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3672发布日期:2022-09-10 10:0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快拆背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快拆背心。


背景技术:

2.战术背心是指某些士兵穿戴在外部的、用于增加各种弹药携带数的装备,选用优质军规尼龙织带,具有耐磨、轻便等特点;可以穿戴在防弹衣外,不会对防弹衣、无线电、伞包等造成妨碍。
3.目前的战术背心多是可以拆卸的,其通过锁扣进行连接,此锁扣如书包上的锁扣,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但是不能够实现背心的快拆,需要使用者一个一个的将锁扣解锁,增加了操作步骤,尤其对于肩部的锁扣,当使用者胳膊受伤不便上抬,则不便脱去背心,如此可能会增加胳膊或肩部的压力,增加了使用者的不舒适感,针对于此,我们设计了快拆背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快拆背心。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快拆背心,包括背心正面和背心反面,所述背心正面上侧连接有第一遮挡布,所述背心正面上连接有位于第一遮挡布下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遮挡布通过第一魔术贴结构与背心正面相连接,所述背心正面的下侧连接有第二遮挡布,所述第二遮挡布通过第二魔术贴结构与背心正面相连接,所述背心反面通过两个腰部连接带相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带通过第三魔术贴结构与背心正面相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带通过卡扣与背心反面相连接,所述背心反面上连接有对卡扣遮挡的第三遮挡布,所述背心正面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背心反面相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背心正面和背心反面的内部均设有两个防弹插板口袋。
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背心正面上端的两个卡扣,所述卡扣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背心反面上安装有矩形金属框,所述连接带贯穿矩形金属框设置,所述连接带上设有第四魔术贴结构。
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魔术贴结构、第二魔术贴结构、第三魔术贴结构、第四魔术贴结构均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组成。
1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扣由框状锁扣和框状插扣组成,所述框状插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内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贯穿中空管并与其滑动连接。
1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框状插扣上贯穿设有滑动设置的锁扣,两个锁扣与两个第二拉绳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与中空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框状锁扣上设有与锁扣配合的通槽。
12.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具体可以设置为弹簧等。
13.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背心正面的框体,所述框体
内滑动安装有拉扣,所述拉扣与四个第一拉绳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脱卸时只要拉动背心正面处的拉扣,整件衣服就可以实现快速脱落,简单快捷,减少操作步骤,需要第二次穿着时,只要把四个卡扣插上即可,方便快捷,方便战术队员在作战救援时实现快脱快装,提高效率,且内设防弹插板口袋,可根据需求增加防护等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的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中腰部连接带的展开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中第四魔术贴结构处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中控制机构的连接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拆背心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背心正面、2第一魔术贴结构、3第一遮挡布、4第二遮挡布、5腰部连接带、6第五魔术贴结构、7第三遮挡布、8第二魔术贴结构、9第三魔术贴结构、10卡扣、11背心反面、12连接带、13矩形金属框、14第四魔术贴结构、15提手、16框体、17拉扣、18第一拉绳、19框状锁扣、20中空管、21锁扣、22第二拉绳、23弹性部件、24框状插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6,快拆背心,包括背心正面1和背心反面11,背心反面11上连接有提手15和第五魔术贴结构6,第五魔术贴结构6可以为魔术贴毛面或勾面,可以黏贴铭牌;背心正面1和背心反面11的内部均设有两个防弹插板口袋;背心正面1上侧连接有第一遮挡布3,背心正面1上连接有位于第一遮挡布3下的控制机构,具体的,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背心正面1的框体16,框体16内滑动安装有拉扣17,拉扣17与四个第一拉绳18固定连接,通过四个第一拉绳18控制四个卡扣10。
25.第一遮挡布3通过第一魔术贴结构2与背心正面1相连接,背心正面1的下侧连接有第二遮挡布4,第二遮挡布4通过第二魔术贴结构8与背心正面1相连接,背心反面11通过两个腰部连接带5相连接,腰部连接带5通过第三魔术贴结构9与背心正面1相连接,腰部连接带5通过卡扣10与背心反面11相连接。
26.背心反面11上连接有对卡扣10遮挡的第三遮挡布7,背心正面1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背心反面11相连接,具体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背心正面1上端的两个卡扣10,卡扣1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2,背心反面11上安装有矩形金属框13,连接带12贯穿矩形金属框13设置,连接带12上设有第四魔术贴结构14,第一魔术贴结构2、第二魔术贴结构8、第三魔术贴结构9、第四魔术贴结构14均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组成,第一魔术贴结构2、第二魔术贴结构8、第三魔术贴结构9、第四魔术贴结构14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在背心正面1、背
心反面11。
27.其中,卡扣10由框状锁扣19和框状插扣24组成,框状插扣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中空管20,中空管20内设有第一拉绳18,第一拉绳1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拉绳22,第二拉绳22贯穿中空管20并与其滑动连接,框状插扣24上贯穿设有滑动设置的锁扣21,两个锁扣21与两个第二拉绳22固定连接,锁扣21与中空管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23,弹性部件23具体可以设置为弹簧、橡胶柱等弹性的部件,框状锁扣19上设有与锁扣21配合的通槽。
28.卡扣10安装时,使用者将框状插扣24插入框状锁扣19内并按动,则锁扣21因压力滑动并挤压弹性部件23,弹性部件23被压缩,当锁扣21与通槽正对,在弹性部件23的弹力下锁扣21弹出卡入通槽,实现卡扣10的安装。
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卡扣10将腰部连接带5与背心反面11连接,通过第三魔术贴结构9将腰部连接带5与背心正面1相连接,通过第三魔术贴结构9、腰部连接带5的配合,可以调节腰部的松紧程度;然后通过连接带12和第四魔术贴结构14控制肩部的松紧程度,操作简单快捷,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
30.若是需要将背心正面1和背心反面11快拆时,使用者打开第一遮挡布3并拉动拉扣17,拉扣17移动带动第一拉绳18、第二拉绳22移动,第二拉绳22移动带动锁扣21脱离通槽,如此可以对背心正面1和背心反面11实现快拆,操作简单快捷。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