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3279发布日期:2022-09-06 20:0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


背景技术:

2.织物是各类纱线通过各种各样的编织方式形成的一种片状材料。
3.传统织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最多便是各类面料,面料通常是用来制作各类服饰的材料,传统的服饰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之一便是容易出现起球的现象,面料起球的原因通常与静电以及纱线本身的结构有关,面料起球之后通常会影响到使用者的穿着体验,因而设置一种结构来改善面料的起球现象就很有必要。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改善面料容易起球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包括相互固定的内导湿层和外耐磨层,所述外耐磨层的吸湿性大于内导湿层,所述外耐磨层由保湿耐磨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保湿耐磨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保湿纱和耐磨放电纱。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耐磨层具有的耐磨性能来加强面料外侧的耐磨性能,利用内导湿层具有的导湿性能来确保面料可以将内侧的水引导至外侧,一方面确保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另一方面增加外耐磨层内的水量,进而确保外耐磨层整体抗静电性能的稳定,减少外耐磨层上出现的起球现象,利用保湿耐磨纱线具有的耐磨保湿性能来确保外耐磨层整体耐磨保湿性能的稳定,利用保湿纱来确保保湿耐磨纱线保湿性能的稳定,利用耐磨放电纱具有的耐磨和放电的性能来增强保湿耐磨纱线的耐磨性能以及抗静电的性能。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湿纱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所述耐磨放电纱螺旋缠绕在保湿纱的外侧且保湿纱和耐磨放电纱的缠绕方向相反。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的设置通过保湿纱和耐磨放电纱之间旋向的相反,使得两者之间实现相互的限位作用,确保保湿耐磨纱线构造的稳定,进而增强保湿耐磨纱线的抗起球性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由涤纶铜离子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保湿纱由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莫代尔纤维具有的吸湿保湿性来确保保湿纱保湿性能的稳定,利用涤纶铜离子纤维具有的结构强度稳定的特点来确保保湿耐磨纱线以及外耐磨层的结构稳定。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放电纱由莱赛尔纤维、亚麻纤维和铜纤维加捻而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莱赛尔纤维、亚麻纤维具有的耐磨性好以及抗静电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耐磨放电纱耐磨和抗起球性能的稳定,利用铜纤维具有的导电和放电性能稳定的特点实现对耐磨放电纱抗静电性能的增强。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导湿层由导湿纱线平纹编织而成,所述外耐磨层设置为平纹组织,所述导湿纱线由细旦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纹组织具有的结构稳定的特点来加强内导湿层和外耐磨层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强外耐磨层整体的抗起球性能,利用细旦丙纶纤维具有的芯吸效应来确保导湿纱线和内导湿层整体导湿性能的稳定。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导湿纱线间的间隙大于相邻保湿耐磨纱线间的间隙。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面料整体形成自内向外的单向导湿的结构,使得内导湿层内的水量小于外耐磨层的水量,减少外耐磨层出现的静电现象,进而增强了外耐磨层的抗起球的性能。