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0184发布日期:2022-07-05 23: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3.在衣物的制作中,为了保证衣服的保暖性,需要使用具有保暖性的纺织面料来制作衣物,但是由于现有保暖性好的衣服都较厚实,在清洗后,进行晾晒时不容易晒干,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晒干。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包括基层和亲肤层,所述基层和亲肤层之间穿织有缝合纱线,所述缝合纱线包括加强纱芯以及包覆于加强纱芯外的导湿纱,所述亲肤层由若干股变形纱编织成双罗纹组织。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和亲肤层通过缝合纱线缝合成一体结构,且缝合纱线包括加强纱芯以及包覆于加强纱芯外的导湿纱,通过加强纱线提高缝合纱线的抗撕裂能力,加强缝合纱线的强度,通过导湿纱,将亲肤层的水分进行输导,将水分进行扩散至织物的各个角落,增大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使衣服在晾晒时,更容易晒干,同时亲肤层由若干股变形纱编织成双罗纹组织,变形纱具有各种弯曲形状,卷曲的外形有利于在纱中形成空气层,增加了纱的保暖性,又因变形处理使单根长丝分离,微风可透过由变形纱织物做成的衣服,从而加强了热交换和湿气的蒸发,进一步加快织物中水分的挥发速度,并且双罗纹组织具有厚实、保暖性好的特点,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度。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形纱选用膨体纱,所述膨体纱包括芯纱以及缠绕于芯纱外的腈纶纤维,所述芯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气蒸加工后,涤纶纤维产生纵向皱缩而聚集于纱芯,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使得膨体纱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和弹性能力,而腈纶纤维则形成卷曲或环圈而鼓起,使纱结构变得膨松,通过腈纶纤维具有柔软、保暖的特性,使得亲肤层有较好的保暖性和亲肤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层以四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一侧为:
11.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12.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13.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14.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罗纹组织的特点是上下针分别进行单面编织后,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层,增大织物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并且通过浮线组织具有较长的浮长线,提高面料的蓬松度,且在面料受到外界拉扯的作用力时,通过浮线能提高面料的抗撕裂能力。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纱芯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导湿纱由若干真丝加捻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纱芯选用丙纶纤维,丙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强度高的特点,使得缝合纱线同时具备强度高和吸湿性好的特点,并且导湿纱选用真丝,真丝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和吸湿性,能加强缝合纱线的吸湿性,使水分能在织物内更快的扩散。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编织成蜂巢组织。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巢组织织物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高、立体感强的特点,能提高基层的吸湿性能,加快水分的扩散速度,实现水分在基层上的扩散,加快织物的干燥速度。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蜂巢组织为六页综,所述蜂巢组织的第一经线交织点为一上一下五上一下,第二经线的交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第三经线的交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四经线的交织点为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两下,第五经线的交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六经线的交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层和亲肤层通过缝合纱线缝合成一体结构,且缝合纱线包括加强纱芯以及包覆于加强纱芯外的导湿纱,通过加强纱线提高缝合纱线的抗撕裂能力,加强缝合纱线的强度,通过导湿纱,将亲肤层的水分进行输导,将水分进行扩散至织物的各个角落,增大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使衣服在晾晒时,更容易晒干,同时亲肤层由若干股变形纱编织成双罗纹组织,变形纱具有各种弯曲形状,卷曲的外形有利于在纱中形成空气层,增加了纱的保暖性,又因变形处理使单根长丝分离,微风可透过由变形纱织物做成的衣服,从而加强了热交换和湿气的蒸发,进一步加快织物中水分的挥发速度,并且双罗纹组织具有厚实、保暖性好的特点,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度,同时加强纱芯选用丙纶纤维,丙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强度高的特点,使得缝合纱线同时具备强度高和吸湿性好的特点,并且导湿纱选用真丝,真丝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和吸湿性,能加强缝合纱线的吸湿性,使水分能在织物内更快的扩散。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亲肤层的成圈系统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亲肤层的三角排列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缝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膨体纱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蜂巢组织的组织图。
