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4123发布日期:2022-07-13 03:5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


背景技术:

2.服饰面料就是用于制作服装的面料,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一种产品,面料会由各自的成分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而用来生产合适的服饰。
3.而随着服饰在生活中的发展,出现了正面和反面均可以外穿的种类,这种正反均可外穿的服饰,使得服饰具有了更长的穿着时间,相对于传统的清洗间隔,正反均可外穿的服饰可以使清洗的间隔时长加倍,适合清洗条件不便的环境使用。
4.而传统的正反均可外穿的服饰一般主要是为了增加清洗间隔,降低成本,而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尼龙绸、人造皮革等整体性强、硬度较大的布料,并且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荧光面料,上面的面料一般只适合在面料的表面刷上一层荧光涂料,这种方法涂上的荧光涂料容易掉色,造成产品质量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双面服饰面料在使用荧光涂料后容易掉色而需要使用纱线纺织的面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包括正装层,所述正装层的一侧设置有中间连接层,所述中间连接层的一侧设置有休闲层,所述正装层分为第一内层和第一外层,所述休闲层分为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所述第一内层、第一外层、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均采用纺纱编织的面料层,所述中间连接层采用纺纱连接正装层和休闲层,所述休闲层的纺纱采用荧光纺纱。
8.优选的,所述正装层采用80支合股长绒棉纺纱织成的双层织物。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服装用长绒棉的支数使用范围在60-80的现有技术下,80支长绒棉的直径更小,织成的正装层也更加致密,不容易透过正装层而显示出休闲层,保证正装层的视觉效果一致。
10.优选的,所述休闲层采用质量百分比为65%的回收涤纶与35%的棉组成的混纺纱织成的双层织物。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由于休闲层在外穿时,与正装层外穿进行对比,一般休闲层外穿更加容易磨损面料,而此时添加的涤纶可以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且涤纶的价格低,可以降低成本。
12.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层采用60支长绒棉单纱织物层。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服装用长绒棉的支数使用范围在60-80的现有技术下,60支长绒棉的直径更大,相应的强度也更高,适合用于连接正装层和休闲层。
14.优选的,所述正装层的纺纱由黑色染料染成黑纱编织的面层。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休闲层外穿时,此时正装层相当于内层,由于休闲层上涂有鲜艳的荧光层,在休闲层不可避免的出现间隙而观察到正装层时,即使没有正装层,休闲层紧贴身体,外界人眼看到的颜色也会呈现深色,甚至黑色,因此正装层采用黑色会尽可能减小视觉的不良。
16.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层的纺纱通过交替穿过第一内层和第二内层来连接正装层和休闲层。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使中间连接层不影响正装层的第一外层和休闲层的第二外层,而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是直接受到外界观察的一面,降低可能出现的色差问题。
18.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的纺纱面致密,且第一外层与第一内层、第二外层与第二内层交错分布。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致密的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可以尽可能减小其中的表面间隙,结合交错的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分别填补第一内层和第二内层的间隙,从而降低两者串色而带来色差问题的可能性。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以纺纱为原材料设计正装层和休闲层,从而方便在加工成服饰前的原料生产中,降低掉色的风险,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22.2.本实用新型针对纺纱制双面穿着的面料时,由于纺纱材料的天然特性,容易出现正装层和休闲层混色的问题,对正装层和休闲层均进行双层设计,并对双层的结构进行优化,在不影响视觉质量的情况下,针对性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正装层;101-第一内层;102-第一外层;200-中间连接层;300-休闲层;301-第二内层;302-第二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一种双面穿着带荧光层服饰面料,包括正装层100和休闲层300,正装层100偏正式场所外穿,休闲层300偏休闲放松场所外穿,正装层100和休闲层300通过中间连接层200的连接而组成面料的正反两面,正装层100分为第一内层101和第一外层102,第一内层101为面料的一个外层,肉眼可以直接观察,休闲层300分为第二内层301和第二外层302,第二内层301为面料的另一个外层,肉眼可以直接观察。休闲层300的纺纱采用荧光纺纱。
29.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中间连接层200的纺纱通过交替穿过第一内层101和第二内层301来连接正装层100和休闲层300,使中间连接层200不影响正装层100的第一外层102和
休闲层300的第二外层302,而第一外层102和第二外层302是直接受到外界观察的一面,降低可能出现的色差问题。
30.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2,第一内层101、第一外层102、第二内层301和第二外层302均采用纺纱编织的面料层,第一外层102和第二外层302的纺纱面致密,结合与第一内层101交错分布的第一外层102,尽可能减少纺纱面料难以避免的具有间隙的情况,从而尽可能降低穿过正装层100间隙直视休闲层300而带来的色差,其中休闲层300的原理与上述正装层100的原理相同。且第一外层102与第一内层101、第二外层302与第二内层301交错分布,致密的第一外层102和第二外层302可以尽可能减小其中的表面间隙,结合交错的第一外层102和第二外层302,分别填补第一内层101和第二内层301的间隙,从而降低两者串色而带来色差问题的可能性。
31.休闲层300采用质量百分比为65%的回收涤纶与35%的棉组成的混纺纱织成的双层织物。中间连接层200采用60支长绒棉单纱织物层。
32.除了上面降低色差之外,还通过以下的方法尽可能减小色差:
33.正装层100采用80支合股长绒棉纺纱织成的双层织物,在服装用长绒棉的支数使用范围在60-80的现有技术下,80支长绒棉的直径更小,织成的正装层100也更加致密,不容易透过正装层100而显示出休闲层300,保证正装层100的视觉效果一致。
34.正装层100的纺纱由黑色染料染成黑纱编织的面层,在休闲层300外穿时,此时正装层100相当于内层,由于休闲层300上涂有鲜艳的荧光层,在休闲层300不可避免的出现间隙而观察到正装层100时,即使没有正装层100,休闲层300紧贴身体,外界人眼看到的颜色也会呈现深色,甚至黑色,因此正装层100采用黑色会尽可能减小视觉的不良。
35.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