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虫胺和氟虫胺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8582阅读:2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噻虫胺和氟虫胺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噻虫胺和氟虫胺防治白蚁的农 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白蚁为世界性害虫之一,在我国分部很广。白蚁危害能造成木结构房屋倒塌,破坏 家居装饰,使文物档案受损以及树木、农作物的大批死亡,甚至会导致江河、水库的堤坝管 涌、塌陷等严重后果。据估计,每年因白蚁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亿元。
[0003] 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之间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扩大防 治谱,降低药剂毒性和延缓抗性发展等优点。白蚁属于卫生害虫,防治白蚁的药剂为卫生杀 虫剂。据统计,目前通过农药登记的防治白蚁的药剂有30余种,但复配药剂仅有7种,分别 为1. 8%S-氰戊?阿维菌素乳油、20%高氯?辛乳油、0. 84%胺菊酯?顺式氯氰菊酯膏剂、 20%敌畏?高氯乳油、20%苄嘧?乙草胺可湿性粉剂、60%联苯?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12% 硼酸?硫酸铜可溶液剂。在整个农药品种登记中,复配农药登记品种占全部品种的60%以 上,而单剂品种只占不到40%。因此,防治白蚁的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前 景。
[0004] 噻虫胺(Clothianidin)属新烟碱类杀虫剂,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恪点176. 8°C, 是一种活性高、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广谱杀虫剂。作用机理是结合位于神经后突 触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适用于叶面喷雾、土壤处理作用。经室内对白粉虱的毒力测定和 对番茄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具有较高活性和较好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 持效期在7天左右。
[0005] 氟虫胺(sulfluramid)是由美国固信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成功,几年 后取得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农药登记,其原药国外有美国FMC公司生产,国内有常州晔 康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氟虫胺为有机氟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有害昆虫的呼吸 作用,阻止腺苷二磷酸(ADP)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带有高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从 而导致昆虫死亡。氟虫胺具有慢性毒力特性,对社会性昆虫如蜚蠊、白蚁或蚂蚁,可以在群 体中引起二次、三次中毒,从而达到消灭整个群体的目的。主要以毒饵形式用于室内防治蚂 蚁和蟑螂。制剂有饵剂。
[0006] 噻虫胺和氟虫胺对白蚁均为防治白蚁的杀虫剂,但是两种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不 同,所表现出来的中毒症状亦不同:噻虫胺对白蚁击倒速度较快,药剂处理后,短时间内 (12h)白蚁的爬行能力受明显的影响,白蚁从被击倒到死亡所需的时间短,在白蚁防治中, 不利于白蚁携带药剂并在蚁群内将药剂扩散和传播;而氟虫胺具有慢性毒力特性,对社会 性昆虫如蜚蠊、白蚁或蚂蚁,可以在群体中引起二次、三次中毒,有利于白蚁携带药剂在蚁 群内进行扩散和传播,从而达到消灭整个群体的目的。
[0007] 发明人通过对防治白蚁的药剂进行筛选,发现将噻虫胺和氟虫胺的组合物对防治 白蚁具有增效作用,且二者复配后有利于被白蚁携带进行二次传毒。
[0008] 迄今,尚未见有将含噻虫胺和氟虫胺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白蚁的相关报道。
[0009]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 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0]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噻虫胺和氟虫胺防治白蚁的农 药组合物,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将噻虫胺和氟虫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复配,具有 明显的增效作用。
[0011]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2] -种含噻虫胺和氟虫胺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 噻虫胺和氟虫胺复配而成,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比为1:30-30:1。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比为1:20。
[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其包含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 重量占农药制剂总重量的1-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助成分。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助成分由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 散剂、增稠剂、防冻剂、载体和崩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所述的溶剂为酯类或砜类,所述 的助溶剂为酮类或高级醇,所述的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硅酸铝镁和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 防冻剂为多元醇,所述的载体为白炭黑、高岭土和娃藻土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崩解剂为硫 酸铵、氯化钠和硫酸铵中一种或几种。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的酯类为乙酸仲丁酯和乙酸乙酯;砜类为二甲基亚砜;所述的酮 类为环己酮和N-吡咯烷酮;高级醇为正丁醇;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 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 枝共聚物、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一种或几 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 烯醚磷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铵盐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三 醇和丙二醇中一种或几种。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药制剂的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 散粒剂。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或所述的农药制剂在防治白蚁中的用途。
