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6656发布日期:2022-08-03 01:3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手机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


背景技术:

2.手机贴膜通常用来美化手机,同时对手机的液晶显示屏幕起到保护作用,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手机屏幕为玻璃制成,其易碎不耐刮蹭,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钢化玻璃手机贴膜成为了一种必需品。
3.由于手机摄像头一般为手机较为突出的部分,因此受到剐蹭等情况比较常见,通常对于手机的保护针对于手机屏幕和手机外壳,但凸出部分的摄像头位置保护较少,长时间的剐蹭容易造成摄像头的模糊,影响使用,因此需要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包括防爆层、薄膜层和贴合层,所述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的上表面,所述贴合层贴附于防爆层的下表面,将手机膜贴附于手机摄像头的镜面上,不仅不会影响摄像头的透光效果,同时具有防剐蹭的作用;所述薄膜层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树脂30-50份、共混树脂10-20份、中间体0.1-5份、填充料10-15份、防雾剂0.1-0.5份和增强剂1-3份。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混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利用聚碳酸酯改性pet,可以改善pet树脂冲击性能差、黏度低等缺点。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体至少包括单丁基氧化锡和含有环氧功能团的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单丁基氧化锡催化了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酯交换,产生了具有提升相容性的无规多嵌段共聚酯,含有环氧功能团的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可与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端羟基和羧基反应,用于提高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相容性的作用,改善共混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共混改性材料的特性黏度。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料选自玻璃粉、白云石、滑石粉、元明粉和叶腊石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提高手机保护膜的透光率,并且能改善膜的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层为pmma树脂制备而成,该防爆层强度较高,即使层面收到冲击也不回碎裂,具有较好的韧性,透光度较高。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合层为硅胶分子制备的硅胶层,硅胶层具
有静电吸附的作用,可使保护膜再不需要胶粘剂的情况下,将膜贴附在手机镜头表面。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雾剂选自甘油脂肪酸酯、聚环氧乙烷甘油单油酸酯和聚环氧乙烷甘油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防止保护膜在潮湿环境中,其表面出现一层微水滴,避免其表面模糊雾化,从而影响透光性。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剂选自玻璃纤维,用于提高薄膜层的强度、耐热、耐碱腐蚀等作用。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膜层的制备方法为:s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s2、将pet树脂、共混树脂、中间体、填充料、防雾剂和增强剂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均匀搅拌制得薄膜料;s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加工温度为70-90℃,搅拌速率为1200-1300r/min,搅拌时间20-30min。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中,将手机膜贴附于手机摄像头的镜面上,不仅不会影响摄像头的透光效果,同时具有防剐蹭的作用。
16.2、该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中,将薄膜层和防爆层贴合形成复合层,提高了手机膜的强度,使得手机膜在遭受重击时不会产生大面积的碎面,提高了整体的防爆性,通过将共混树脂与pet树脂混合,起到补强的作用,在不影响透光率的情况下,改善了pet树脂的抗冲击性能,设置的贴合层在不采用胶粘剂的情况下,通过静电吸附的作用将手机膜牢牢的贴附在手机摄像头的镜面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包括防爆层、薄膜层和贴合层,所述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的上表面,所述贴合层贴附于防爆层的下表面,将手机膜贴附于手机摄像头的镜面上,不仅不会影响摄像头的透光效果,同时具有防剐蹭的作用;所述薄膜层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树脂30-50份、共混树脂10-20份、中间体0.1-5份、填充料10-15份、防雾剂0.1-0.5份和增强剂1-3份。
20.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共混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利用聚碳酸酯改性pet,可以改善pet树脂冲击性能差、黏度低等缺点;中间体至少包括单丁基氧化锡和含有环氧功能团的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单丁基氧化锡催化了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酯交换,产生了具有提升相容性的无规多嵌段共聚酯,含有环氧功能团的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可与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端羟基和羧基反应,用于提高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相容性的作用,改善共混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共混改性材料的特性黏度;填充料选自玻璃粉、白云石、滑石粉、元明粉和叶腊石中的至少一种,用于提高手机保护膜的透光率,并且能改善膜的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防爆层为pmma树脂制备而成,该防爆层强度较高,即使层面收到冲击也不回碎裂,具有较好的韧性,透光度较高;贴合层为硅胶分子制备的硅胶层,硅胶层具有静电吸附的作用,可使保护膜再不需要胶粘剂的情况下,将膜贴附在手机镜头表面;防雾剂选自甘油脂肪酸酯、聚环氧乙烷甘油单油酸酯和聚环氧乙烷甘油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防止保护膜在潮湿环境中,其表面出现一层微水滴,避免其表面模糊雾化,从而影响透光性;增强剂选自玻璃纤维,用于提高薄膜层的强度、耐热、耐碱腐蚀等作用。
