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螺钉操作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17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管型螺钉操作工具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9]图2是管型螺钉操作工具的剖视图。
[0020]图3是管型螺钉操作工具上端的立体图。
[0021]图4是管型螺钉操作工具上端的立体剖视图。
[0022]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6是沿图5中B方向的剖面图。
[0024]图7是图5中椭圆柱将夹紧头顶出后的示意图。
[0025]图8是沿图7中C方向的剖面图。
[0026]图9是管型螺钉操作工具中延长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0028]结合图1、图2与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型螺钉操作工具,包括上盖1、外管
2、内杆3、末端换位杆4及螺钉夹紧件5。上盖I固定于外管2的顶部,内杆3转动地设置于外管2内并与外管2轴向定位,内杆3向上穿出上盖1,内杆3的下端与末端换位杆4固定连接,末端换位杆4的下端形成与内杆3同轴的椭圆柱41,夕卜管2下端的侧壁向外凸伸形成有与管型螺钉的螺帽紧固连接的至少一连接部211,外管2下端的侧壁还开设有相对的两个避让孔212,螺钉夹紧件5设置于外管2内并套于末端换位杆4上,螺钉夹紧件5的一端与外管2固定,螺钉夹紧件5的另一端分叉延伸形成两相对的螺钉夹紧片51,螺钉夹紧片51的末端向外凸起形成夹持管型螺钉的夹紧头52,夹紧头52与避让孔212相对,末端换位杆4转动时将夹紧头52顶出避让孔212外或使夹紧头52缩入外管2内。
[0029]参照图2至图4,上盖I具体地包括内部均具有空腔的顶盖11、上管座12及下管座13。上管座12的上端呈与内杆3相应的圆柱形并套于内杆3而为内杆3提供转动支撑。顶盖11固定于上管座12的上端,且顶盖11的部分内壁向内凸伸以对内杆3形成支撑。上管座12的下端扩张后与下管座13固定,外管2固定于下管座13的下端。上管座12的中段的外轮廓近似长方体结构,且其中两个面形成两相对的夹持面120,两夹持面120相对内杆3的中心轴呈中心对称设置。夹持面120与开口扳手等工具配合,使操作者可以轻松的地转动整个管型螺钉操作工具,并将转动量传递到管型螺钉,从而将管型螺钉旋松或旋紧。
[0030]上盖I上设置有一吊环6,吊环6枢接于上管座12的两侧,具体的是枢接于上管座12不设置夹持面120的其他两个面。吊环6的作用是将管型螺钉操作工具悬挂于工具支撑架,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0031]内杆3穿过顶盖11之上的一端固定有一夹紧换位螺母7,且夹紧换位螺母7与顶盖11之间设置有一预压弹簧8,预压弹簧8向上顶推夹紧换位螺母7。夹紧换位螺母7的外圆柱面采用滚花或插槽设计以增加其表面摩擦力。夹紧换位螺母7固定于内杆3,通过转动夹紧换位螺母7便可以驱动内杆3转动,在操作上更加方便。而预压弹簧8的作用是增加夹紧换位螺母7转动时的摩擦力,即增大了内杆3转动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末端换位杆4在转动换位时的稳定性。
[0032]夹紧换位螺母7上还加工有标示箭头,顶盖11的上表面可以设置与标示箭头对应的多个标示位,当夹紧换位螺母7带动内杆3转动后,标示箭头可以在顶盖11上的标示位件指示出内杆3现在所处的位置,使操作人员了解目前是否有对管型螺钉形成夹持。
[0033]内杆3上端形成有一螺纹区及一轴肩311,螺纹区上螺纹连接一定位螺母310,定位螺母310抵顶于上管座12的上端边缘,轴肩311位于上管座12内并通过一摩擦垫片向上抵顶上管座12的内底面。定位螺母310与轴肩311配合,实现内杆3相对上盖I的轴向定位,同时也与外管2实现轴向定位。摩擦垫片的作用是增加内杆3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增加内杆3及末端换位杆4在某一位置的稳定性,确保管型螺钉被夹持后不会轻易掉落。
[0034]为了使管型螺钉操作工具在结构上灵活并可分化,将内杆3设置为包括换位驱动杆31及换位联接杆32的形式,同时将外管2设置为包括上管20及下管21的形式。
[0035]上管20的上端与下管座13固定,下管21采用直径逐段递减的结构形式,使其末端大小可以穿过管型螺钉的中间,连接部211及避让孔212形成于下管21的靠近末端处的侧壁,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1的数量与管型螺钉的螺帽内的沟槽数量对应,多个连接部211按圆形分布地凸起于下管21的侧壁以形成花键结构。上管20的下端与下管21的上端通过快速对接组件连接固定。快速对接组件包括公头al、母头a2,其结构是本领域内常用的进行快速连接固定的结构,比如可以在公头al设置插槽,将母头a2设置为插头,通过插头与插槽的配合实现上管20与下管21的连接固定。还可以将公母头设置为螺纹连接的形式,通过相对旋转来实现上管20与下管21的连接固定。
[0036]换位驱动杆31转动地设置于顶盖11及上管座12,螺纹区及轴肩311形成于换位驱动杆31,夹紧换位螺母7固定于换位驱动杆31的上端,具体的固定方式是在夹紧换位螺母7的中间开设方孔,并将换位驱动杆31上的一区段设置为对应的方形,将夹紧换位螺母7的方孔与换位驱动杆31上的方形区段配合实现相互固定。换位联接杆32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换位驱动杆31的下端,且换位联接杆32的长度与上管20的长度接近。
[0037]换位联接杆3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卡合连接部,末端换位杆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卡合连接部,换位联接杆32与末端换位杆4藉由第一卡合连接部与第二卡合连接部的卡合或脱离实现固定连接或分离。末端换位杆4与下管21对应地设计为直径逐段递减的结构以容纳于下管21内,并且末端换位杆4的上段均为圆柱形,末段为椭圆柱41,椭圆柱41的长轴长度为6mm,短轴长度为4mm。
[0038]具体地,第一卡合连接部包括两相对设置且中间具有间隔的第一连接片321,第一连接片321呈与换位联接杆32的外圆周一致的弧形,第一连接片321由换位联接杆32的下端延伸后扩张成圆形;第二卡合连接部包括两相对设置且中间具有间隔的第二连接片40,第二连接片40呈与末端换位杆4的外圆周一致的弧形,两第二连接片40由末端换位杆4的上端延伸后分别卡合于两第一连接片321之间。两第一连接片321与两第二连接片40在形状上恰好对应配合,卡合连接后其外轮廓完全封闭并形成与换位联接杆32及末端换位杆4对应的圆柱,从而可以将换位联接杆32的运动传递给末端换位杆4。
[0039]将外管2设置为由上管20与下管21连接而成,将内杆3设置为由换位驱动杆31及换位联接杆32组成,一方面能够使管型螺钉操作工具在结构上分化,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拆分而方便收藏,另一方面为对管型螺钉操作工具进行长度延伸提供了结构基础。
[0040]如图5及图6所示,螺钉夹紧件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下管21固定,螺钉夹紧件5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的螺钉夹紧片51采用悬臂薄壁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夹紧头52为斜坡凸块。在收缩状态下,两夹紧头5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末端换位杆4的椭圆柱41的短轴长度而小于其长轴的长度,当末端换位杆4转动时,在两夹紧头52的连线方向上,椭圆柱41的短轴将逐渐切换为长轴,从而实现末端换位杆4对夹紧头52的推动。
[0041]结合图7及图8,当需要拆卸燃料组件时,将管型螺钉操作工具插入到管型螺钉b后,连接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