筒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复位,旋转筒驱动推杆10到达下一个推盘凸块11,完成自动上弹;当功能齿轮28转至缺口处时,外齿34与齿条51脱离,内气筒40在发射弹簧39的作用下,向前弹出,从而在气压的作用下将软弹射出,如此循环,实现自动连发射击。
56.将拨杆18向前旋转至水平,拨杆18转动带动切换板拨动柱19向下旋转,使得切换板17在切换板拨动柱19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切换板17上端与拉板固定卡槽26脱离配合,从而使拉板22能够自由移动,由于切换板17向下移动,使得防回转件32在防回转件顶柱37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与止回卡槽31脱离配合,同时,电源开关拨动卡槽21向下移动,将电源开关20关闭,此时切换为手动模式;通过手柄23拉动拉板22,进而带动限位板24向后移动,第一凸起滑槽55前端与第一凸起48配合,带动外气筒41向后移动,第二凸起滑槽56前端与第二凸起50配合,带动内气筒40向后移动,当拉板22拉到底后,内气筒40底部的发射卡口52卡扣于发射卡柱45上,完成上膛;外气筒41向后移动,外气筒复位弹簧53被拉伸,同时,旋转筒驱动件顶块58向后移动,将旋转筒驱动拉杆9后端向后移动,使得旋转筒驱动拉杆9前端向上顶动旋转筒驱动推杆10,旋转筒驱动推杆10向上通过推盘凸块11,顶动旋转筒旋转,同时,旋转筒顶柱4脱离顶柱卡孔6的配合,直到旋转筒2旋转至下一个顶柱卡孔6与旋转筒顶柱4配合,松开手柄23,拉板22在拉板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外气筒41在外气筒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复位,旋转筒驱动推杆10到达下一个推盘凸块11,完成自动上弹;扣动扳机42,扳机42带动推板43向前移动,在发射卡柱顶块46的作用下,使发射卡柱45与推板43的连接端被向上抬起,由于杠杆原理,使得发射卡柱45与发射卡口52的配合端向下移动,使发射卡柱45与发射卡口52脱离,在发射弹簧39的作用下,内气筒40被弹出,完成手动发射。
57.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其他实施例,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