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511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碎冰制成盛放或覆盖食物,例如蔬菜色拉、生鱼片或类似物的冰制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过去,生产用于蔬菜色拉或类似食品的冰制容器的设备曾在日本未经审查的公开号为6-194018的专利申请中提出过,其中说明书的栏目1和2披露了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它包括一个阴模,一个与所述的阴模相对且与所述阴模相配合限定一个用于制成所述冰制容器的模腔的阳模,一个制成在所述阴模底部的通孔,一个通过一升降装置在所述通孔中上升或下降的推出销,一个用于从适当的碎冰机把碎冰送入所述的阴模之中的溜槽箱,所述的溜槽箱具有一设置在所述阴模之上方的出口和一设置在所述碎冰机之下的用于接受碎冰的入口,一个设置在所述阴模之上的输送臂装置。现有的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以如下方式运行从制冰机送出的相对较大的冰块被碎冰机破碎,然后通过溜槽箱供给阴模,它被与阴模配合的阳模模压成型,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被由升降装置升起的推出销取出,随后此冰制容器被输送臂装置输送出去。
这种模压冰制容器通常为旅馆或酒吧里的客人服务,或是用它们盛放蔬菜色拉或生鱼片以保持低温,或是予先用它们覆盖盛在容器中的上述食物。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当碎冰从溜槽加入阴模时,碎冰在阴模中心比在阴模边缘积聚得更厚或堆积起来,有时这使得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在其边缘部易于碎裂。
此外,根据现有技术,冰块不停地从制冰机供到碎冰机,随后破碎,然后仍不停地加入阴模。然而,碎冰的这种生产过程不能符合为生产一冰制容器所需要的恒定冰量的要求,因此很难提供适当数量的碎冰。
此外,根据现有技术,由于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是通过推出销被一个接一个地取出的,所以它不能实现冰制容器的大批量生产。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模压成型具有均匀厚度的碗形冰制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此设备可以模压成型具有均匀厚度的冰制容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它能以确当的数量制冰。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它可以实现冰制容器的大批量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提供一种利用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来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该设备包括一阴模,一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一在所述的阴模底部制成的通孔,一由升降装置在所述通孔中升起或降下的往复运动件,一个用于将碎冰从适当的碎冰机加入所述阴模的溜槽箱,一装设在所述阴模上方的输送臂装置;此方法的步骤包括随着往复运动件升起而从阴模底面突出,碎冰从溜槽箱加进阴模之中;
