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
[0003]病情轻者无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
[0004]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可为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可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亦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剧。胸痛为壁层胸膜的炎症所致,通常出现于正对炎症部位的胸壁。亦可表现为腹部、颈部或肩部的牵涉痛。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浅快,患侧肌肉运动较对侧为弱。如果发生大量积聚,可致两层胸膜相互分离,则胸痛可消失。大量胸腔积液可致呼吸时单侧或双侧肺扩张受限,发生呼吸困难。根据胸痛的特征,常可作出胸膜炎的诊断。医生使用听诊器可闻及一种吱吱的摩擦音,称为胸膜摩擦音。尽管胸部X线检查不能显示胸膜炎,但可发现肋骨骨折、肺部病灶或少量胸腔积液。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25份、慈姑叶20~25份、刺榆叶20~25份、杠板归20~25份、马耳草20~25份、矮地茶10~15份、川贝10~15份、百眼藤10~15份、猪笼草10~15份、樱草根10~15份、肉桂5~8份和百味叶5~8份。
[0007]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可以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份、慈姑叶20份、刺榆叶20份、杠板归20份、马耳草20份、矮地茶10份、川贝10份、百眼藤10份、猪笼草10份、樱草根10份、肉桂5份和百味叶5份。
[0008]也可以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5份、慈姑叶25份、刺榆叶25份、杠板归25份、马耳草25份、矮地茶15份、川贝15份、百眼藤15份、猪笼草15份、樱草根15份、肉桂8份和百味叶8份。
[0009]也可以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2份、慈姑叶22份、刺榆叶22份、杠板归22份、马耳草22份、矮地茶12份、川贝12份、百眼藤12份、猪笼草12份、楼草根12份、肉桂6份和百味叶6份。
[0010]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1]服用时,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12]药理分析:
大黄草: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味苦、微辛、性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
[0013]慈姑叶:味苦、微辛、性寒。归心、脾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利水消肿。主咽喉肿痛、黄疸、水肿、恶疮肿毒、丹毒、瘰疬、湿疹、蛇虫咬伤。
[0014]刺榆叶:淡;性微寒。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0015]杠板归:酸,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外用治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蛇咬伤。
[0016]马耳草:苦、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0017]矮地茶:性平,味辛、微苦。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0018]川贝: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19]百眼藤:甘,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腹泻,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湿疹。
[0020]猪笼草:甘、淡,凉。清热止咳,利尿,降压。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咯血,百日咳,尿路结石,糖尿病,尚血压病。
[0021]樱草根:为报春花科翠南报春的根及根茎。甘,平。止咳化痰。治痰喘咳嗽。
[0022]肉桂:辛、甘,热。入肾、脾、膀胱、心、肝经。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暖脾胃,通血脉,杀虫止痢。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0023]百味叶:甘、辛,温。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骨折,痛经,风寒感冒,麻疹,皮疹。还可治外伤出血,胃痛等症。
[0024]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组方合理,组方中大黄草、慈姑叶、刺榆叶、杠板归、马耳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五药共为君药;矮地茶、川贝、百眼藤、猪笼草、樱草根清热利湿、化痰止咳,五药共为臣药;肉桂、百味叶散寒止痛,两药共为佐药,十二味中药共用,共奏利水消肿、止咳、散寒止痛之功效。
[0025]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中药组合,发挥治疗胸膜炎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
[0026]疗效判断: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选择治疗组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2~65岁,平均41.3岁。
[0027]2、用药:对50例患者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每次300ml,一天两次。
[0028]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
[0029]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改善。
[003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变。
[0031 ] 4、结果:治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
[0032]以下列举一个典型病例:
(I)胡某,男,46岁,2014年6月6日首诊。畏寒发热5天,全身酸痛,出汗、口干饮多饮温,无鼻塞咳嗽,无咽痛,不吐不泻,已经打抗菌素吊水几日,无效果。
[0033]检查:神疲,舌头大,苔白腻较厚,质红,脉浮弦略数,体温38.5°C,血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0%,胸片示:右侧肋膈角变纯,显示不清,有外高内低致密阴影。
[0034]诊断:右侧胸膜炎少量积液;
治疗:服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三天后发热症状大为减轻,连续服用I月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6]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份、慈姑叶20份、刺榆叶20份、杠板归20份、马耳草20份、矮地茶10份、川贝10份、百眼藤10份、猪笼草10份、樱草根10份、肉桂5份和百味叶5份。
[0037]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5份、慈姑叶25份、刺榆叶25份、杠板归25份、马耳草25份、矮地茶15份、川贝15份、百眼藤15份、猪笼草15份、樱草根15份、肉桂8份和百味叶8份。
[0038]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2份、慈姑叶22份、刺榆叶22份、杠板归22份、马耳草22份、矮地茶12份、川贝12份、百眼藤12份、猪笼草12份、樱草根12份、肉桂6份和百味叶6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25份、慈姑叶20~25份、刺榆叶20~25份、杠板归20~25份、马耳草20~25份、矮地茶10~15份、川贝10~15份、百眼藤10~15份、猪笼草10~15份、樱草根10~15份、肉桂5~8份和百味叶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份、慈姑叶20份、刺榆叶20份、杠板归20份、马耳草20份、矮地茶10份、川贝10份、百眼藤10份、猪笼草10份、樱草根10份、肉桂5份和百味叶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5份、慈姑叶25份、刺榆叶25份、杠板归25份、马耳草25份、矮地茶15份、川贝15份、百眼藤15份、猪笼草15份、樱草根15份、肉桂8份和百味叶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2份、慈姑叶22份、刺榆叶22份、杠板归22份、马耳草22份、矮地茶12份、川贝12份、百眼藤12份、猪笼草12份、樱草根12份、肉桂6份和百味叶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胸膜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大黄草20~25份、慈姑叶20~25份、刺榆叶20~25份、杠板归20~25份、马耳草20~25份、矮地茶10~15份、川贝10~15份、百眼藤10~15份、猪笼草10~15份、樱草根10~15份、肉桂5~8份和百味叶5~8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中药组合,发挥治疗胸膜炎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
【IPC分类】A61P31/12, A61P31/04, A61K36/8966
【公开号】CN104998045
【申请号】CN201510521195
【发明人】战怀兵, 宋云
【申请人】战怀兵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