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935639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禽养殖领域,涉及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鸡肉就是鸡身上的肉,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含有维生素C、E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鸡肉,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中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肉鸡的集约化和机械化饲养已颇具规模,一般饲养场为了预防幼鸡生病,提高其抗病能力和成活率,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多种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这样饲养出来的鸡普遍存在药物残留,对人体非常不利,而且肉鸡的肉质较差,人们对食物的基本要求不再停留在吃得饱上,更要求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因此,带有药物残留饲养出来的肉鸡或鸡蛋影响了消费市场,也制约了养殖户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所述的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I)林下养殖前,60-140天为育成期,鸡舍保持室内温度为10-23°C进行饲养,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相对湿度为20%?25%,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8只,选择种植林,在种植林四周拉网,达到100天进行户外饲养,第一天户外放养30分钟,逐天增加30分钟,直至每天放养12个小时为止,,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
(2)林下养殖,成年期的鸡在饲养过程中,在室外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鸡群每天在种植林中放养,夏季为12小时,分别为上午5点-11点,下午2点-8点,冬季为10小时,分别为上午7点-12点,下午I点-6点,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所述林中设有多个带顶蓬的搭架。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种植林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或者山林地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温室和带顶蓬的搭架每个月进行消毒一次。
[0007]进一步地,所述育成期的鸡根据天气和气候安排每天的放养时间,冬季为较温暖的时段,夏季为较凉爽的时段。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林下土鸡养殖周期长,公鸡不低于8个月,母鸡不低于I年,不用配合饲料,只用玉米和稻谷作为辅助饲料,由于自然放养,鸡蛋营养价值高,食用鸡肉不含任何生长激素,口感极佳,科学化管理和逐渐适应性放养,对鸡群的成活率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对育成期的鸡开始放养,林中放养的鸡肉质鲜美,大大提高了鸡的肉质,在林中放养的鸡能吃虫子和草,对树林防虫害有很大好处,鸡粪还能为树林增加肥料,降低鸡养殖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1)林下养殖前,60-140天为育成期,鸡舍保持室内温度为10°C进行饲养,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相对湿度为20%,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只,选择种植林,在种植林四周拉网,达到100天进行户外饲养,第一天户外放养30分钟,逐天增加30分钟,直至每天放养12个小时为止,,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
(2)林下养殖,成年期的鸡在饲养过程中,在室外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鸡群每天在种植林中放养,夏季为12小时,分别为上午5点-11点,下午2点-8点,冬季为10小时,分别为上午7点-12点,下午I点-6点,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所述林中设有多个带顶蓬的搭架。
[0010]实施例2:
(1)林下养殖前,60-140天为育成期,鸡舍保持室内温度为15°c进行饲养,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相对湿度为22%,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7只,选择种植林,在种植林四周拉网,达到100天进行户外饲养,第一天户外放养30分钟,逐天增加30分钟,直至每天放养12个小时为止,,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
(2)林下养殖,成年期的鸡在饲养过程中,在室外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鸡群每天在种植林中放养,夏季为12小时,分别为上午5点-11点,下午2点-8点,冬季为10小时,分别为上午7点-12点,下午I点-6点,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所述林中设有多个带顶蓬的搭架。
[0011]实施例3:
(1)林下养殖前,60-140天为育成期,鸡舍保持室内温度为23°C进行饲养,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相对湿度为25%,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只,选择种植林,在种植林四周拉网,达到100天进行户外饲养,第一天户外放养30分钟,逐天增加30分钟,直至每天放养12个小时为止,,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
(2)林下养殖,成年期的鸡在饲养过程中,在室外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鸡群每天在种植林中放养,夏季为12小时,分别为上午5点-11点,下午2点-8点,冬季为10小时,分别为上午7点-12点,下午I点-6点,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所述林中设有多个带顶蓬的搭架。
[0012]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主权项】
1.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I)林下养殖前,60-140天为育成期,鸡舍保持室内温度为10-23°c进行饲养,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相对湿度为20%?25%,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8只,选择种植林,在种植林四周拉网,达到100天进行户外饲养,第一天户外放养30分钟,逐天增加30分钟,直至每天放养12个小时为止,,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 (2)林下养殖,成年期的鸡在饲养过程中,在室外保证食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鸡群每天在种植林中放养,夏季为12小时,分别为上午5点-11点,下午2点-8点,冬季为10小时,分别为上午7点-12点,下午I点-6点,种植林中鸡群放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不超过2只,所述林中设有多个带顶蓬的搭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鸡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林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或者山林地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鸡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温室和带顶蓬的搭架每个月进行消毒一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鸡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成期的鸡根据天气和气候安排每天的放养时间,冬季为较温暖的时段,夏季为较凉爽的时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林下鸡养殖方法,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林下土鸡养殖周期长,公鸡不低于8个月,母鸡不低于1年,不用配合饲料,只用玉米和稻谷作为辅助饲料,由于自然放养,鸡蛋营养价值高,食用鸡肉不含任何生长激素,口感极佳,科学化管理和逐渐适应性放养,对鸡群的成活率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对育成期的鸡开始放养,林中放养的鸡肉质鲜美,大大提高了鸡的肉质,在林中放养的鸡能吃虫子和草,对树林防虫害有很大好处,鸡粪还能为树林增加肥料,降低鸡养殖的成本。
【IPC分类】A01K67/02
【公开号】CN105075979
【申请号】CN201510519659
【发明人】朱世春
【申请人】安徽省霍山县中绿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