随着往复运动件降低,阳模压向阴模而把冰制容器模压成型。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最佳实施列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对本领域中熟练人员将显而易见。其中参考的附图是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溜槽箱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送臂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阳模和阴模的剖视图;图6示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碎冰均衡器;其中图6(A)是其透视图;而图6(B)是其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工作步骤的剖视图;其中图7(A)是第一步的图解;图7(B)是第二步的图解;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和第四工作步骤的剖视图;其中图8(A)是第三步的图解,图8(B)是第四步的图解;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和第六工作步骤的剖视图;其中图9(A)是第五步的图解;图9(B)是第六步的图解;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七工作步骤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透视图;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冰箱的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溜槽箱处于水平状态的透视图;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溜槽箱处于倾斜状态的透视图;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制冰箱的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制冰箱的剖视图;图2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旋转盘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1至12说明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
阴模11被固定到基础机架1上,与其相对而设置阳模21,它可垂直移动。在上方的阳模21与阴模11之间的一侧设置溜槽箱31,用于将碎冰I供到阴模11之中;而在另一侧设置输送臂装置41,用来传送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邻近输送臂装置41处设有传送溜槽51。
阴模11的上表面是由半球形的凹部12构成,例如,它经氟表面处理过。凹部12的一侧制有膨起部12A,以便使窗口“a”可在下文所述的冰制容器A上制成。在凹部12的最下部沿垂直方向设有通孔15,其中设置缸体驱动的往复运动件17,其下面具有的气缸装置18作为一升降装置,气缸装置18的杆18A末端与往复件17相连。
阳模21的下表面由半球形的凸部22构成,例如,它经氟表面处理过。凸部22的一侧制有凹进部22A来与膨起部12A相配。通过安装板23,法兰盘24被固定在阳模21的上表面上。在安装在底座1之上的上机架2上,垂直向下地固定气缸装置25,它具有末端与法兰盘24相连的缸杆25A。因此,气缸装置25的动作可使阳模21压向阴模11。标号23A指的是用于升降运动的导杆,而23B指的是导杆23A的支承套管。标号26指的是用于阳模21的上限检测开关,而标号27则指用于阳模21的下限检测开关。
参照图1和6,在阴模11上方滑动的碎冰均衡器28是由不锈钢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它可滑越半球形的凹部12的整个表面,并具有与轴29相连的二上端,轴29则通过连接器29A与气缸装置30的杆30A相连。气缸30设置在阴模11的一侧,而碎冰均衡器28通常设置在伸展有杆30A的另一侧。
在均衡器28与轴29相连的情况下,设置一从轴29延伸出的一止动销29B,而均衡器28设有长条槽孔28A,通过把销29B装进孔28A中,这样就可转动地锚定于销29B,同时均衡器28的下端可以转动。换言之,在一靠近路线上,杆30A收进,使均衡器28朝上述提到的一侧运动,均衡器28的下端可以朝上述提到的另一侧倾斜成一角X;而在返回路线上,杆30A伸出,使均衡器向另一侧运动,下端可以朝一侧倾斜成一角Y(在此情况下,X>Y)。
溜槽箱31有一面向上的开口,具出口32竖直地设在它的前侧,所述出口32在其上部通过铰链32A连接有门板33,这样就适于打开或关闭出口32。