28.图中:1、基层;2、亲肤层;3、缝合纱线;4、加强纱芯;5、导湿纱;6、芯纱;7、腈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如图1-图4所示,包括基层1和亲肤层2,基层1 和亲肤层2之间穿织有缝合纱线3,缝合纱线3包括加强纱芯4以及包覆于加强纱芯4外的导湿纱5,亲肤层2由若干股变形纱编织成双罗纹组织,同时加强纱芯4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导湿纱5由若干真丝加捻而成。
31.如图5所示,变形纱选用膨体纱,膨体纱包括芯纱6以及缠绕于芯纱6外的腈纶纤维7,芯纱6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其具体为:先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混纺成纱线,然后将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处理,此时,收缩率高的纤维也就是涤纶纤维,产生较大收缩,位于纱的中心,而混在一起的常规腈纶纤维7,由于收缩小,而被挤压在纱线的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得到蓬松、丰满、富有弹性的膨体纱。
32.如图3所示,亲肤层2以四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一侧为:
33.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34.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35.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36.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37.如图2所示,是由4个成圈系统编织而成的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其中,第 1、第2成圈系统编织一横列双罗纹,第3、第4成圈系统分别在上、下针编织单面平针,这种组织的特点是上下针分别进行单面编织后,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层。
38.如图6所示,基层1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编织成蜂巢组织,吸湿纱线选用麻赛尔纤维,麻赛尔纤维具备抑菌防霉、吸湿快干、透气排湿的性能,能提高织物的吸湿放湿能力,抗菌纱线选用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吸附织物中的异味,并抑制细菌的滋生,能保持织物的清洁状态。
39.如图6所示,蜂巢组织为六页综,蜂巢组织的第一经线交织点为一上一下五上一下,第二经线的交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第三经线的交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四经线的交织点为三下一上一下一上两下,第五经线的交织点为两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第六经线的交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三上一下一上。
40.工作过程:基层1和亲肤层2通过缝合纱线3缝合成一体结构,且缝合纱线 3包括加强纱芯4以及包覆于加强纱芯4外的导湿纱5,通过加强纱线选用丙纶纤维,丙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强度高的特点,使得缝合纱线3同时具备强度高和吸湿性好的特点,提高缝合纱线3的抗撕裂能力,加强缝合纱线3的强度,通过导湿纱5选用真丝,真丝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将亲肤层2的水分进行输导,将水分进行扩散至织物的各个角落,增大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使衣服在晾晒时,更容易晒干,同时亲肤层2由若干股变形纱编织成双罗纹组织,变形纱具有各种弯曲形状,卷曲的外形有利于在纱中形成空气层,增加了纱的保暖性,又因变形处理使单根长丝分离,微风可透过由变形纱织物做成的衣服,从而加强了热交换和湿气的蒸发,进一步加快织物中水分的挥发速度,并且双罗纹组织具有厚实、
保暖性好的特点,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度,同时双罗纹组织的特点是上下针分别进行单面编织后,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层,增大织物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并且通过浮线组织具有较长的浮长线,提高面料的蓬松度,且在面料受到外界拉扯的作用力时,通过浮线能提高面料的抗撕裂能力。
41.变形纱选用膨体纱,膨体纱是通过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混纺成纱线,在经过气蒸加工后,涤纶纤维产生纵向皱缩而聚集于纱芯,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使得膨体纱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和弹性能力,而腈纶纤维7则形成卷曲或环圈而鼓起,使纱结构变得膨松,通过腈纶纤维7具有柔软、保暖的特性,使得亲肤层2有较好的保暖性和亲肤性。
42.同时基层1由吸湿纱线和抗菌纱线编织成蜂巢组织,蜂巢组织织物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高、立体感强的特点,能提高基层1的吸湿性能,加快水分的扩散速度,实现水分在基层1上的扩散,加快织物的干燥速度,同时吸湿纱线选用麻赛尔纤维,麻赛尔纤维具备抑菌防霉、吸湿快干、透气排湿的性能,能提高织物的吸湿放湿能力,抗菌纱线选用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吸附织物中的异味,并抑制细菌的滋生,能保持织物的清洁状态。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