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3039发布日期:2022-05-26 05:1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


背景技术:

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涤纶布能够抵御酸碱侵蚀,较适合制作箱包、帐篷、外套等产品。
3.现有的涤纶布为了提高遮光效果,往往会在表面镀有纳米纤维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布料表面脱落,影响遮光性,而且多数的涤纶布的抗污性和拒水性较差,表面容易受到污染,使用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遮光性不佳以及拒水抗污性较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包括涤纶布主体、基布层、遮光层和面层,所述涤纶布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基布层,且所述基布层一侧的涤纶布主体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层,所述基布层另一侧的涤纶布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层,且所述第一弹性层远离基布层一侧的涤纶布主体内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远离第一弹性层一侧的涤纶布主体内设置有遮光层,且所述遮光层远离阻燃层一侧的涤纶布主体内设置有面层,所述面层的外侧均匀涂覆有纳米超疏水涂层。
6.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丝,且所述连接丝上均缠绕有弹性纤维,所述弹性纤维均为尼龙材质,利于提升涤纶布主体的弹性,增强抗皱性能。
7.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的两侧均通过胶层与遮光层和第一弹性层粘接,且所述阻燃层由阻燃腈纶单纱和阻燃涤纶单纱构成,提高涤纶布主体的防火的功能。
8.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聚酯纤维,且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聚酯纤维,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相互交织而成,且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之间均匀涂覆有抗菌涂料,利于提高基布层的结构强度,使得该涤纶布主体受到外力拉伸时不容易破损,同时增加抗菌性。
9.优选的,所述面层上均匀分布有耐磨凸起,且所述耐磨凸起的一端均延伸至面层的外部,对面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上均缠绕有导电纤维,且所述导电纤维均为碳纤维,能够对涤纶布主体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时的舒适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通过设置有涤纶布主体、基布层、遮光层、面层以及纳米超疏水涂层,遮光层由绒布组成,具有环保健康,新颖时尚,清洗方便的特点,遮光效果稳
定,面层上均匀分布有耐磨凸起,对面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涤纶布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增加了涤纶布主体的使用寿命,此外,面层上均匀涂覆有纳米超疏水涂层,水在该材料表面会凝结成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滚落并带走灰尘污渍,起到抗污拒水的作用。
13.(2)该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通过设置有基布层,基布层由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交织而成,利于提高基布层的结构强度,使得该涤纶布主体受到外力拉伸时不容易破损,此外,第一聚酯纤维和第二聚酯纤维上均缠绕有导电纤维,导电纤维均为碳纤维,能够对涤纶布主体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时的舒适性。
14.(3)该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通过设置有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分别设置于基布层的两侧,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丝,连接丝上均缠绕有弹性纤维,利于提升涤纶布主体的弹性,增强抗皱性能,使得涤纶布主体不容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布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性层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酯纤维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涤纶布主体;2、第一弹性层;3、阻燃层;4、基布层;5、第二弹性层;6、遮光层;7、纳米超疏水涂层;8、耐磨凸起;9、面层;10、第一聚酯纤维;11、第二聚酯纤维;12、抗菌涂料;13、连接丝;14、弹性纤维;15、导电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抗污拒水遮光涤纶布,包括涤纶布主体1、基布层4、遮光层6和面层9,涤纶布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基布层4,基布层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聚酯纤维10,且第一聚酯纤维10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聚酯纤维11,第一聚酯纤维10和第二聚酯纤维11相互交织而成,利于提高基布层4的结构强度,使得该涤纶布主体1受到外力拉伸时不容易破损;
22.第一聚酯纤维10和第二聚酯纤维11上均缠绕有导电纤维15,且导电纤维15均为碳纤维,能够对涤纶布主体1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时的舒适性;
23.第一聚酯纤维10和第二聚酯纤维11之间均匀涂覆有抗菌涂料12,提高涤纶布主体1的抗菌效果;
24.基布层4一侧的涤纶布主体1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层5,基布层4另一侧的涤纶布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层2;
25.第一弹性层2和第二弹性层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丝13,且连接丝13上均缠绕有弹性纤维14,弹性纤维14均为尼龙材质;
26.利于提升涤纶布主体1的弹性,增强抗皱性能,使得涤纶布主体1不容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27.第一弹性层2远离基布层4一侧的涤纶布主体1内设置有阻燃层3,阻燃层3由阻燃腈纶单纱和阻燃涤纶单纱构成,保证阻燃层3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涤纶布主体1的防火的功能;
28.阻燃层3远离第一弹性层2一侧的涤纶布主体1内设置有遮光层6,遮光层6由绒布组成,具有环保健康,新颖时尚,清洗方便的特点,遮光效果稳定;
29.遮光层6远离阻燃层3一侧的涤纶布主体1内设置有面层9,面层9上均匀分布有耐磨凸起8,且耐磨凸起8的一端均延伸至面层9的外部,对面层9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涤纶布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增加了涤纶布主体1的使用寿命;
30.面层9的外侧均匀涂覆有纳米超疏水涂层7,水在该材料表面会凝结成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滚落并带走灰尘污渍,起到抗污拒水的作用。
31.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涤纶布主体1包括基布层4、第一弹性层2、第二弹性层5、阻燃层3、遮光层6以及面层9,基布层4由第一聚酯纤维10和第二聚酯纤维11交织而成,利于提高基布层4的结构强度,使得该涤纶布主体1受到外力拉伸时不容易破损,此外,第一聚酯纤维10和第二聚酯纤维11上均缠绕有导电纤维15,导电纤维15均为碳纤维,能够对涤纶布主体1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时的舒适性,第一弹性层2和第二弹性层5分别设置于基布层4的两侧,第一弹性层2和第二弹性层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丝13,连接丝13上均缠绕有尼龙材质的弹性纤维14,利于提升涤纶布主体1的弹性,增强抗皱性能,使得涤纶布主体1不容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阻燃层3由阻燃腈纶单纱和阻燃涤纶单纱构成,保证阻燃层3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涤纶布主体1的防火的功能,遮光层6由绒布组成,具有环保健康,新颖时尚,清洗方便的特点,遮光效果稳定,面层9上均匀分布有耐磨凸起8,对面层9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涤纶布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增加了涤纶布主体1的使用寿命,此外,面层9上均匀涂覆有纳米超疏水涂层7,水在该材料表面会凝结成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滚落并带走灰尘污渍,起到抗污拒水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