在溜槽箱31的后侧,安装有滑动导杆31B,它可穿过安装在滑动板31A上的支撑套筒31C滑动。气缸装置34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它可绕铰链轴35轻微转动,铰链轴35固定在滑板31A上,而门板33通过叉形杆36可转动地连接于杆34A。支承部31F,竖直地固定在滑板31A上,其上部通过轴3B可转动地悬挂于侧机架3的支承杆3A。标号31G指的是把杆36连接于连接杆31D的一个弹簧,所述连接杆31D是为了把杆34A连接于溜槽箱31而设置的。因此。气缸装置34的连杆34A的伸展可使门板33打开,随后使溜槽箱31向前运动。
参照图1和2,在滑板31A的后侧,可滑动地设有升降杆37的上端37A,而其下端37B可转动地与杠杆38相连,杆杠38在其最接近的一侧有一支点38A,且平衡重39可滑动地安装在它的前面。标号40指的是一开关40,它通过杠杆38的转动而被打开,而40A指的是用于调节杠杆38转动的止动器。
输送臂装置41包括一气缸装置42,水平安装在上机架2上。一可移动的机架43设置在气缸装置42的杆42A的末端。悬垂臂44具有与所述可移动的机架43可转动地连接的上端。伸展向阴模11的各夹持臂45分别连到悬垂臂44下端。
参照图4,气缸装置46竖直地装在可移动机架43中心,以使悬垂臂44彼此相向或相离地运动。气缸装置46的杆46A可转动地与各联锁臂47的一端相连,而各臂47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各个悬垂臂44相连。
标号46B指的是一滑动导向杆,它由固定到上机架2上的圆柱形支撑套筒46C可滑动地支撑。标号61指的是一自动碎冰机,它安装在侧机架3上,用于制造碎冰I,它能够破碎相当大的冰块,通过出口62把压碎的冰加到溜槽箱31的上口。
在图11和12中,表明了为自动碎冰机61提供冰块的制冰机63,制冰机63包括水冷却器64、制冰箱65和制冷组件66。安置在上方的冷却器64具有一制冷机(没画出)并维持由水管64A所提供的水位恒定,以及保持相同的、最好在0°至4°范围内的较冷温度,还具有带自动关闭阀64C的供应口64B,因此为制冰箱65设置了供水线,制冰箱65有一为供应口64B相对的上口65A来接收冷却水。制冰箱65的周边装有由弯曲管制成的蒸发器67,它通过柔性管连到制冷组件66上。制冷组件66内设电机驱动的压缩机66A和冷凝器66B。在制冰箱65的底部可滑动地设置一推出销68,它装有安装在底部下表面上的气动或液压缸69,其缸杆69A贯穿制冰箱65底部,与推出销68相连。制冰箱65的内表面和推出销68的表面均涂敷一层氟树脂(flui-roresin)(没画出),而围绕推出销68的外围表面设有O形环68A来密封防水,所述推出销68具有一倾斜的上表面68B。此外,为把冰块从上口65A导引到自动碎冰机61的入口61A而设有导引板61B。标号63A指的是绝热室。
此后要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当按动操作面板91上的起动开关(没画出)时,如图7(A)所示,往复运动件17在阴模11的凹部12中垂直升起。往复运动件17的高度预定为凹部深度的一半长,而不超过阴模11的上部边沿。
制冰机63预先起动以便在水冷却器64中贮存冷却水。按动起动开关,使自动关闭阀64C打开,把冷却水加入制冰箱65之中。此时,销68下降,而加入冷却水的体积相应于制成后面还要说明的一单个冰制容器A所需的体积。自动关闭阀64C打开由操作面板91上所设置的定时器(没画出)所预定的一段时间。
然后,蓄积在制冰箱65之中的冷却水由蒸发器67进一步冷却。换言之,致冷剂例如氟利昂或氟利昂替代品在蒸发器中被蒸发,使制冰箱65失去热,由此把冷却水变成块状冰。蒸发器67的致冷剂被压缩机66A压缩,然后由于在冷凝器66B中放出辐射热而被液化。液化的致冷剂再输送给蒸发器67,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循环。
在以上述方式生产冰块之后,缸69起动,升起推出销68,直至它的倾斜上表面68B稍微突出上口65A时为止,借此把冰块推出得相对于上口65A还要高,使其间歇地落进入口61A中,在导引板61B上滑动。冰块的生产和由自动碎冰机61间歇地供应碎冰通过自动关闭阀61C和缸69控制均同步于一冰制容器A的生产周期。例如,设置一位置检测开关(没画出)来响应于输送臂装置41的运动而开通,从而检测模压成的冰制容器的输送,以通过操作面板91的程序电路(没画出)使自动关闭阀64C、缸69和自动碎冰机61的每一操作都联接起来。
