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回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975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草回潮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草回潮筒。
【背景技术】
[0002]烟片在切片处理后需要通过增温、增湿工艺使其达到特定的工艺标准满足烘丝设备膨胀功能的工艺要求,这一操作是由烟草回潮筒实现。现有的烟片回潮筒采用直喷蒸汽手段实现热风加温处理,利用蒸汽量的大小实现热风温度调节。但由于蒸汽加热惯性较大,使得热风温度控制波动较大,加工工艺的温度一致性收到了很大影响。由于直喷蒸汽使用的蒸汽量较大,受蒸汽中含湿量波动的影响,烟片回潮筒内的湿度变化较大,对加工烟片的湿度造成一定的干扰。而调节筒内湿度时时,由于采用蒸汽引射的方法,又会向回潮筒内引入不同温度的水汽,对回潮筒温度产生干扰;综上分析,由于回潮筒无法将水分、温度的控制分离,造成生产过程中工艺稳定性控制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的烟片回潮筒进行回潮处理造成温度湿度调节会互相干扰造成生产工艺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烟草回潮筒。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烟草回潮筒,包括筒体、控制装置和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加热所述回潮筒空气的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具有循环风机、干式加热部件和第一温度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件位于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调节所述干式加热部件的加热量。
[0005]采用干式加热部件取代现有的直喷蒸汽加热手段进行加温处理、利用增湿装置单独控制回潮筒内的烟片湿度,使得温度湿度的调节可独立控制、避免了现有的蒸汽加热造成温湿度串扰、稳定性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0006]可选的,所述热风通道还具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干式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流前侧具有联动风门;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联动风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联动风门的开度。
[0007]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并利用联动风门两个风道的进风量,将干式加热部件设置在第一风道内,通过改变与干式加热部件换热风量的大小改变实际换热量,实现热风温度快速改变。
[0008]可选的,还具有排潮风道;所述排潮风道位于所述联动风门前侧;所述排潮风道上具有排潮阀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潮阀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排潮阀门的开度。
[0009]利用排潮风道,可将温度过高的部分循环风排出回潮筒、快速降低热风温度。
[0010]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负压检测部件;所述负压检测部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11]设置负压检测部件和排潮风道配合,利用排潮风道排出回潮筒内的部分气流控制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使得空气从排潮筒外侧进入内部形成内流风,避免了内部风压大于外部造成的
[0012]可选的,还具有用于清洁所述烟草回潮筒的尾料清洁装置。
[0013]可选的,所述尾料清洁装置具有气压清洗部件和喷水清洗部件。
[0014]可选的,所述热风通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侧;所述热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出料口侧。
[0015]可选的,所述干式加热部件为板式加热器。
[0016]可选的,所述热风通道的进风口具有第二温度检测部件。
[0017]可选的,所述增湿装置为蒸汽引射喷水装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烟草回潮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烟草回潮筒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烟草回潮筒包括筒体I,筒体I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处具有增湿装置2,烟片进行筒体I后随筒体旋转松散,由增湿装置2进行加湿处理,在筒体I内部热风作用下进行吸湿吸热。在筒体内均匀设置有搅拌钉,烟片旋转过程中经搅拌钉搅的阻隔分离作用可被打散抛起,实现充分吸湿吸热。
[0021]内部的热风由热风通道3循环产生,具体为热风通道3内具有循环风机4,干式加热部件5,循环风机4实现筒体I内空气流动,干式加热部件5对流经其表面区域的流动空气进行加热。
[0022]为实现对筒体I内温度的准确控制,保证达到生产工艺要求,在热风通道3的进风口处还设置了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可检测即将离开热风通道3的流动空气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控制整个筒体I协同工作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温度信号调节干式加热部件5对气流的加热量,使筒体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不会产生较大偏移、实现烟片的快速加热。
[0023]由于直接采用了干式加热部件5,而不再向现有的回潮筒一样采用直喷蒸汽方式进行加热,并利用回潮筒内的增湿装置2单独进行增湿操作,避免湿度温度交叉控制生产工艺稳定性差的问题。
[0024]本实施例中,干式加热部件5为板式加热器,内部循环的高压蒸汽或高压水中的热量通过板式加热器的外壳传递至从旁侧经过的气流。从加热的角度考虑,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加热部件,如电热丝等。
[0025]本实施例中,对气流温度的控制采用混风方式,具体为:在热风通道3内设置了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导通的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干式加热部件5仅设置在第一风道31内,在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的进风口前还设置了联动风门7,联动风门7的开度可控制进入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中的风量,实现风量的分开调节。
[0026]因只在第一风道31中设置干式加热部件5,只能通过第一风道31对气流进行加热,第二风道32只是作为独立分流风道;而在两个风道的出风口处气流又进行混合,第一风道31气流中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二风道32气流中实现了热量的混合。通过联动风门7的开度改变通过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的风量,使得混合后的气流热量调节变化,实现热风温度的控制;可以想到,改变联动风门7开度的信号是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混合气流温度信号,也就是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检测的热风风道的出风口温度信号。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将出风口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PID反馈原理计算联动风门7的开口变化量并控制联动风门7开口变化。
[0027]应当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气流流经干式加热部件5的气流速度和气流量,也就改变了气流带走的热量大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通过直接干式加热部件5的供热功率、保持恒定气流速度和气流量的方法实现温度调节,如采用电加热部件或微波加热部件实现气流加热,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检测的出风口温度信号反馈控制电加热部件或微波加热部件的功率。
[0028]以上是在热风风道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应控制,如由于反馈控制的失效或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的出现问题时造成热风温度过高时,需要排除回潮筒内的热量。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排潮风道8,排潮风道8设置在联动风门7前侧,保证可将热风排出回潮筒。为充分利用循环风机4,本实施例中将排潮风道设置在联动风门7和循环风机4之间。排潮风道8内具有排潮阀门9,控制装置控制排潮阀门9的开度就可控制回潮筒内热风的排出量。
[0029]实际生产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