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撕裂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6770发布日期:2022-09-23 21: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抗撕裂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撕裂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对衣物除了要求装饰作用外,还需要有保温、抗菌、透气、防辐射等性能。
3.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复合面料大多只是将两层或多层面料进行叠加复合,其强度和抗撕裂性大多不够理想,在受到外力撕扯时容易造成局部或大面积的撕裂,抗撕裂性能有待提高。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撕裂涤纶面料,能够使得本面料制成的织物制品不易被撕裂撕破,使用寿命较长。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撕裂涤纶面料,包括面层,所述面层的下方依次固定连接有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所述抗撕裂层一与抗撕裂层二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抗撕裂层一与抗撕裂层二相互朝向的一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位置对应的凸起且均在凸起的背面形成凹陷,所述抗撕裂层二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处的抗拉伸布片,所述抗拉伸布片和面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的弹性模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撕裂层一与抗撕裂层二之间形成空腔,使得拉伸本面料时,空腔会逐渐缩小,让抗撕裂层一上的凸起与抗撕裂层二上的凸起相抵,同时面层和抗拉伸布片能够阻碍凸起产生形变,避免本面料被拉伸后凸起逐渐趋于水平,从而能够通过对应凸起处的厚度来形成阻碍空腔继续缩小的作用力,让本面料后续难以被继续拉伸,从而实现耐拉伸抗撕裂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与抗撕裂层一上的凹陷之间和抗拉伸布片与抗撕裂层二上的凹陷之间均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银颗粒。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容纳空间内的银颗粒来对本面料起到杀菌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在本面料被拉伸时阻碍凸起处趋于水平,来形成阻碍本面料被继续拉伸的作用力,防止本面料被拉伸撕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和抗拉伸布片均为平纹组织,所述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均为蜂巢组织且两者对称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面层和抗拉伸布片的牢固性较高,能够减小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的被拉伸时的形变程度,防止本面料被拉伸过度从而出现撕裂的状况。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一的蜂巢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
浮点为沉,所述抗撕裂层一的蜂巢组织由一条二沉六浮的经面组织、两条五浮三沉的经面组织、两条五沉三浮的纬面组织、两条六沉二浮的纬面组织、一条七沉一浮的纬面组织组成。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一的蜂巢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蜂巢组织来形成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上的凸起和凹陷,从而让本面料被拉伸时空腔内能够有厚度更厚的区域,用来阻碍本面料被继续拉伸,防止本面料被拉伸撕裂。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均通过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芯纱、中层纱和外包纱,所述中层纱螺旋缠绕在芯纱的外周壁上,所述外包纱螺旋缠绕在中层纱的外周壁上,所述外包纱的缠绕方向与中层纱相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包纱的缠绕方向与中层纱相反,使得在本面料受到拉伸和摩擦时,抗撕裂层一和抗撕裂层二上的复合纱线不易完全脱散,从而加强本面料的牢固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通过氨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丙纶纤维的截面形状呈五角形,所述中层纱通过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氨纶纤维使得本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来避免本面料因为没有弹性而被拉伸撕破,通过截面形状呈五角形的丙纶纤维来增大芯纱与中层纱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复合纱线更加牢固不易脱散,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使得复合纱线强度较高较为耐磨,能够增强本面料的抗撕裂性能。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通过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涤纶长丝编织而成,所述面层的经线按照两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两根涤纶长丝、两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六根涤纶长丝的顺序排列,所述面层的纬线按照一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一根涤纶长丝的顺序排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使得本面料光泽悦目,手感柔软舒适,抗起球性优良,同时通过排列方式让面层上形成装饰条纹,保证本面料抗撕裂性能的同时增强其观感。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由于抗撕裂层一与抗撕裂层二之间形成空腔,使得拉伸本面料时,空腔会逐渐缩小,让抗撕裂层一上的凸起与抗撕裂层二上的凸起相抵,同时面层和抗拉伸布片能够阻碍凸起产生形变,避免本面料被拉伸后凸起逐渐趋于水平,从而能够通过对应凸起处的厚度来形成阻碍空腔继续缩小的作用力,让本面料后续难以被继续拉伸,从而实现耐拉伸抗撕裂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撕裂层一的蜂巢组织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的切面图。
26.图中:1、面层;2、抗撕裂层一;3、抗撕裂层二;4、空腔;5、凸起;6、抗拉伸布片;7、容纳空间;8、银颗粒;9、芯纱;10、中层纱;11、外包纱;12、氨纶纤维;13、丙纶纤维;14、锦纶纤维;15、涤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8.实施例:
29.该抗撕裂涤纶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面层1,面层1的下方依次固定连接有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抗撕裂层一2与抗撕裂层二3之间形成空腔4,抗撕裂层一2与抗撕裂层二3相互朝向的一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位置对应的凸起5且均在凸起5的背面形成凹陷,抗撕裂层二3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处的抗拉伸布片6,抗拉伸布片6和面层1的弹性模量大于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的弹性模量。
30.如图1所示,面层1与抗撕裂层一2上的凹陷之间和抗拉伸布片6与抗撕裂层二3上的凹陷之间均形成容纳空间7,容纳空间7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银颗粒8。
31.如图2所示,面层1和抗拉伸布片6均为平纹组织,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均为蜂巢组织且两者对称设置,抗撕裂层一2的蜂巢组织为8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抗撕裂层一2的蜂巢组织由一条二沉六浮的经面组织、两条五浮三沉的经面组织、两条五沉三浮的纬面组织、两条六沉二浮的纬面组织、一条七沉一浮的纬面组织组成,抗撕裂层一2的蜂巢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浮沉浮沉。
32.如图3所示,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均通过复合纱线编织而成,复合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芯纱9、中层纱10和外包纱11,中层纱10螺旋缠绕在芯纱9的外周壁上,外包纱11螺旋缠绕在中层纱10的外周壁上且其缠绕方向与中层纱10相反,芯纱9通过氨纶纤维12和丙纶纤维13加捻而成,丙纶纤维13的截面形状呈五角形,中层纱10通过锦纶纤维14加捻而成,外包纱11通过涤纶纤维15和锦纶纤维14加捻而成,面层1通过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涤纶长丝编织而成,面层1的经线按照两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两根涤纶长丝、两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六根涤纶长丝的顺序排列,面层1的纬线按照一根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和一根涤纶长丝的顺序排列。
33.当本面料制成的织物制品受到拉伸时,抗撕裂层一2与抗撕裂层二3之间的空腔4逐渐缩小,使得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上的凸起5相互靠近并相抵,由于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上的容纳空间7内均设置有银颗粒8,使得对应凸起5相抵后,会因为银颗粒8对凸起5的支撑效果而导致空腔4难以继续缩小,从而来施加阻碍本面料继续被拉伸的作用力,实现限制本面料拉伸程度的效果,防止本面料制成的织物被撕裂,并且因为抗撕裂层一2上的面层1和抗撕裂层二3上的抗拉伸布片6均为平纹组织织物,使得面层1和抗拉伸布片6能够分别阻碍抗撕裂层一2和抗撕裂层二3被拉伸,进一步提升本面料的牢固性,防止其本拉伸撕裂,由于复合纱线上的中层纱10和外包纱11的缠绕方向相反,使得复合纱线受到拉
伸时不易脱散,从而能够保证本面料的强度,通过氨纶纤维12还使得本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受到拉伸时也不容易因为弹性过差而被撕裂。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