以上述的方式,加入自动碎冰机61中的冰块被破碎成大约2或5mm大小的碎冰。然后,从出口溜槽62把碎冰I加到溜槽箱31中。在碎冰陆续蓄积到溜槽箱31中之后,由于碎冰I的重量,溜槽箱31与滑板31A一起绕轴3B逆时针转动。因此。滑板31A举起,升起升降杆37,使杠杆38顺时针回转而触通开关40。这个操作系统的简要解释是开关40在溜槽箱31中的碎冰重量比较轻时不接通,但当重量达到预定值时接通;这能够从滑板31A一侧的力矩和具有平衡重39的杠杆38一侧的力矩的平衡的观点来予以理解。
当开关40接通时,气缸装置34开始伸展杆34A,以致溜槽箱31与滑板31A一起向前运动,直到出口32的下端位于阴模凹部12上方时为止。此后,门板33打开,把碎冰I厚厚地积放进阴模11之中。其后,门板33由定时器(没画出)或类似元件致动的缸装置34关闭,而溜槽箱31向回运动,接受新的预定量的碎冰I,为下一个冰制容器的生产作准备。
随后,如图6所示,启动气缸装置30使缸杆30A伸出,以便碎冰均衡器28可在堆积的碎冰I上滑动(见图8(A)和(B))。此时,碎冰均衡器28以同一倾斜角X度向外运动,去掉一部分碎冰I;然后又以同一倾斜角Y返回,进一步去掉从阴模11的上表面突出的多余量的碎冰I,因而用碎冰I把凹部12加满到其最大容积。
此后,气缸装置18收回缸杆18A,使往复运动件17缩回至半球形的凹部12的底部(见图9(A)),由此蓄积在凹部12之中的碎冰I的中心部能够形成沉陷S。于是,在凹部12之中的碎冰I的剖面大致成U形,从而可确保几乎等厚度的冰层。顺便指出,沉陷S的体积大致等于往复运动件17的体积。
然后,通过伸展气缸装置25的缸杆25A直到凸部22压入凹部12之中为止,而使阳模21下降到用于检测阳模21的升降下限的开关27的位置。在凹部12中的碎冰因而被压制成一半球形的冰制容器A(见图9(B))。
此后,由气缸装置25中伸出缸杆25A,使阳模21下降到升降下限开关27的位置,因此,凸部22压入凹部12以模压一冰制容器A(见图9(B))。
在以上述方式生产一冰制容器A之后,缸杆25A缩回,把阳模21升回至用于检测阳模21升降上限的开关26的位置,此后,杆18A由气缸装置18伸出,把往复运动件17升至阴模11的上沿表面,如图10所示,使模压出的冰制容器A被举起,并由往复运动件17托住。当冰制容器以这种方式升起时,杆42A由气缸装置42收回,使得横向成对的夹持臂45定位在冰制容器A底部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当杆46A由气缸装置46伸出时,在由联锁臂47联接的两悬垂臂44之间的距离减少。于是,横向成对的夹持臂45的两下端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相应于所述冰制容器A的直径的长度要窄。然后,缸杆18A与所述冰制容器A一起由气缸装置18降低,而所述冰制容器则安放在所述成对的夹持臂45上面。此后,缸杆42A由气缸装置42伸展,直至夹持臂45和悬垂臂44位于出口溜槽51的上端。杆46A然后由气缸装置46升起,使二夹持臂45之间的距离变宽,使得冰制容器A下落一小段距离而置于出口溜槽51上。此后,冰制容器A沿着出口溜槽51的斜面滑动被输送出去,作为用于蔬菜色拉或生冷食物例如“生鱼片”的盘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此设备包括一阴模11,一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21,一制成在所述阴模11底部上的通孔15,一由一气缸装置18在所述通孔15中升起或降下的往复运动件17,一从适当的碎冰机把碎冰加入到所述阴模11的溜槽箱31;此方法的步骤包括随着往复运动件17升起而从阴模11底面突出来,把碎冰I从溜槽箱31加进阴模11中;随着往复运动件17的下降,把阳模21压向阴模11以模压一冰制容器,由此,因为往复运动件17的抽出,在阳模21压入阴模11之前形成一沉陷S,使得每个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A能有一致的厚度L。
其次,由于设定了往复运动件17的三个位置,如模压之前,在添加碎冰I而为在堆积的碎冰I中形成沉陷S时的中间位置;在模压冰制容器A时的下位置,在此位置上往复运动件17的上表面相对于凹部12的底面是在同一平面上;以及举起模压冰制容器A而将其取出时的上位置,取出模压成的冰制容器A是十分容易的。还有,上述往复运动件17的三个位置能够由单一的气缸装置切换,该装置能够紧凑成一整体。
