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光栅、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565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层的保护。
[0055]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中,第二电极保护层可以为整面设置,也可以为条状设置,当第二电极保护层设置为具有条状图形时,可以使用相同的掩膜板形成第二电极保护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图形,这样使制作工艺简单可行。
[0056]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中,具体地,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第一基板,采用偏光片作为第二基板;或,
[0057]具体地,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第二基板,采用偏光片作为第一基板。
[0058]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只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指代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都是直接采用偏光片来替代现有的电致变色光栅的上基板,这样可以进一步有效减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在具体实施时,具体选用哪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005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0060]S201、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
[0061]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a所示,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001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002,此时第一透明电极层具有条状图形;也可以在偏光片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一透明电极层也可以设置为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62]S202、在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层;
[0063]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b所示,在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002的衬底基板001上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层003,此时第一电极保护层003可以具有与第一透明电极层002相同的条状图形,也可以为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64]S203、在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层的第一基板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
[0065]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第一电极保护层003上沉积一层透明的树脂层004材料;然后,对树脂层004进行构图工艺,在树脂层004与第一透明电极层002所具有的条状图形对应的位置形成沟槽A的图形,如图3c所示;
[0066]S204、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
[0067]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d所示,在偏光片005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006,此时第二透明电极层006具有条状图形;同样,也可以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也可以设置为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68]S205、在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的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保护层;
[0069]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e所示,在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006的偏光片005上形成第二电极保护层007,此时第二电极保护层007可以具有与第二透明电极层006相同的条状图形,也可以为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70]S206、向树脂层的沟槽内灌注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
[0071]在具体实施时,向树脂层004的沟槽A内灌注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
[0072]S207、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封装;
[0073]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f所示,将衬底基板001和偏光片005进行封装,形成电致变色光栅。
[0074]至此,经过具体实例提供的上述步骤S201至S207制作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致变色光栅。
[007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光栅,由于该电致变色光栅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相似,因此该电致变色光栅的实施可以参见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76]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光栅,如图4a和4c所示,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透明电极层100、具有沟槽的树脂层200、第二透明电极层300、第二基板,以及填充于沟槽内的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在这里,如图4a所示,第一透明电极层10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0具有条状图形;如图4b所示,第一透明电极层100具有条状图形,第二透明电极层300为面状结构;如图4c所示,第一透明电极层100为面状结构,第二透明电极层300具有条状图形,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007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致变色光栅,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等。
[0078]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电致变色光栅中树脂层的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的行方向可以呈预设角度,即电致变色光栅遮挡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具体地,如图5a所示,电致变色光栅中树脂层200的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的行方向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如图5b所示,电致变色光栅中树脂层200的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中各亚像素的对角线的方向可以是相同的,在此不做限定。
[0079]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一般还会具有其他膜层结构,以及在衬底基板上还一般形成有薄膜晶体管、栅线、数据线等结构,这些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008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电致变色光栅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8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光栅、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向树脂层的沟槽内灌注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之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封装,这样利用填充于沟槽内的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提高电致变色光栅在透明态与着色态之间的转换速度,进一步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在2D画面与3D画面之间的转换响应速度,实现更高的对比度,从而提升显示效果。
[008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致变色光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 向所述树脂层的沟槽内灌注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 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封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具有条状图形,使用相同的掩膜板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图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沉积一层透明的树脂材料; 对所述树脂材料进行构图工艺,在所述树脂材料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具有的条状图形对应的位置形成沟槽的图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之后,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之前,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层具有条状图形,使用相同的掩膜板形成所述第一电极保护层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图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之后,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保护层具有条状图形,使用相同的掩膜板形成所述第二电极保护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图形。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所述第一基板,采用偏光片作为所述第二基板;或, 采用显示面板中上基板的衬底基板作为所述第二基板,采用偏光片作为所述第一基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透明电极层、具有沟槽的树脂层、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基板,以及填充于沟槽内的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变色光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光栅中树脂层的各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中各像素的行方向呈预设角度。
13.—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光栅、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具有沟槽的树脂层;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层;向树脂层的沟槽内灌注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电致变色材料;之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封装,这样利用填充于沟槽内的至少一种溶液型或凝胶型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提高电致变色光栅在透明态与着色态之间的转换速度,进一步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在2D画面与3D画面之间的转换响应速度,实现更高的对比度,从而提升显示效果。
【IPC分类】G02F1-155, G02F1-153, G02B27-22
【公开号】CN104570537
【申请号】CN201510065142
【发明人】李昌峰, 董学, 王海生, 薛海林, 刘英明, 杨盛际, 赵文卿, 李牧冰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