[0019]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及农药制剂对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均有显 著的防治效果。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提高了对白蚁的防治效果。
[0022]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防治白蚁可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省防治成本,也减 轻对环境的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 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5] 一、室内毒力试验测定
[0026] 本发明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不同比例的复配组合对白蚁的共毒系数及 增效倍数,以确定复配组合是否具有增效作用。
[0027] 供试药剂:98. 1%噻虫胺原药(购于盐城市瑞年化工有限公司),96. 3%氟虫胺原 药(购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试验中用到的其它试剂均为市售。
[0028] 供试昆虫: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speratus)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chinensisSnyder)均米自 广西河池,用松木块饲养,在室内饲养1周后待用。
[0029] 实施例1:噻虫胺和氟虫胺2种单剂分别对3种白蚁的毒力测定
[0030] 测定方法:用丙酮分别将噻虫胺和氟虫胺原药配制成lOOOppm的母液。用丙酮 将两种药物的母液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用移液管移取药液lmL,滴加在滤纸(直径= 90mm)上,形成一层均匀药膜,待自然晾干后放入干净培养皿(直径=90mm)内。滴加lmL 去离子水,投入30头工蚁,持续接触。每个浓度重复3次,并设空白对照,每天观察和记录 白蚁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数,试验在温度(28土 1°C)、黑暗条件下进行,保持滤纸一直处于湿 润状态。
[0031] 试验结果:将每天死亡的白蚁虫数累加起来,计算出不同天数后白蚁的累计死亡 率,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把4天后(96h)的平均累计死亡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 Y,用DPS软件求出两种药物的毒力回归方程,求出两种药物的LC50值,结果见表1-3。
[0032] 表1噻虫胺和氟虫胺2种药剂分别在96h后对台湾乳白蚁的毒力
[0033]
[0034] 表2噻虫胺和氟虫胺2种药剂分别在96h后对黄胸散白蚁的毒力
[0035]
[0036] 表3噻虫胺和氟虫胺2种药剂分别在96h后对黑胸散白蚁的毒力
[0037]
[0038] 由表1-3可以看出,噻虫胺对3种白蚁的LC50分别为3. 142mg/L、3. 256mg/L和 3. 357mg/L;氟虫胺对3种白蚁的LC50为14. 201mg/L、15. 264mg/L和15. 231mg/L,可见噻 虫胺对3种白蚁白蚁的毒力高于氟虫胺。
[0039] 实施例2:噻虫胺和氟虫胺不同比例的复配组合对3种白蚁的毒力测定
[0040] 测定方法:分别用在单剂毒力测定中噻虫胺和氟虫胺的最高浓度按一定比例混合 成不同配比的复配组合(详见表4-6),然后按等比原则稀释成11个不同浓度。用移液管移 取药液lmL,滴加在滤纸(直径=90mm)上,形成一层均匀药膜,待自然晾干后放入干净培养 皿(直径=90mm)内。滴加lmL去离子水,投入30头工蚁,持续接触。每个浓度重复3次, 并设空白对照,每天观察和记录白蚁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数,试验在温度(28± 1°C)、黑暗条 件下进行,保持滤纸一直处于湿润状态。
[0041] 试验结果:将每天复配组合对白蚁的死亡虫数累加起来,计算出不同天数后白蚁 的累计死亡率,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把4天后(96h)的平均累计死亡率的几率 值为因变量Y,用DPS计算出两种药物的毒力回归方程,求出噻虫胺和氟虫胺不同比例复配 组合药剂的LC50值。然后用孙云沛法求出不同复配组合药剂的共毒系数和增效倍数,计算 公式如下:
[0042]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X100。
[0043] 理论毒力指数(TTI) =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 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44]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X100。
[0045] 按照NY/T1154. 13-2008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彡120表现为 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 < 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 用。
[0046] 表4噻虫胺和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47]
[0048]
[0049] 由表4可知,该复配组合物中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比在1:30-30:1范围内时,共 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3种白蚁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 比为1:20时,共毒系数为187. 58,增效作用最大。
[0050] 表5噻虫胺和氟虫胺对黄胸散白蚁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51]
[0052]
[0053] 由表5可知,该复配组合物中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比在1:30-30:1范围内时,共 毒系数均大于120,即该组合物对3种白蚁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噻虫胺和氟虫胺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