此外,由于设置了可在阴模11上堆积的碎冰的上表面上滑动的碎冰均衡器28,因而从溜槽箱31加入并堆积在阴模11中的多余量的碎冰能够被成功地除掉,从而确保了阳模21压向阴模11而模压出一致厚度的冰制容器A。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碎冰均衡器28在其趋近行程中以同一倾斜角X除掉一部分堆积的碎冰I,而在其返回行程中又以同一倾斜角Y又除掉其余的多余碎冰I,因而可确保通过多次去除工序而除掉多余量的碎冰I。
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来看,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它包括一制冰机63,包括一有冷却水供应口64B的制冰箱65。一设在制冰箱65中的蒸发器67,一连到蒸发器67上的制冷压缩机66A和冷凝器66B,和一碎冰推出销68;一自动碎冰机61,一容纳破碎过的碎冰的阴模11;一可升降的与阴模11相对的阳模21,因而,有容纳在其中的冷却水的制冰箱65,能直接冷却以间歇生产冰块,使冰制容器A的生产能很快开始。
具体地说,由于制冰箱65的体积相应于生产一冰制容器A所需的体积,因而制冰、破碎、模压和输送都能够按顺序以单位制冰量进行,由此,可有效地制冰。进一步,由于推出销68有倾斜的上表面68B,从上口65A推出的大多数冰块因而能够成功地通过导引板61B加到自动碎冰机61的入口61A之中。
此后,要参照附图13到1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已说明过的相同的部分标示为共同的标号,而它们的重复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阴模11固定到基础机架1上,与其相对设有阳模21,它可垂直运动。在阴模11和阳模21之间的一侧设置溜槽箱70,用来把碎冰I加入阴模11。而在另一侧,设有输送模压冰制容器的输送臂41A。靠近输送臂装置41A设有倾斜的输送溜槽51。
阴模11的上表面是制成半球形的凹部12。在凹部12的最低部垂直设有通孔15,其内设有缸体驱动的往复运动件17,有气缸装置18在其之下作为升降装置。
阳模21的底面制成半球形的凸部22,在基础1之上设置的上机架2上固定着气缸装置(没画出),方向垂直向下,具有连接着阳模21的缸杆25A。缸装置25的动作能够使阳模21压向阴模11。
溜槽箱70是一矩形的箱,有一上口作为入口,而侧门70B作为出口70A。侧门70B有装在上部枢轴70C上。在溜槽箱70的前部竖着壁板70E,使得壁板70E对着自动碎冰机61的供料口62A面设置。溜槽箱70安装在水平板72上,水平板由基础机架1之上的腿71固定和支撑。大致在水平板72的前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杠杆73,它相对于支轴73A可上下往复运动。半横杆74与杠杆73的端头相连,它们相互垂直。滚子74A安装在半横杆74的端头,使所述溜槽箱70的底板70D可以滑动。在所述水平板72的中间轴向水平位置设置滚子75,沿其圆周有槽75A。滚子75可转动地安装到安装座75B上,从而固定在溜槽箱70底板70D中心处的杆76能够在槽75A上滑动。
在水平板72上,装有接近检测器77,面对支轴73A和滚子75之间的中间位置,用于检测溜槽箱的位置。在溜槽箱70中没有预定数量的碎冰I而溜槽箱70保持水平时,所述接近检测器77的开关不被杠杆73压下。另一方面,溜槽箱70已用预定量的碎冰I加满时,或是在它靠近阴模11的一侧填加预定量的碎冰之后,杠杆73压下开关。
沿溜槽箱70的出口70A的下沿设置杆78来回驱动溜漕箱70,而杆78的突出件80在所述溜槽箱70的出口70A的两侧与轴79可转动地连接。杆78的端头与摆动臂81的上端相连,摆动臂81倾斜地设置在基础机架1的前部上方,而旋转轴82的一端成直角地与所述摆动臂81的下端相连,旋转轴82的另一端与为旋转驱动所设置的气缸装置83相连。设置支撑件84来支撑旋转轴82,它由旋转轴82可旋转地贯穿。此外,用于控制高度的止动件85用螺丝拧进杠杆73的端头,并且也用于控制高度的一对对置的止动件87从突出件86的两侧用螺丝拧进基础机架1,突出件86则固定在更靠近气缸装置83的旋转轴82的一端。
所述气缸装置83的动作使摆动臂81的升降角度从大约35°改变到大约10°。通过控制气缸装置83,臂81回到初始位置而且这个过程可被重复。必要的话,一平衡重(没画出)可安装到杠杆73上。
