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09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疗程短、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彻底的手足口病治疗贴剂。
【背景技术】
[000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而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以西药片和输液为主,西药片则包括清开灵分散片、利巴韦林口服溶液、布洛芬等,但是由于患者基本都是儿童,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而输液对于儿童而言更为痛苦,且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大,基于此,现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完全治愈手足口病的药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费用低、手足口病治疗贴剂。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西瓜翠、鸡翎草、衣鱼、刘寄奴、红背叶、鱼腥草、牛黄、麝香、泽漆、臭草、凤冠草、苦木、牡蒿、南烛叶、蛇蜕、天雄;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西瓜翠、衣鱼、牛黄、苦木、牡蒿、天雄混合均匀,加相对于混合物重量2-2.5倍量60度的白酒浸泡3天,过滤后将滤液加热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6?1.28的清贴;
第二步,将剩余药物经紫外消毒后于60°C烤箱中烘干,研磨粉碎过120-160目筛,得粉末;
第三步,将步骤二得到的粉末装入棉布袋中,扎绑,置瓷瓶中,放入2?3倍水,密封,浸泡5?10天,待药液呈黑褐色时充分过滤去渣,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
1.24?1.30的清贴;
第四步,将第一步的清贴和第三步的清贴混合均匀得混合物,然后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重量的1.5倍的氧化锌、2倍的松香,混合均匀,进行涂贴,切断,盖衬,切片,即获得所述贴剂。
[0005]所述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西瓜翠10-35份、鸡翎草15-40份、衣鱼5_20份、刘寄奴10-25份、红背叶6-32份、鱼腥草10-40份、牛黄15-30份、麝香5_25份、泽漆10-40份、臭草5-30份、凤冠草8-26份、苦木12-36份、牡蒿4_22份、南烛叶10-35份、蛇蜕3_13份、天雄5-26份。
[0006]所述药物原料更佳的重量配比为:西瓜翠15-30份、鸡翎草20-30份、衣鱼10_16份、刘寄奴15-22份、红背叶10-25份、鱼腥草12-30份、牛黄20-28份、麝香10-22份、泽漆15-25份、臭草10-25份、凤冠草10-20份、苦木15-30份、牡蒿10-20份、南烛叶15-30份、蛇蜕5-12份、天雄10-20份。
[0007]所述药物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西瓜翠20份、鸡翎草25份、衣鱼12份、刘寄奴20份、红背叶15份、鱼腥草25份、牛黄22份、麝香15份、泽漆20份、臭草15份、凤冠草15份、苦木20份、牡蒿15份、南烛叶20份、蛇蜕10份、天雄12份。
[0008]药性与药理:
西瓜翠:即西瓜皮,性味甘;性凉;无毒。归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渴;利尿。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
[0009]鸡翎草:性味甘;寒。归肺;肝;脾经。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流感;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跌扑损伤;瘀血肿胀;各种出血。
[0010]衣鱼:性味咸,温。归入小肠、膀胱、肝。利尿,通淋,祛风,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儿惊痫,疮疖,目翳。
[0011]刘寄奴:性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0012]红背叶:性味甘;凉。归膀胱;大肠;肺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杀虫止痒。主痢疾;热淋;石淋;血尿;崩漏;带下;风疫;湿疫;挤癣;離齿痛;握疮。
[0013]鱼腥草:性味辛,寒。归入肝、肺二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7K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0014]牛黄:性味甘,凉。归心、肝经。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0015]麝香:性味辛,温。归入心、脾、肝经。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0016]泽漆:性味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
[0017]臭草:性味苦辛,寒。祛风,退热,利尿,活血,解毒,消肿。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泄泻,疝气,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湿疹。
[0018]凤冠草:性味苦;微涩;微寒;有小毒。归肝;大肠;膀胱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痢疾;泄泻;疟疾;黄疸;淋病;白带;咽喉肿痛;痄腮;痈疽;瘰疬;崩漏;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挤疮;湿疹。
[0019]苦木:性寒,味苦。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疹;毒蛇咬伤。
[0020]牡蒿:性味苦、甘,平。清热,凉血,解暑。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结核潮热,高血压病;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疖肿毒。
[0021]南烛叶:性味酸涩,平。归入心、脾、肾三经。益精气,强筋骨,明目,止泄。
[0022]蛇蜕:性味甘咸,平,有毒。归入肝、脾二经。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虫。治小儿惊痫,喉风口疮,木舌重舌,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瘰疬,腮腺炎,痔漏,疥癣。
[0023]天雄:性味辛;热;大毒。归肾经。祛风散寒;益火助阳,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0024]本发明的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通过上述组合药物制成的膏贴实现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祛风化湿、祛痛益气、滋阴降火、清心凉血、祛燥除烦的功效,从而逐渐彻底治愈手足口病,多种药物协同合作,实现相须相使,多管齐下,实现标本兼治,多种药物的功能必须相互配合才可达到预想效果;在治疗手足口病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药物还能够有效避免产生副作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治疗效果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西瓜翠、鸡翎草、衣鱼、刘寄奴、红背叶、鱼腥草、牛黄、麝香、泽漆、臭草、凤冠草、苦木、牡蒿、南烛叶、蛇蜕、天雄。其具体组成部分和制备过程如下述实施例所述。
[0026]实施例一:
一种手足口病治疗贴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