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3879发布日期:2022-05-25 20:5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


背景技术:

2.纺布,又称不织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等特点。无纺布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于室内在5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宜于洗涤。无纺布在医疗上经常用于伤口的包扎,现有的医用无纺布,对于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医用无纺布不仅需要透气柔韧,还需要具备抗菌止血等效果。
3.因此需要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包括医用无纺布本体,所述医用无纺布本体包括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第一网纱层、止血层、第二网纱层、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和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止血层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止血层包括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第一吸血海绵层、竹炭纤维层、第二吸血海绵层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离层下侧侧设有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下侧设有第二网纱层,所述第二网纱层下侧设有止血层,所述止血层下侧设有第一网纱层,所述第一网纱层下侧设有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上侧设有第二吸血海绵层,所述第二吸血海绵层上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上侧设有第一吸血海绵层,所述第一吸血海绵层上侧设有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止血层表面等距离设有固定经纱线,所述止血层表面等距离设有固定纬纱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经纱线和固定纬纱线交叉呈网格状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对应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竹炭纤维层、第一吸血海绵层和第二吸血海绵层,将竹炭纤维层固定在第一吸血海绵层和第二吸血海绵层之间,用于对第一吸血海绵层和第二吸血海绵层吸收的血液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再将竹炭纤维层、第一吸血海绵层和第二吸血海绵层固定在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之间,再通过固定经纱线和固
定纬纱线进行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形成止血层,能够快速止血,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血液产生的异味,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和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将止血层固定在第一网纱层和第一网纱层之间,进行进一步固定,再将止血层、第一网纱层和第一网纱层固定在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和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之间,进一步形成抗菌保护层,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防止二次感染,通过设置隔离层用于防止血液渗透,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防止伤口溃烂,不仅透气性好,且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有效防止伤口溃烂和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无纺布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层剖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层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血层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医用无纺布本体;2、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3、第一网纱层;4、止血层;5、第二网纱层;6、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7、第一透气孔;8、隔离层;9、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10、第二透气孔;11、第一吸血海绵层;12、竹炭纤维层;13、第二吸血海绵层;14、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5、固定经纱线;16、固定纬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5.实施例1,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包括医用无纺布本体1,医用无纺布本体1包括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2、第一网纱层3、止血层4、第二网纱层
5、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和隔离层 8,隔离层8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一透气孔7,止血层4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透气孔10,止血层4包括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9、第一吸血海绵层11、竹炭纤维层12、第二吸血海绵层13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4;将竹炭纤维层 12固定在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之间,用于对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吸收的血液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再将竹炭纤维层12、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固定在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9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4之间,再通过固定经纱线15和固定纬纱线16 进行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形成止血层4。
26.实施例2,请参照图1、2、3和4,一种透气性好的医用无纺布,包括医用无纺布本体1,医用无纺布本体1包括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2、第一网纱层3、止血层4、第二网纱层5、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和隔离层 8,隔离层8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一透气孔7,止血层4表面等距离开设有第二透气孔10,止血层4包括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9、第一吸血海绵层11、竹炭纤维层12、第二吸血海绵层13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4;隔离层8下侧侧设有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下侧设有第二网纱层5,第二网纱层5下侧设有止血层4,止血层4下侧设有第一网纱层3,第一网纱层3下侧设有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2;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4上侧设有第二吸血海绵层13,第二吸血海绵层13上侧设有竹炭纤维层12,竹炭纤维层12上侧设有第一吸血海绵层11,第一吸血海绵层11上侧设有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9;将止血层4固定在第一网纱层3和第一网纱层3 之间,进行进一步固定,再将止血层4、第一网纱层3和第一网纱层3固定在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2和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之间,进一步形成抗菌保护层,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防止二次感染,通过设置隔离层8 用于防止血液渗透,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气孔7和第二透气孔10防止伤口溃烂。
27.实施例3,请参照图1、2、3和4,止血层4表面等距离设有固定经纱线 15,止血层4表面等距离设有固定纬纱线16;固定经纱线15和固定纬纱线 16交叉呈网格状设置;第一透气孔7与第二透气孔10对应设置。
2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竹炭纤维层12固定在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之间,用于对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吸收的血液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再将竹炭纤维层12、第一吸血海绵层11和第二吸血海绵层13固定在第一马勃丝层固定层9和第二马勃丝层固定层14之间,再通过固定经纱线15和固定纬纱线16进行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形成止血层4,再将止血层4固定在第一网纱层3和第一网纱层3之间,进行进一步固定,再将止血层4、第一网纱层3和第一网纱层3固定在第一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2和第二抗菌纳米纤维无纺布层6之间,进一步形成抗菌保护层,进一步抑制细菌滋生,防止二次感染,通过设置隔离层8用于防止血液渗透,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气孔7和第二透气孔10防止伤口溃烂。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