21.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制备上述中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共混树脂、中间体、填充料、防雾剂和增强剂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70-9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00-130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0-30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2.根据薄膜层中不同原料的用量,通过以下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30份、共混树脂10份、中间体0.1份、填充料10份、防雾剂0.1份和增强剂1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7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0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30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4.实施例2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35份、共混树脂12.5份、中间体2份、填充料12份、防雾剂0.2份和增强剂1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7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0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30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
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5.实施例3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40份、共混树脂15份、中间体3份、填充料13份、防雾剂0.3份和增强剂2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8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5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5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6.实施例4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45份、共混树脂17.5份、中间体4份、填充料14份、防雾剂0.4份和增强剂3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9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30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0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7.实施例5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50份、共混树脂20份、中间体5份、填充料15份、防雾剂0.5份和增强剂3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9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30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0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28.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保护膜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和强度,通过以下对比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手机摄像镜头刮蹭的防爆高透保护膜进行比较说明。
29.对比例1本对比例采用实施例3的工艺,只缺少共混树脂和中间体,其余不变,具体步骤如下: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40份、填充料13份、防雾剂0.3份和增强剂2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8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5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5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30.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实施例3的工艺,只缺少pet树脂和中间体,其余不变,具体步骤如下: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共混树脂40份、填充料13份、防雾剂0.3份和增强剂2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8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5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5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31.对比例3本对比例采用实施例3的工艺,只缺少填充料,其余不变,具体步骤如下:1、将薄膜层各原料称量备用,并提前将pet树脂和共混树脂热熔;2、将pet树脂40份、共混树脂15份、中间体3份、防雾剂0.3份和增强剂2份依次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80℃,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在搅拌速率为1250r/min的条件下,均匀搅拌25min制得薄膜料;3、将薄膜料加入至吹膜机中挤出,即可制得薄膜层;4、最后将薄膜层贴附于防爆层上表面,防爆层下表面贴附贴合层,然后上下两表面均贴附一层透明的pet透明膜即可。
32.对比例4本对比例相较于实施例3,只采用本发明中pet树脂55份通过吹膜机挤出制备薄膜层,其余不变,具体步骤见对比例1-3中步骤3和步骤4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33.对比例5本对比例相较于实施例3,只采用本发明中共混树脂55份通过吹膜机挤出制备薄膜层,其余不变,具体步骤见对比例1-3中步骤3和步骤4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34.试验例1将上述实施例1-5制备的保护膜和对比例1-5制备的保护膜进行光性能测试,使用光电雾度仪进行透光率和雾度测试,具体见表1-表2所示:表1 实施例与对比例工艺参数对比 pet树脂(份)共混树脂(份)中间体(份)填充料(份)防雾剂(份)增强剂(风)加工温度(℃)搅拌条件(r/min)搅拌时间(min)实施例130100.1100.1170120030实施例23512.52120.2170120030实施例340153130.3280125025实施例44517.54140.4390130020实施例550205150.5390130020对比例155//130.3280125025对比例2/55/130.3280125025对比例340153/0.3280125025对比例455////////对比例5/55/////// 表2 实施例与对比例产品性能对比 拉伸强度(mpa)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mpa)透光率(%)实施例1891253295.1实施例2901293595.3
实施例3931363695.6实施例4931353795.5实施例5911363795.5对比例188891992.3对比例2761072894.7对比例3871233191.8对比例47850490对比例561902093根据表1-表2所示,实施例1-5中制备的保护膜相较于对比例1-5中制备的保护膜,实施例保护膜透光率均高于对比例保护膜,实施例1-5中保护膜透光率在95%以上,当对比例1中,缺少共混树脂和中间体时,保护膜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大幅度下降,当对比例2中缺少pet树脂和中间体时,保护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下降明显,当对比例3中缺少填充料时,各项指标均有较小程度的下降,当对比例4和对比例5中只采用pet树脂或共混树脂支撑保护膜时,保护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可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保护膜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透光率;pet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均为较高透光度的树脂材料,通过将两个树脂进行共混,混合制成的材料透明度并不会因为共混而下降,同时在中间体的作用提高了两个树脂的相容性,使混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