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0719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葡萄糖注射液,化学名称:D_⑴-吡喃葡萄糖-水合物,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6H12O6.H2O,分子式:198.17,辅料:注射用水。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味甜。静脉注射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和水,经肺和肾排出体夕卜,同时产生能量。也可转化成糖原和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补液过快、过多,可致心悸、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左心衰竭。全静脉营养疗法葡萄糖是此疗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在非蛋白质热能中,葡萄糖与脂肪供给热量之比为2:1适应症:1.补充能量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如呕吐、腹泻等),全静脉内营养,饥饿性酮症。2.低糖血症;3.高钾血症;4.高渗溶液用作组织脱水剂;5.配制腹膜透析液;6.药物稀释剂;7.静脉法葡萄糖耐量试验;8.供配制GIK (极化液)用。
[0003]现有技术中,例如葡萄糖注射液等药品一般是按照国家食品要监督管理局或者药典等指导文件建议的工艺步骤进行生产,如果药品生产企业对已经拿到批文的产品变更生产工艺,需要重新报批,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因此,既然有指导文件的建议,药品生产厂家一般不会随意变更生产工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节能的要求,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也在不断进行当中,每一次改进都是对现有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应的也是在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
[0005]本发明所述一种塑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I)称量:准备原辅料;
[0007]2)浓配:将称量好的葡萄糖置于有注射用水的浓配罐内,配成40-60% (w/w)浓溶液,加入0.05% (w/v)针用炭,加热,煮沸15-30分钟,加压,脱炭至澄明,转入稀配罐;
[0008]3)稀配:在稀配罐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循环至澄明,调节pH值3.8-5.0,测葡萄糖含量为标示量98.0-104.0%,合格后,待过滤;取样,检查药液性状、含量、pH值,合格后,经0.45um孔径折置滤芯串联0.45um孔径折置滤芯过滤,合格后待灌装;
[0009]4)洗灌封:将聚丙烯新料、回收一级聚丙烯颗粒料、热塑性弹性体按照1:1:1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制作吊环;将聚丙烯新料注塑后焊环、吹瓶;
[0010]打开负尚子风道,压缩空气洗瓶压力0.8-1.0MPa、冷却水压力0.3-0.6MPa ;开启封口机加热板电源,预热3分钟使加热温度均匀,于振荡器内加入聚丙烯组合盖;调试洗瓶压缩空气压力符合要求后上瓶、洗瓶;药液经0.22 μπι滤器过滤后灌装,设定灌装速度在150-200瓶/分钟,启动灌装机,检查药液可见异物和装量,合格后开始生产;
[0011]5)灭菌:将步骤4)得到的待灭菌产品推进水浴式灭菌柜,设定控制温度117°C、灭菌温度115°C、灭菌时间30分钟、出柜温度55°C、灭菌压力220-245Kpa、F。值彡8 ;
[0012]在灭菌柜排水口增加0.45 μ m过滤装置,加强灭菌柜清洗处理,每天清洗灭菌柜排水口过滤装置,每周采用2% NaOH溶液循环清洗灭菌柜,空载灭菌I次;
[0013]6)灯检:对灭菌后在线移交的产品按“直、横、倒、捏”四步法逐瓶于灯检操作台上检查产品外观的变形、污染、漏液、装量、焊环情况和可见异物;
[0014]7)包装、入库:对灯检在线移交的产品逐瓶贴标,装箱入库。
[0015]本发明中,步骤I)所述原辅料的配比量按照现有技术规定。
[0016]步骤4)所述的聚丙烯新料是指全新未使用过的聚丙烯颗粒料;回收一级聚丙烯颗粒料是指塑料输液瓶生产过程中,在产品未灭菌之前发现塑瓶存在质量问题而回收制成的聚丙稀颗粒料;热塑性弹性体,简称TPE或TPR,是Thermoplastic rubber的缩写,又称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塑瓶(聚丙烯瓶)输液的性能特点主要为稳定性好、瓶密封性好、无脱落物、质轻、抗冲击力强、输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率减少、节约能源、一次性使用既卫生又方便等。但在塑瓶输液产品生产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灭菌后易出现瓶体发黄现象。经灯检检测,发黄瓶子占20%左右。发黄产品瓶体外表面用刀片轻轻刮一下,有黄色物质脱落,且发黄瓶体主要集中在灭菌车的最上层和最下层,严重影响产品的成品率。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现有技术中,灭菌步骤存在不足,灭菌柜的排水口没有过滤装置,对灭菌柜的清洗也是简单常规的冲洗,导致灭菌柜内有聚丙烯膜肩残留。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灭菌后瓶体外部发黄是由于灭菌柜内残留聚丙烯膜肩引起的,聚丙烯粒料(含有多种添加剂,尤其抗氧剂)在多次高温加热工序后,本身不太稳定,115°C灭菌过程中瓶体处在软化过程中,聚丙烯结合键不稳定。膜肩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变黄,随着灭菌用水喷淋在瓶体外表面。部分涨缩严重的产品在灭菌过程中容易和经多次高温后的黄色膜肩接触起反应引起瓶体脱落,表现为瓶体外附着黄色物质,现象非常明显。
[0019]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①降低瓶胚、瓶子在生产过程中的外力损伤,减少瓶体内外部膜肩、纤维附着;?增加灭菌柜排水口过滤装置,减少膜肩在灭菌管道和换热器内积存;③加强灭菌柜清洗处理,减少多次高温高热后变黄膜肩的附着,每天清洗灭菌柜排水口过滤装置,每周采用2% NaOH溶液循环清洗灭菌柜,空载灭菌I次。以上措施执行后对聚丙烯输液瓶装葡萄糖注射液瓶体变黄的问题得到解决,发黄瓶子的比率由20-25%降为0.1%以下。
[0020]2、塑料输液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密封好、不掉肩、破损低、对药物无吸附等优点,在临床上逐渐替代玻璃输液瓶被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塑料输液瓶为铆焊式吊环塑料瓶,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瓶体、瓶口及瓶底,在瓶底上利用塑料铆钉铆接底环,在底环上连接吊环,瓶底的中部向瓶体内凹陷,形成盆底,底环由塑料铆钉铆接在瓶底上。目前现有技术生产的吊环一般是全部使用聚丙烯新料生产,但是这样成本非常高;也有的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加入了一些回收一级聚丙烯颗粒料,但是不管加入的比例怎么调整,生产出来的吊环始终容易折断,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0021]本发明经过不断试验,最终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调整配方,将聚丙烯新料、回收一级聚丙烯颗粒料、热塑性弹性体按照1:1:1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后制作吊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吊环不会折断。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