输送臂41A的结构表现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臂41的一倒转形式。其中前后设置的两悬垂臂44的下端贯穿制成在基础机架1上的孔1A。分别伸出阴模11两侧的夹持臂45连到悬垂臂44的上端。夹持臂45倾斜地设置,使每个夹持臂45的一端45B保持高于另一端45C,45C端则指向输送出口溜槽51。为了彼此相向或相离地移动悬垂臂44,气缸装置46垂直地安装在机架43上,它的缸杆46A可转动地连接到每一联锁臂47的一端,并且每个联锁臂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到悬垂臂44上。
自动碎冰机61放置在所述水平板72的后部,以把碎冰I供给所述溜槽箱70。自动碎冰机61的冰供应口62A设置在溜槽箱70孔口左部的上方。
现在,具有所述结构的设备的作用将予以解释。往复运动件17向上突出到阴模11的凹部12中间位置。然后,从冰供应口62A把碎冰I加进溜槽箱70的左部。连续地把碎冰I加入溜槽箱70之中,使溜槽箱70的重量总是在增加。这会使溜槽箱70与杠杆73一起绕轴73B顺时针旋转。然后,接近检测器77起动,检测出碎冰已经充分载加于溜槽箱70,使自动碎冰机停止供应碎冰I。
接近检测器77的动作使气缸83工作,使旋转轴82与摆动臂81一起旋转,结果由于杆76在滚子75上滑动而使溜槽箱70被拉出并向阴模11倾斜。因此,门70B打开,从出口70A把碎冰I加进阴模11的半球形的凹部12之中,于是碎冰容放在凹部12并在其中堆积起来。
此后,所述气缸装置83的反动作可使溜槽箱70返回初始位置。接近检测器77检测出溜槽箱70是空的,以从冰供应口62A加碎冰I,为下一生产循环作准备。
随后,碎冰均衡器28往复运动除掉堆积在凹部12中的多余碎冰I,并且气缸装置18收进它的缸杆18A,使往复运动件17朝半球形凹部12的底部缩回,由此容积在凹部12的碎冰I的中心部形成有沉陷S。因此,碎冰I在凹部12中的剖面大致是U形,确保近似等厚度的碎冰层。阳模21然后因气缸装置25的缸杆25A伸出而下降,把容积在凹部12中的碎冰I模压制成冰制容器A。
此后,缸杆25A收进,升起阳模21,而缸杆18A由气缸装置18伸出,把往复运动件17升起到所述上位置,使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A被举至阴模11之上。在此之后,缸杆46A由气缸装置46中伸出,使夹持臂45之间的距离总是减少。然后缸杆18A由气缸装置18收回,使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A载运在所述夹持臂45之上。被载运的冰制容器A沿夹持臂45倾斜滑动,直至被输送在出口溜槽51上,然后沿出口溜槽51的斜面滑动而运送到适当位置。所述夹持臂45可再次扩宽而为下一循环作好准备。
顺便指出,在前述各实施例中作为驱动源所设置的气缸可用电机替换。
图17到19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部分使用共同的标号。
在第三实施例中,标号111指的是由柔性树脂或橡胶例如合成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环形传送带。在传送带111的表面上间隔地制成若干半球形的凹部,以分别形成用来模压冰制容器A的多个阴模112。在传送带111的一侧设有由电机(没画出)驱动的驱动滚子113,而从动滚子114设在其另一侧。这些滚子113和114有轴113A和114A,它们分别连到滚子的中心,且由机架114B可旋转地支撑。标号113X和114X分别指的是导轮,其各具有连到机架114B上的轴113Y或114Y。
标号115是半球形阳模,相对于环形输送带111的起始工位111B侧,其位置离终端侧111A稍远点。阳模115与设置作为升降装置的气或液缸装置116的缸杆116A相连。缸装置116由电磁阀117开关来升起或降下阳模115。为制冰机63设置自动碎冰机61的出口溜槽62A,其位置靠近着远离阳模115的初始工位侧111B。在阳模115和出口溜槽62A之间的间隔等于各阳模112之间的间隔,或等于其整倍数。设置在制冰机63中的制冰箱65通过轴119可转动地安装到机架118上。所述轴119与电机120相连,使制冰箱65能够从其竖直位置倾斜,直到其上口65A倾斜地面对自动碎冰机61的入口61D为止。
标号121指的是收集板,用来收集在传送带111的终端工位111A之侧的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A。在传送带111和收集板121之间的距离X在终端侧111A相对较小,它总是朝另一侧方向增加。自动关闭阀64C、制冷组件66、电磁阀117、电机120和用于驱动滚子113的另一电机各自均由适当的控制装置控制。
