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综合征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0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综合征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动物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畜禽呼吸道综合征(Livestockand poultry Respiratory syndrome)是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猪、马、牛、羊、犬、猫与家禽均易感,尤其是幼龄动物多发。发病遍及世界各地,发病率高达20%?90%,患病动物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呼吸次数增加或气促喘粗、常伴有喘鸣音,咳嗽、喷嚏,鼻、唇、喙、眼部分泌物增多,饮食欲减退或废绝,胃肠蠕动音减弱,大便干燥或稀溏。病死动物剖检可见鼻腔、咽喉和气管充满痰涎等分泌物,黏膜毛细血管充血、淤血或出血,肺部呈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炎性病变。
[0003]患病动物因呼吸道结构与功能,尤其是黏膜免疫功能受损而出现较高病死率,治愈或耐过者常常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下降。因而,该综合征不仅因高经济损失而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因为其中很多是人畜共患疾病而危及人类健康。当前,国内外针对畜禽呼吸道综合征主要采用疫苗、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进行防控。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致病因素复杂多变常常导致免疫失败;二是动物饲养场综合防治措施不够完善,饲养管理水平还不够高,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三是由于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病原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不断下降,临床又不得不加大剂量并延长给药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治疗难度与成本;四是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形成有害药物残留而危害食品安全。
[0004]因此,在发掘中兽药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研究发明更加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用于动物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对于促进动物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和维护食品安全均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中西医结合原则,用于动物呼吸道综合征防治并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一种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综合征药物。
[0006]本发明的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1-30麻黄1-60苦杏仁1-60。
[0007]本发明的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30麻黄60苦杏仁60。
[0008]本发明的颗粒剂的制备:
①将1-30份氟苯尼考原料溶于甲醇,1-90份β-环糊精溶于水,然后将氟苯尼考的甲醇溶液和β -环糊精的水溶液混合均匀,50-80°C温度条件下包被3小时-10小时,50-100°C条件下干燥,得到氟苯尼考的可溶性粉;
②1-60份麻黄和1-60份苦杏仁使用1-180份水煎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40-90%,静置24-48小时,虑取上清,回收乙醇,得中药提取液;
③取步骤②中药提取液,喷于步骤①氟苯尼考可溶性粉上,以能将氟苯尼考的可溶性粉喷成褐色为量,50-10(TC烘干,制粒,得到褐色氟苯尼考可溶性颗粒。
[0009]本发明的颗粒剂的制备:
①将30份氟苯尼考原料溶于甲醇,90份β-环糊精溶于水,然后将氟苯尼考的甲醇溶液和β -环糊精的水溶液混合均匀,50-80°C温度条件下包被3小时-10小时,50-100°C条件下干燥,得到氟苯尼考的可溶性粉;
②60份麻黄和60份苦杏仁使用180份水煎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40-90%,静置24-48小时,虑取上清,回收乙醇,得中药提取液;
③取步骤②中药提取液,喷于步骤①氟苯尼考可溶性粉上,以能将氟苯尼考的可溶性粉喷成褐色为量,50-10(TC烘干,制粒,得到褐色氟苯尼考可溶性颗粒。
[0010]本发明的注射剂的制备:
①将1-30份氟苯尼考溶于1-60份α-吡咯烷酮中,过滤,待用;
②1-60份麻黄和1-60份苦杏仁使用1-180份注射用水煎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40-90%,静置24-48小时,虑取上清,回收乙醇;重复醇沉步骤I次;浓缩,滤取上清,即中药提取液;
③将上述步骤①氟苯尼考的α-吡咯烷酮溶液和步骤②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
0.2-10份局部止疼剂、1-10份注射液常规辅料混匀,过滤,灭菌,灌封,即得。
[0011 ] 本发明的注射剂的制备:
①将30份氟苯尼考溶于60份α-吡咯烷酮中,过滤,待用;
②60份麻黄和60份苦杏仁使用180份注射用水煎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40-90%,静置24-48小时,虑取上清,回收乙醇;重复醇沉步骤I次;浓缩,滤取上清,即中药提取液;
③将上述步骤①氟苯尼考的α-吡咯烷酮溶液和步骤②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加入10份局部止疼剂、10份注射液常规辅料混匀,过滤,灭菌,灌封,即得。
[0012]本发明能有效的治疗畜禽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发掘中兽药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研究发明更加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中西药结合制剂用于动物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对于促进动物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病和维护食品安全均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颗粒剂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注射剂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发明的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1-30麻黄1-60苦杏仁1-60。
[0015]制备方法:
麻黄和苦杏仁使用三倍量水煎煮两次(煎煮两次,每次用1-180份水),过滤得到滤液,合并滤液,浓缩至稠膏状,50~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向该细粉中加入的氟苯尼考原料,混匀,即得,命名为麻杏立克。拌料使用。
[0016]实施例1 本发明的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I麻黄I苦杏仁I;
制备方法同上。
[0017]实施例2:
本发明的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15麻黄30苦杏仁30 ;
制备方法同上。
[0018]实施例3: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份为:
氟苯尼考30麻黄60苦杏仁60 ;
制备方法同上。
[0019]氟苯尼考是广谱抗菌药,对格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0020]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sinica Stapf、中麻黄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莖。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咳嗽,气喘与水肿等病证。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1JM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mandshurica (Maxim.) Koehne 1??- Prunus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病证。麻黄和苦杏仁同入肺经,为经典药对,常配伍应用,如经典方剂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散善于宣畅肺气,平喘利水;苦杏仁善降,长于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二药一宣一降,一刚一柔,互制其偏,故平喘止咳之力更显。前人素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麻黄与杏仁配对,其平喘止咳之力尤甚,治疗实喘有良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