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蚜寄生蜂--棉蚜茧蜂的人工饲养方法_2

文档序号:8948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然交配,次日将交配后的成峰接入养有蚜虫的保鲜盒内。
[0034] 2、在棉蚜茧蜂寄生12小时后,移除寄生蜂,寄生蜂可再接入新的保鲜盒内重新寄 生;使用双层棉叶法饲养被寄生的蚜虫,饲养条件为光照14h/黑暗10h,温度26°C,湿度 80%〇
[0035] 3、被寄生的蚜虫在26°C饲养4-5天后,即大部分蚜虫已变成僵蚜时,取出棉叶放 入养蜂笼中,仍然控制养蜂笼的温度为26°C(不升温至30°C),观察出蜂时间,出蜂后依然 饲养在温度为26°C(不降温至24°C)的养蜂笼中,观察棉蚜茧蜂的存活时间。
[0036] 不同温度下出蜂时间以及棉蚜茧蜂的存活时间对比见表1和表2,每个温度设5次 重复实验。
[0037] 表1不同温度下出蜂时间比较
[0038]
[0039] 表2不同温度下棉蚜茧蜂的存活时间比较
[0040]
[004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使用变温方法饲养棉蚜茧蜂可以缩短棉蚜茧蜂的出蜂时 间,延长棉蚜茧蜂的存活时间,在刚变成僵蚜时升高温度能缩短棉蚜茧蜂的出蜂时间,在出 蜂后适当降低温度,可延长棉蚜茧蜂的寿命。
[0042] 实施例3不采用双层棉叶法饲养棉蚜茧蜂的试验
[0043] 1、从田间采取僵蚜,放入种植有已开花的西萌芦的养蜂笼内,供棉蚜茧蜂取食花 蜜,同时放有25 %蜂蜜湿润的脱脂棉,养蜂笼上部用滤纸封口,底部放一层滤纸,僵蚜羽化 出蜂一天后,雌蜂雄蜂自然交配,次日将交配后的成峰接入养有蚜虫的保鲜盒内。
[0044] 2、在棉蚜茧蜂寄生12小时后,移除寄生蜂,寄生蜂可再接入新的保鲜盒内重新寄 生;被寄生的棉蚜被饲养在保鲜盒内,保鲜盒内倒有18%的琼脂培养基,上面铺有一层棉 叶,保鲜盒用保鲜膜封口,并扎有密密麻麻的小孔,结果发现不用双层棉叶法饲养的被寄生 的蚜虫在保鲜盒内乱跑乱爬,1天后导致蚜虫大量死亡,最后仅收集到少数几个僵蚜,无法 保证被寄生蚜虫的正常生长。
[0045] 可见,利用双层棉叶饲养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棉蚜因释放报警信息素产生的乱跑乱 爬现象,能够有效的收集被寄生的蚜虫。
[0046] 实施例4用蜂蜜饲养棉蚜茧蜂的试验(养蜂笼内不种植西萌芦)
[0047] 1、从田间采取僵蚜,放入养蜂笼中,养蜂笼中有25%蜂蜜湿润的脱脂棉,养蜂笼上 部用滤纸封口,底部放一层滤纸,僵蚜羽化出蜂一天后,雌蜂雄蜂自然交配,次日将交配后 的成峰接入养有蚜虫的保鲜盒内。
[0048] 2、在棉蚜茧蜂寄生12小时后,移除棉蚜茧蜂,棉蚜茧蜂可再接入新的保鲜盒内重 新寄生;使用双层棉叶法饲养被寄生的蚜虫,饲养条件为光照14h/黑暗10h,温度26°C,湿 度 80%。
[0049] 3、被寄生的蚜虫在26°C饲养4-5天后,即大部分蚜虫已变成僵蚜时,取出棉叶放 入养蜂笼中,升温至30°C,待所有僵蚜出蜂完成时,降温至24°C,收集成峰。
[0050] 出蜂后统计寄生率,发现用蜂蜜饲养的棉蚜茧蜂相较用西萌芦花粉和蜂蜜同时饲 养的棉纟牙苗蜂的寄生率大大降低,结果见表3,分别设5次重复实验。
[0051] 表3不同处理的棉蚜茧蜂的寄生率
[0052]
[0053] 从表3可以看出,喂食西萌芦花粉和蜂蜜的棉蚜茧蜂的寄生率比仅喂食蜂蜜的棉 蚜茧蜂的寄生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饲养棉蚜茧蜂能有效提高棉蚜茧 蜂的寄生率及减少棉蚜茧蜂的损失。
[0054]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饲养棉蚜茧蜂能够实现提高棉蚜茧蜂寄 生率,缩短棉蚜茧蜂发育周期,延长成峰寿命的目的,可实现室内不间断饲养棉蚜茧蜂,为 棉蚜茧蜂的规模化繁育饲养奠定良好基础。
[005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56] 参考文献
[0057] [1]张广学,钟铁森.中国经济昆虫志(同翅目、蚜虫类).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3.