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利用外耐磨层具有的耐磨性能来加强面料外侧的耐磨性能,利用内导湿层具有的导湿性能来确保面料可以将内侧的水引导至外侧,一方面确保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另一方面增加外耐磨层内的水量,进而确保外耐磨层整体抗静电性能的稳定,减少外耐磨层上出现的起球现象,利用保湿耐磨纱线具有的耐磨保湿性能来确保外耐磨层整体耐磨保湿性能的稳定,利用保湿纱来确保保湿耐磨纱线保湿性能的稳定,利用耐磨放电纱具有的耐磨和放电的性能来增强保湿耐磨纱线的耐磨性能以及抗静电的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湿耐磨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湿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内导湿层;2、外耐磨层;3、保湿耐磨纱线;4、纱芯;5、保湿纱;6、耐磨放电纱;7、涤纶铜离子纤维;8、莫代尔纤维;9、莱赛尔纤维;10、亚麻纤维;11、铜纤维;12、导湿纱线;13、细旦丙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6.该抗菌抗起球涤纶织物,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内导湿层1和外耐磨层2,外耐磨层2的吸湿性大于内导湿层1,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内导湿层1可以将其内部的水分引导至外耐磨层2内,一方面使得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感更好,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外耐磨层2内具有更多的水分,减小外耐磨层2出现的静电现象,外耐磨层2由保湿耐磨纱线3经纬编织而成,保湿耐磨纱线3包括自内向外依次
设置的纱芯4、保湿纱5和耐磨放电纱6,利用纱芯4具有的结构强度实现对保湿耐磨纱线3结构强度的增强,利用保湿纱5确保保湿耐磨纱线3保湿性能的稳定,进而确保保湿耐磨纱线3抗静电性能的稳定,利用耐磨放电纱6具有的耐磨和放电的性能来加强保湿耐磨纱线3的耐磨强度和抗静电的性能,进而改善面料整体的起球现象。
27.如图3所示,保湿纱5螺旋缠绕在纱芯4的外侧,耐磨放电纱6螺旋缠绕在保湿纱5的外侧且保湿纱5和耐磨放电纱6的缠绕方向相反,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保湿纱5和耐磨放电纱6交错包覆在纱芯4的外侧使得两者之间交错相抵,避免两者出现相对打滑的情况,增强保湿耐磨纱线3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增强保湿耐磨纱线3整体的抗起球的性能。
28.如图3所示,纱芯4由涤纶铜离子纤维7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涤纶材质的涤纶铜离子纤维7具有的结构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涤纶铜离子纤维7和保湿耐磨纱线3结构强度的稳定,同时利用涤纶铜离子纤维7中游离的铜离子具有的杀菌性能来提高面料整体的抗菌和抑菌的性能,保湿纱5由莫代尔纤维8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莫代尔纤维8具有的强度高和吸湿性好的特点来确保保湿纱5以及保湿耐磨纱线3整体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耐磨放电纱6由莱赛尔纤维9、亚麻纤维10和铜纤维11加捻而成,利用莱赛尔纤维9和亚麻纤维10具有的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耐磨放电纱6整体结构强度的稳定,避免因莱赛尔纤维9和亚麻纤维10断裂出现起球的现象,同时利用莱赛尔纤维9和亚麻纤维10具有的抗静电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耐磨放电纱6抗静电性能的稳定,进而可以改善静电现象的出现导致的起球现象,使得结构整体的抗静电性能更好,利用铜纤维11具有的耐磨性好的特点来加强耐磨放电纱6的耐磨性能,同时利用铜纤维11具有的导电性好的特点,实现对面料内出现电荷的引排功能,进一步改善静电现象的出现导致的起球现象。
29.如图2和图4所示,内导湿层1由导湿纱线12通过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外耐磨层2设置为平纹组织,利用平纹编织的结构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来确保内导湿层1和外耐磨层2整体构造的稳定,同时确保外耐磨层2整体结构强度和耐磨性能的稳定,改善外耐磨层2出现的起球现象,导湿纱线12由细旦丙纶纤维13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细旦丙纶纤维13所独有的芯吸效应来确保导湿纱线12具有良好的导湿性能,使得导湿纱线12整体导湿性能的稳定,进而确保内导湿层1可以将其内部的水分稳定引导至外耐磨层2内,确保外耐磨层2抗静电性能的稳定。
30.如图1-图4所示,相邻导湿纱线12间的间隙大于相邻保湿耐磨纱线3间的间隙,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在内导湿层1和外耐磨层2之间形成稳定的单向导湿的结构,利用毛细现象的原理使得内导湿层1内的水可以更好地流入到外耐磨层2内,一方面减少汗液对于使用者的穿着影响,另一方面确保外耐磨层2内具有足够的水分,减小外耐磨层2出现的静电现象,进而改善因静电现象的出现导致的外耐磨层2出现的起球现象。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