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0779发布日期:2022-08-20 03: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2.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现在的涤纶面料自身功能单一,且与使用者接触的一端存在一定的凹凸面,使得使用者自身的使用体验并不是特别完美,且面料表层的防护性能不够完美,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使用方便的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包括:防磨层、防静电层和柔和层,所述防磨层底端固定安装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底端固定安装有柔和层。
6.优选的,所述防磨层还包括底层、连接面料和阻燃涤纶面料,所述防静电层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层,所述底层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连接面料,所述连接面料内部固定安装有阻燃涤纶面料。
7.优选的,所述阻燃涤纶面料混纺前需经过防水、拒油处理,在使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了阻燃涤纶面料的阻燃性和耐磨性,使得面料的使用质量更加完美。
8.优选的,所述阻燃涤纶面料由阻燃纤维与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纺交织,利用这两个材料的混合,进一步提高面料自身的阻燃效果和耐磨效果,使得面料的使用更加稳定、方便。
9.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还包括连接层、导电纤维和混合纤维,所述防磨层与柔和层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混合纤维,所述混合纤维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纤维。
10.优选的,所述柔和层包括贴合层、贴合纤维和棉质纤维,所述防静电层底端固定安装有贴合层,所述贴合层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贴合纤维,所述贴合纤维内部固定安装有棉质纤维。
11.优选的,所述防磨层厚度在0.2mm——0.4mm之间,所述防静电层厚度在0.1mm——0.2mm之间,所述柔和层厚度在0.2mm——0.3mm之间,在使用中保证最终混合的物料的厚度,使得物料的使用更加方便。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在使用时通过防磨层和防静电层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面料自身的耐磨性和阻燃性,且在使用时对因为摩擦而产生的静
电进行去除,保证使用者自身的使用体验,使得面料的使用质量更加完美。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在使用时通过柔和层的使用,保证了面料在贴合使用者肌肤的那一面能够更加柔和,不会因为自身的摩擦而对使用者的肌肤造成任何影响,从而使得面料的使用更加完美,保证了面料自身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结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结构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柔和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防磨层;11、底层;12、连接面料;13、阻燃涤纶面料;2、防静电层;21、连接层;22、导电纤维;23、混合纤维;3、柔和层;31、贴合层;32、贴合纤维;33、棉质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5.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包括:防磨层1、防静电层2和柔和层3,所述防磨层1底端固定安装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底端固定安装有柔和层3。
26.在使用中通过防磨层1的使用,对面料整体提供充足的防护效果,有效的阻挡外部物质的摩擦、灼烧等,使得面料的防护效果更加完美,之后通过防静电层2的使用,有效的防止面料自身因为摩擦产生静电,对使用者自身造成影响,最后通过柔和层3的使用,使得面料在贴合使用者肌肤的一面更加柔和,不会因为使用者自身的扭动而导致面料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使得整体的面料的使用更加稳定、方便。
27.请参阅图5,所述防磨层1还包括底层11、连接面料12和阻燃涤纶面料13,所述防静电层2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层11,所述底层11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连接面料12,所述连接面料12内部固定安装有阻燃涤纶面料13。
28.在使用中通过将阻燃涤纶面料13和连接面料12进行混合,对底层11进行填充和编织,然后利用阻燃涤纶面料13的使用,提高面料整体的耐磨性和阻燃性,保证面料的正常使用,使得面料的使用质量更加完美。
29.请参阅图5,所述阻燃涤纶面料13混纺前需经过防水、拒油处理,在使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了阻燃涤纶面料13的阻燃性和耐磨性,使得面料的使用质量更加完美。
30.请参阅图5,所述阻燃涤纶面料13由阻燃纤维与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纺交织,利用这两个材料的混合,进一步提高面料自身的阻燃效果和耐磨效果,使得面料的使用更加稳定、
方便。
31.请参阅图6,所述防静电层2还包括连接层21、导电纤维22和混合纤维23,所述防磨层1与柔和层3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层21,所述连接层21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混合纤维23,所述混合纤维23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纤维22。
32.在使用中通过导电纤维22和混合纤维23的混合,然后将其混合后的面料安装到连接层21内部,利用内部导电纤维22的使用,将因为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进行导出和去除,保证了物料在使用时的工作质量,使得面料的功能得到扩展。
33.请参阅图7,所述柔和层3包括贴合层31、贴合纤维32和棉质纤维33,所述防静电层2底端固定安装有贴合层31,所述贴合层31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贴合纤维32,所述贴合纤维32内部固定安装有棉质纤维33。
34.在使用中通过贴合纤维32和棉质纤维33的混合,然后将其混合的面料安装到贴合层31内部,之后利用贴合纤维32和棉质纤维33的使用,使得和使用者贴合的部分更加柔和,不会因为摩擦而对使用者自身的肌肤而产生影响和损伤。
35.请参阅图1,所述防磨层1厚度在0.2mm——0.4mm之间,所述防静电层2厚度在0.1mm——0.2mm之间,所述柔和层3厚度在0.2mm——0.3mm之间,在使用中保证最终混合的物料的厚度,使得物料的使用更加方便。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耐摩擦涤纶面料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设备在使用时通过防磨层1的使用,通过将阻燃涤纶面料13和连接面料12进行混合,对底层11进行填充和编织,然后利用阻燃涤纶面料13的使用,提高面料整体的耐磨性和阻燃性,对面料整体提供充足的防护效果,有效的阻挡外部物质的摩擦、灼烧等,使得面料的防护效果更加完美,之后通过防静电层2的使用,有效的防止面料自身因为摩擦产生静电,对使用者自身造成影响,通过导电纤维22和混合纤维23的混合,然后将其混合后的面料安装到连接层21内部,利用内部导电纤维22的使用,将因为摩擦而产生的静电进行导出和去除,保证了物料在使用时的工作质量,使得面料的功能得到扩展,最后通过柔和层3的使用,通过贴合纤维32和棉质纤维33的混合,然后将其混合的面料安装到贴合层31内部,之后利用贴合纤维32和棉质纤维33的使用,使得面料在贴合使用者肌肤的一面更加柔和,不会因为使用者自身的扭动而导致面料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使得整体的面料的使用更加稳定、方便。
37.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