现在对具有所述结构的设备的作用予以说明。
控制装置(没画出)的动作使冷水从水冷却器64供给垂直位置上的制冰机65,其量由定时器(没画出)所控制的自动关闭阀64C来调节。然后,冷水在制冰箱65中进一步冷却而生产出冰块。此后,电机120起动使制冰箱65向碎冰机61倾斜,同时缸装置69工作,把推出销68升起到稍微在上口65A之上。因此,冰块推出进入入口61D,然后由自动碎冰机61破碎,使获得的碎冰通过出口溜槽62A容积进阴模112中。
当环形传送带111的间歇运动使一阴模面对阳模115时,缸装置116由电磁阀117作用来降低阳模115,直至其压向阴模112上为止,而把在阴模112中的碎冰制成一冰盘。之后,阳模115被缸装置116升起,同时环形传送带111间歇向前移动,直到阴模112达到环形传送带呈现弧形的终端工位111A为止。因此,模压成的冰制的容器A从阴模112上移去,由收集板121承接。收集板是倾斜的,使冰制容器A能够移送到另一侧,以便贮存,如图17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包括一具有若干阴模112的环形传送带111,一具有正对着阴模112之一的出口溜槽62A的自动碎冰机61,一正对着另一阴模112的升降阳模115,所述传送带111是间歇运动的,同时碎冰从出口溜槽62A加入每一个阴模112之中,因此让阳模115压向每个阴模112上以连续模压出冰制容器。
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来看,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包括一制冰机63,它包括一具有冷水供应口64B的制冰箱65,一设置在制冰箱65中的蒸发器67,一连接于蒸发器67上的致冷剂压缩机66A和冷凝器66B,和一碎冰推出销68;一用于破碎由制冰机63所提供的冰块的自动碎冰机61;若干用于承容来自碎冰机61的碎冰的阴模112;一与阴模112之一相对的可升降的阳模115,从而具有容存冷却水的制冰箱65能够直接予以冷却而间歇生产冰块,使冰制容器A的生产能够很快开始。
具体地说,由于制冰箱65的体积相应于生产一个冰制容器A所需的体积,所以制冰、碎冰、模压和冰制容器的输送都能够按顺序以单位制冰量进行,由此可有效地制冰。其次,由于推出销68有倾斜的上表面68B,所以从上口65A脱出的大多数冰块能够被成功地通过导引板61B加入自动碎冰机61的入口61A。
图20到23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已说明的相同部分采用共同的标号,并略去它们的重复说明。
在第四实施例中,设有大直径的旋转盘131,它位于具有多个阴模112的环形传送带111的终端工位111A侧的上方。旋转盘131具有若干阳模115围绕其外周与之形成一体。各阴模112之间的每个间隔等于在旋转盘131上的各阳模115之间的每段弧长。用于驱动滚子113的一电机和用于驱动旋转盘131的另一电机各自控制得可使阳模115按顺序嵌入阴模112之中。
控制装置(没画出)的动作使来自水冷却器64的冷却水供给在垂直位置上的制冰箱65,其量由定时器(没画出)控制的自动关闭阀64C调节至近似等于生产一个冰制容器A所需的量。冷水然后在制冰箱65中进一步被冷却,以生产冰块。此后,缸装置69工作,把推出销升起到稍微在上口65A之上。因此,冰块被推出而加入出口61D中,再沿导引板61B的斜面滑动,然后被自动碎冰机61破碎,使所获得的碎冰通过出口溜槽62A容积进阴模112。
在环形传送带111间歇运动和与之相联动的旋转盘131旋转的情况下,阳模115按顺序配进阴模112中,因此把阴模112中的碎冰制成一冰盘。随着环形传送带111进一步运动和旋转盘131进一步的旋转,嵌合的阳模115与阴模112分离开来。当阴模112中的模压冰制容器A到达环形传送带呈弧形的终端工位111A时,它们从阴模112中被去掉,由收集板121承接,收集板是倾斜的,使冰制容器A能够移动至另一侧,以便贮存,如图20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由于提供具有若干阳模围绕其外周与之形成一体的旋转盘131,冰制容器A能够陆续地随着传送带111的运动和旋转盘131的旋转而生产出来。
