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7607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涤纶面料;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光触媒纤维面料;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为竹炭纤维面料,耐磨层、抗菌层、保暖层和亲肤层通过缝烫贴合成一体,使用光触媒纤维面料作为抗菌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在透气孔中填充竹炭纤维颗粒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层受拉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此外相比于竹炭纤维颗粒来说,光触媒纤维的杀菌效果更优。
【专利说明】
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物的舒适度和各种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然而,现有的复合面料性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中国专利CN204936372U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面料,包括表层和内层,以及设在表层和内层之间的抗菌层,抗菌层上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内填充有竹炭纤维颗粒,且抗菌层两侧还粘合有银离子抗菌剂层。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新型抗菌面料还存在以下缺陷:1、位于表层和内层之间的抗菌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而透气孔的设置降低了面料的抗拉强度,虽然在透气孔中填充有竹炭纤维颗粒,但竹炭纤维颗粒不能起到支撑或连接的作用,因此这种面料的抗拉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抗菌效果差,面料整体性能单一的技术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
[0006]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涤纟仑面料;
[0007]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光触媒纤维面料;
[0008]保暖层,所述保暖层为SEE生态棉层;
[0009]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为竹炭纤维面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涤纶面料由经线和玮线成十字形编织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暖层,所述保暖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抗菌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抗菌层和所述亲肤层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层为SEE生态棉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层还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所述SEE生态棉层和设置于上无纺布层与下无纺布层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抗菌层、保暖层和亲肤层通过缝烫贴合成一体。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中,使用光触媒纤维面料作为抗菌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在透气孔中填充竹炭纤维颗粒的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层受拉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此外相比于竹炭纤维颗粒来说,光触媒纤维的杀菌效果更优。
[0019]2.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环保抗菌复合面料中,使用SEE生态棉层作为保暖层,SEE生态棉层是添加了植物纤维的保暖棉,不仅具有保暖性能好、弹性高等特点,还节能环保,且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复合面料的抗拉性能。
[0020]3.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环保抗菌复合面料中,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耐磨层、抗菌层、保暖层和亲肤层,将耐磨层、抗菌层、保暖层和亲肤层复合在一起,得到了多种优良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暖层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耐磨层,11-经线,12-玮线,13-孔洞,2-抗菌层,3-保暖层,31-上无纺布层,32-下无纺布层,33-SEE生态棉,34-透气孔,4-亲肤层,5-银离子抗菌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参见图1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设置的:耐磨层1、抗菌层2和亲肤层4,其中,所述耐磨层I为涤纶面料;所述抗菌层2为光触媒纤维面料;所述亲肤层4为竹炭纤维面料。
[0031]以上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其通过使用光触媒纤维面料作为抗菌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抗菌面料抗拉强度较差的技术缺陷,光触媒纤维面料作为无缺口或通孔的面料,其抗拉强度相比于采用透气孔中填充竹炭纤维颗粒的抗菌面料来说抗拉性能更好,长期使用也不容易出现损坏,因此有助于提高复合面料的使用寿命。此外,光触媒纤维相比于竹炭纤维颗粒来说,其杀灭病毒、抗菌的能力更强,具备更优的抗菌效果。
[0032]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耐磨层1、和抗菌层2的设置方式:
[0033]参见图2,耐磨层I为涤纶面料,涤纶面料由经线11和玮线12“十”字形编织而成,形成孔洞13。因为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所以将其设置在最外层,能够延长整个复合面料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结合其“十”字形编织而成,能够形成孔洞13的特性,从而使耐磨层I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0034]抗菌层2为光触媒纤维面料,光触媒纤维面料可以直接将光触煤(如二氧化钛)涂抹于纤维表面,也可以将纳米银、纳米钛添加于纤维中。光触媒纤维面料2通过其抑菌杀菌的功能阻止细菌,病毒进入与皮肤接触。
[0035]以下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保暖层3的设置方式:
[0036]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复合面料的保暖性能,在所述耐磨层I和所述抗菌层2之间;或在所述抗菌层2和所述亲肤层4之间还可以设置保暖层3。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暖层3设置在抗菌层2和亲肤层4之间。
[0037]具体地,保暖层3的上无纺布层31和下无纺布层32将SEE生态棉33夹在中间,可以很好的保持SEE生态棉33的形态,使其不易变形,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上无纺布层31和下无纺布层32上分别带有若干透气孔34,使得SEE生态棉33的透气性好,不易滋生细菌。
[0038]此外,亲肤层4为竹炭纤维面料,竹炭纤维面料柔滑亲肤,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的特点。竹炭纤维面料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增加银离子抗菌剂层5,银离子抗菌剂层5为涂抹银离子抗菌剂形成的,使得竹炭纤维面料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
[0039]由于光触媒的强氧化性对有机材料或粘合剂会造成降解和劣化的问题,因此,耐磨层、抗菌层、保暖层和亲肤层之间为无粘合剂缝烫贴合成一体。
[004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 耐磨层(I),所述耐磨层(I)为涤纶面料; 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为光触媒纤维面料; 亲肤层(4),所述亲肤层(4)为竹炭纤维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料由经线(11)和玮线(12)成十字形编织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5)。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暖层(3),所述保暖层(3)设置在所述耐磨层(I)和所述抗菌层(2)之间;或设置在所述抗菌层(2)和所述亲肤层⑷之间。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为SEE生态棉层(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3)还包括上无纺布层(31)、下无纺布层(32),所述SEE生态棉层(33)设置于上无纺布层(31)与下无纺布层(3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无纺布层(31)和所述下无纺布层(32)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34)。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环保抗菌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I)、抗菌层(2)、保暖层(3)和亲肤层(4)通过缝烫贴合成一体。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5573153SQ201620328791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9日
【发明人】杨陈
【申请人】江西服装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