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8686发布日期:2022-06-25 15:0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因为需求而进入了快餐时代,生活重随处可见的调料酱包就是一种见证。在灌装过程中,因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不能等酱料冷却后再灌装,酱料须在其自身温度80-90摄氏度时实现灌装。普通的抗介质复合膜无法在高温状态下灌装后维持较强的热封强度,导致破袋率较高。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耐高温的复合膜[申请号:201920936217.1],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外层、第一耐高温层、第一阻燃层、第一稳定层、基层、第二稳定层、第二阻燃层、第二耐高温层和第二外层;所述第一外层与所述第二外层结构相同,均由滚花条纹层与耐磨层组成,并且所述滚花条纹层位于外侧,所述滚花条纹层与所述耐磨层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滚花条纹层的外侧表面均匀开有倒圆锥盲孔;所述基层内均匀复合有碳纤维丝;所述第一阻燃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均为阻燃剂涂层;所述第一耐高温层和所述第二耐高温层均为镀铝双马来酰亚胺结构层。
[0004]
该实用新型具有解决了现有的复合薄膜质量品质低,易撕破发生变形,不阻燃的问题的优势,但其仍具有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温时热封强度高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
[0006]
一种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包括位于最外侧的抗压层和位于最内侧的热封层组,所述抗压层与热封层组之间具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一侧通过第一胶黏层与抗压层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胶黏层与热封层组固定连接。
[0007]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热封层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复合层、功能层和热合层,所述复合层通过第二胶黏层与阻隔层固定连接。
[0008]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复合层由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得;所述功能层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制得;所述热合层由茂金属聚乙烯材料制得。
[0009]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胶黏层与抗压层之间的印刷层。
[0010]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印刷层为油墨;所述阻隔层由铝箔材料制得。
[0011]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抗压层由abs材料制得。
[0012]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抗压层内还设有缓冲空腔,所述抗压层发生形变时可使缓冲空腔的厚度减小。
[0013]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缓冲空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段和延
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端沿抗压层的厚度方向且靠近第一胶黏层的方向延伸。
[0014]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所述延伸段远离缓冲段一端与第一胶黏层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5微米。
[0015]
在上述的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中,复合膜包括热封区域和包装区域,所述缓冲空腔位于包装区域内。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最内层的热封层组实现热封封装,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单层茂金属聚乙烯热封的方式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热封强度,降低了酱包的破袋率。
[0018]
2、本实用新型以abs材料制得抗压层,使得复合膜整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从而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破袋的问题,同时在抗压层内又设置有缓冲空腔,使得复合膜整体兼具较好的形变能力,从而避免灌装过程中因受热膨胀发生抗压层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1]
图中:抗压层1、热封层组2、阻隔层3、第一胶黏层4、第二胶黏层5、印刷层6、缓冲空腔7、复合层21、功能层22、热合层23、缓冲段71、延伸段72、热封区域100、包装区域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温灌装用抗介质复合膜,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最外侧的抗压层1和位于最内侧的热封层组2,所述抗压层1与热封层组2之间具有阻隔层3,所述阻隔层3的一侧通过第一胶黏层4与抗压层1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胶黏层5与热封层组2固定连接。第一胶黏层4和第二胶黏层5用于粘结上下两层,防止上下两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相对移动,例如可以是市售的胶水。阻隔层3可采用铝箔材料。
[002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抗介质复合膜的热封层组2相互对置,热封,从而制得用于灌装酱料的袋体。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最内层的热封层组2实现热封封装,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单层茂金属聚乙烯热封的方式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热封强度,降低了酱包的破袋率。
[0026]
其中,所述抗压层1由abs材料制得。abs材料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abs材料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丙烯腈使其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丁二烯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苯乙烯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并改善电性能。因此abs材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坚韧、质硬、刚性”材料。故本实用新型以abs材料制得抗压层1,使得复合膜整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从而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破袋的问题。
[0027]
如图1所示,所述热封层组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复合层21、功能层22和热合层23,所述复合层21通过第二胶黏层5与阻隔层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复合层21由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得;所述功能层22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材料制得;所述热合层23由茂金属聚
乙烯材料制得。
[0028]
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胶黏层4与抗压层1之间的印刷层6。印刷层6用于展示设计图案,例如可以是市售的油墨。
[0029]
如图1所示,所述抗压层1内还设有缓冲空腔7,所述抗压层1发生形变时可使缓冲空腔7的厚度减小。抗压层1由abs材料制得,虽然该材料抗压性好,但弹性较差,而高温灌装时由于温度较高,热封后袋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膨胀。故本实用新型同时在抗压层1内又设置有缓冲空腔7,使得复合膜整体兼具较好的形变能力,从而避免灌装过程中因受热膨胀发生抗压层1开裂的问题。
[0030]
具体的说,所述缓冲空腔7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段71和延伸段72,所述延伸段72的一端沿抗压层1的厚度方向且靠近第一胶黏层4的方向延伸。
[0031]
优选地,所述延伸段72远离缓冲段71一端与第一胶黏层4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5微米。这样在膨胀程度较大的情况下,设有延伸段72位置的抗压层1底面会首先发生开裂,开裂后第一胶黏层4表面与缓冲空腔7相连通,仍能保证较好的密封及抗压性能,防止抗压层1外表面发生开裂。
[003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复合膜包括热封区域100和包装区域200,所述缓冲空腔7位于包装区域200内。热封区域100即为制袋时进行热封密封的区域,包装区域200即为制袋后构成包装袋主体的区域。
[0033]
应用例1
[0034]
以实施例1中的复合膜结构制得包装袋1;
[0035]
将实施例1中的热封层组2替换为等厚度的茂金属聚乙烯材料,制得包装袋2;
[0036]
在80℃的条件下,利用型号为ty-ny450的耐压试验仪分别对包装袋1和包装袋2进行耐压实验,如下表所示:
[0037]
实验对象施加压力及时间结果包装袋150kg 2min不爆袋包装袋228kg 2min爆袋
[0038]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热封层组2能取得较高的高温热封强度,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
[003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抗压层1、热封层组2、阻隔层3、第一胶黏层4、第二胶黏层5、印刷层6、缓冲空腔7、复合层21、功能层22、热合层23、缓冲段71、延伸段72、热封区域100、包装区域20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