[0058] [2]BlackmanRLE,V.F. (2000)AphidsontheWorld'sCrops.An IdentificationGuide.ffiley-Interscience,Chichester.
[0059] [3]Hou,Z.Y. ,Chen,X. ,Zhang,Y. ,Guo,B.Q.andYan,F.S. (1997)EAGand orientationtestsontheparasitoidLysiphlebiajaponica(Hym. ,Aphidiidae) tovolatilechemicalsextractedfromhostplantsofcottonaphidAphis gossypii(Horn. ,Aphidae).JApplEntomol121:495 - 500.
[0060] [4]Cui,J.J. ,Luo,J.Y. ,Vanderfferf,ff. ,Ma,Y.andXia,J.Y. (2011)Effect ofpyramidingBtandCpTIgenesonresistanceofcottontoHelicoverpa armigera(Lepidoptera:Noctuidae)underlaboratoryandfieldconditions.JEcon Entomol104:673 - 684.
【主权项】
1. 棉蚜茧蜂的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从田间采取僵蚜,放入种植有已开花的西萌芦的养蜂笼内,供棉蚜茧蜂取食花蜜, 同时养蜂笼内放有25% -30 %蜂蜜湿润的脱脂棉,养蜂笼上部用滤纸封口,底部放一层滤 纸,僵蚜羽化出蜂一天后,雌蜂雄蜂自然交配,次日将交配后的成峰接入养有蚜虫的保鲜盒 内; 2) 在棉蚜茧蜂寄生10-12小时后,移除棉蚜茧蜂,棉蚜茧蜂可再接入新的保鲜盒内重 新寄生;使用双层棉叶法饲养被寄生的蚜虫,饲养条件为光照14h/黑暗10h,温度24-26°C, 湿度 75% -80% ; 3) 被寄生的蚜虫在24-26°C饲养4-5天后,即大部分蚜虫已变成僵蚜时,取出棉叶放入 养蜂笼中,升温至30°C,待所有僵蚜出蜂完成时,降温至24°C,收集成峰。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交配后的成峰接入养有蚜虫 的保鲜盒的具体操作为:用水湿润保鲜盒底部,在保鲜盒内平铺棉叶,接2-3龄的蚜虫,按 1:45-50的比例接入棉蚜茧蜂,在保鲜盒内放有25% -30%蜂蜜湿润的脱脂棉,保鲜盒上面 用保鲜膜封口,保鲜膜上具有透气孔,然后放入24-26°C培养箱中寄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双层棉叶法具体操作为: 在保鲜盒内倒有浓度为18%的琼脂,琼脂上铺有棉叶,将被寄生的i牙虫接入棉叶上,每片棉 叶上方覆盖一层棉叶,使棉茎插入保鲜盒底部的琼脂中,即为双层棉叶饲养被寄生的蚜虫。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被寄生的蚜虫刚变为僵蚜时, 转为光照6h/黑暗18h,KTC条件下饲养,可延长棉蚜茧蜂的出蜂时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饲养成峰的养蜂笼的上部用滤 纸封口,底部放一层滤纸,养蜂笼内种植有已开花的西萌芦,供棉蚜茧蜂取食花蜜。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收集成峰时用黑布笼罩除养蜂 笼笼口的其他部分,用100目的纱网袋封住笼口,在纱网袋的方向照射光源,收集成峰。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蜂笼内种植的西萌芦品种为 '极早优美'。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棉叶采集自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49'。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蚜寄生蜂--棉蚜茧蜂的人工饲养方法。本方法针对棉蚜茧蜂和棉蚜的生物学特性,接种棉蚜茧蜂偏好龄期的蚜虫,采用分步变温饲养棉蚜茧蜂,并应用双层棉叶法饲养被寄生的蚜虫,避免因蚜虫发出报警信息素造成被寄生蚜虫的乱跑乱爬现象,可有效控制棉蚜茧蜂的出蜂时间,缩短棉蚜茧蜂的发育周期,延长棉蚜茧蜂成虫的寿命。采用本方法饲养棉蚜茧蜂,棉蚜茧蜂的寄生率高,损失小,棉蚜茧蜂的饲养分步进行,饲养条件可分步控制。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实现室内不间断饲养棉蚜茧蜂,为棉蚜茧蜂的规模化繁育饲养奠定良好基础。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105165737
【申请号】
【发明人】高雪珂, 崔金杰, 张帅, 吕丽敏, 王春义, 雒珺瑜, 李春花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