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电致发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16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板电致发光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低照度发光光源。
在已有技术中,已有不少人搞出了各种形式的低照度电致发光屏,如中国专利公布的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申报专利“电致发光灯”(CN1031001A)和英国磷产品有限公司在中国申报的专利“电致发光器件”(CN86105371A)等专利,其均用玻璃作发光体的基板,这种基板所制产品易破碎,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再者在加工过程中不宜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因此需采用一些价格较贵的设备,这就加大了产品的成本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坚实耐用、加工容易、应用范围广泛的低照度照明或显示的发光体。
本发光体的设计结构是它包括基板、钛白反射层、介质层、发光层、透明电极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钢板,并作为第一电极,钢板上有依次分别喷涂烧结的钛白反射层、介质层、发光层、透明电极及保护层,该钛白反射层中主要含石英、四硼酸钠、氧化锌和钛酸钡;该介质层中主要含二氧化硅、硼酸;该发光层中主要含荧光粉;该透明电极为第二电极,主要含四氯化锡;该保护层主要含二氧化硅、碳酸钡和硝酸锶;导电引钉从基板穿入至透明电极,为保证导电稳定,在导电引钉穿至透明电极的一端加涂导电银浆,该导电银浆连通透明电极(第二电极)和导电引钉;为绝缘分隔第一、二电极,在导电引钉上装有绝缘套。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附图1为本钢板电致发光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沿A-A线剖视图。
其中,1为基板,采用低碳钢板,2为钛白反射层,3为介质层,4为发光层,5为透明电极,6为保护层,各层分别依次喷涂烧结在基板1上,导电引钉7从基板1穿入至透明电极上的导电银浆8处,且导电引钉外装绝缘套9,以隔离钢板与导电引钉的导电接触。
本实用新型坚固结实,适用于各种易碰易砸的场所低照度照明或显示牌照、商标、广告图案及仪表盘等使用,它可随需要制成平面、球面或其它几何形状,易装饰、照明视角大、光线柔和、亮度稳定,寿命长,且基板局部损坏不影响发光,如用于机动车辆牌照上不仅外观美观漂亮,且在夜间无照明灯情况下,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清晰地显示出车号,遇一般碰砸不影响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钢板电致发光体包括基板、钛白反射层、介质层、发光层、透明电极和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基板为钢板,并作为第一电极,基板上有依次分别喷涂烧结的钛白反射层、介质层、发光层、透明电极(第二电极)和保护层,导电引钉从基板穿入至透明电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钛白反射层中主要含石英、四硼酸钠、氧化锌和钛酸钡;介质层中主要含二氧化硅、硼酸;发光层中主要含荧光粉,透明电极主要含四氧化锡;保护层中主要含二氧化硅、碳酸钡和硝酸锶。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发光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引钉穿至透明电极的一端加涂导电银浆,连通透明电极和导电引钉。
专利摘要一种钢板电致发光体是由低碳钢板作基板(又称第一电极),在其上面分别依次喷涂烧结有钛白反射层、介质层、发光层、透明电极(第二电极)及保护层,导电引钉从钢板基板穿至第二电极处,本发光体坚固结实,不怕碰砸,适用范围广,可随意造型,可用于弱照明或牌照,商标,仪表盘等特殊显示。
文档编号H05B33/12GK2135891SQ9222792
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7日
发明者冯力, 石磊, 雷邓合, 李润祥, 吴国保 申请人:冯力, 石磊, 雷邓合, 李润祥, 吴国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