顺便指出,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前述各实施例,而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予以修改。例如,冰制容器不应总是碗形,也可以是管状。环形传送带可用适当的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其次,为了有利于提高耐久性,金属的阴模可设置在环形传送带的一部分上。还有,各实施例中的溜槽箱31和70不应局限于那些已画出的,而能够选择任意的箱体来适合供给碎冰。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该设备具有一阴模,一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一制成在阴模底部的通孔,一个由升降装置在所述通孔中升起或下降的往复运动件,和一个用于把碎冰从适当的碎冰机加入所述阴模的溜槽箱,此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往复运动件升起而从阴模底面突出时,把碎冰从溜槽箱加入阴模;在所述往复运动件降下时,阳模压向阴模而模压成型一冰制容器。
2.一种利用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生产冰制容器的方法,该设备包括一阴模,一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一制成在阴模底部的通孔,一个由升降装置在所述通孔中升起或降下的往复运动件,和一个用于把碎冰从适当的碎冰机加入所述阴模的溜槽箱,此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往复运动件升起而从阴模底面突出时,把碎冰从溜槽箱加入阴模;在所述往复运动件降下时,阳模压向阴模而模压成型一冰制容器;再次升起往复运动件以举起模压成型的冰制容器。
3.一种用于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包括一阴模;一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一制成在所述阴模底部的通孔;一由升降装置在所述通孔内升起或下降的往复运动件;一用于供应碎冰的、具有从上面面向阴模的一出口的溜槽箱;一可在阴模的上表面滑动的碎冰均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其中所述碎冰均衡器是与滑动-驱动装置相连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其中,所述碎冰均衡器的上端可转动地连到一与所述滑动-驱动装置相连的轴上,所述碎冰均衡器的上端通过一止动件以不同角度锚定在所述轴上,该角度从所述均衡器的接近路径到其返回路径是不同的。
6.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包括一制冰机,其具有一制冰箱,一设置在制冰箱中的蒸发器,一连接到蒸发器上的致冷剂压缩机和冷凝器,和一在制冰箱内可升降的碎冰推出销;一用于破碎由所述制冰机供应的冰块的碎冰机;一用于积容碎冰的阴模;一与阴模相对的能够升或降的阳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其中所述制冰箱的体积大致等于所述阴模的体积。
8.一种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包括一制冰机;一用于破碎由所述制冰机供应的冰块的碎冰机;若干用于积容碎冰的阴模,所述阴模设置在环形传送装置上;一个或多个与所述阴模相对的阳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其中所述的阳模设置在一旋转盘上。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生产冰制容器的设备和方法,一阳模21与一阴模11相对设置,阴模底面有一通孔15,其中有一往复运动件17,由缸升降;阴模的一侧上方设有一溜槽箱,它有一面朝阴模的出口;而其另一侧上方设有输送臂,可朝向或离开阴模移动。一碎冰均衡器设在阴模上方。件17从阴模底面突出时,碎冰I积入阴模,件17下降形成一沉陷,通过下压阳模而模压出冰制容器A,件17再次升起将其取走。均衡器在模压前去掉阴模中多余的碎冰。
文档编号B30B11/14GK1132344SQ9511722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30日
发明者山内庆次郎 申请人:山内庆次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