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161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骶髂关节炎是本病的标志。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端炎,病变部位主要见于关节囊、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和滑膜,虹膜和主动脉根也可出现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臀区疼痛及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于严重功能受损。本病多发生于10?40岁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20?30岁,40岁以后发病少见。男女比例为2.5?4.1: 1,一般讲男性发病比较重,进展快。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本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古人称为“大偻”、“龟背风”、“竹节风”、“骨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至今未明,目前一般认为是由于患者存在遗传易感因素,在某些环境因素触发下致病。
[0003]但目前的药物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缓解和减轻痛苦,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病患,因此,新药的研制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可有效解决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肾健骨丸中药,按照重量计,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熟地黄78?82g,肉苁蓉38?42g,菟丝子38?42g,枸杞子58?62g,续断38?42g,制何首乌38?42g,女贞子38?42g,狗脊38?42g,玄参38?42g,生地黄38?42g,盐杜仲38?42g,鹿鸾12?13g,酒萸肉38?42g,桑寄生38?42g,桑椹38?42g,蜈蚁58?62g,五加皮38?42g,牛膝78?82g,乌梢蛇38?42g,当归38?42g,鸡血藤38?42g,丹参38?42g,赤芍38?42g,全蝎12?13g。
[0005]进一步地,按照重量计,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熟地黄78g,肉苁蓉38g,菟丝子38g,枸杞子58g,续断38,制何首乌38,女贞子38g,狗脊38,玄参38g,生地黄38g,盐杜仲38g,鹿茸12g,酒萸肉38g,桑寄生38g,桑椹38g,蜈蚣58g,五加皮38g,牛膝78g,乌梢蛇38g,当归38g,鸡血藤38g,丹参38g,赤芍38g,全蝎 12g0
[0006]进一步地,按照重量计,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熟地黄82g,肉苁蓉42g,菟丝子42g,枸杞子62g,续断42g,制何首乌42g,女贞子42g,狗脊42g,玄参42g,生地黄42g,盐杜仲42g,鹿茸13g,酒萸肉42g,桑寄生42g,桑椹42g,蜈蚣62g,五加皮42g,牛膝82g,乌梢蛇42g,当归42g,鸡血藤42g,丹参42g,赤芍42g,全蝎 13g0
[0007]进一步地,按照重量计,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熟地黄80g,肉灰蓉40g,英丝子40g,枸紀子60g,续断40g,制何首乌40g,女贞子40g,狗脊40g,玄参40g,生地黄40g,盐杜仲40g,鹿茸12.5g,酒萸肉40g,桑寄生40g,桑椹40g,蜈蚣60g,五加皮40g,牛膝80g,乌梢蛇40g,当归40g,鸡血藤40g,丹参40g,赤芍40g,全蝎 12.5g0
[0008]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益肾健骨丸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将以上二十四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后得粉末,每10g粉末加微晶纤维素0.18g,混匀,加炼蜜10?20g与水制丸,干燥后包炭衣,滑石粉打光,即得,所述水的用量为10g粉末加入38?42g的水。
[0009]本发明组方科学,配制合理,服用方便,效果好,其研制成功,是中医学上的一大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0010]本发明的配伍原理:
各型痹证日久迀延不愈,正虚邪恋,耗伤气血,常致阴阳两虚,或年老体弱,饮食失调日久,素体阴阳两虚而致痹。阴阳两虚则肌肤关节筋骨失于濡养,病邪留恋,闭阻经脉,深伏关节,故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僵硬,甚则不能屈伸。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本草》:“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珍珠囊》主补气血,滋肾水,益真阴”。肉苁蓉补肾温阳,生精养血,《本草汇言》:“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二药同用,阴阳双补,共为君药。菟丝子补肾温阳,滋阴固精,《药性论》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痛膝冷”。断续补肝益肾,强筋壮骨,有行血脉。盐杜仲补肾壮腰,强筋健骨,《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肾筋骨、强志”。鹿茸补督脉,养精血强筋骨,《本经缝元》功用,去主伤中劳绝,腰痛赢廋,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女贞子滋水涵木,《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止渴,《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上述诸药滋水涵木,温肾助阳,加强调补阴阳之力,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共为臣药。制何首乌固肾益精,补血宁神,狗脊补肾壮腰膝,利俯仰,《本草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乌梢蛇搜风邪、透关节,上述五味祛风除湿,补肾健骨,以达标本同治,共为佐药。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兼能养血,《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以上之味补肾活血,共为使药。
[0011]总观全方,以滋阴补阳,壮筋健骨为主,重在治疗痹病晚期正虚邪恋所致腰背、腰骶冷痛,腰椎强直,屈伸不利之标,另以调理阴阳,补气养血,强筋壮骨以固本,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切中病机。方药组成合理,病人在服用期间无不适感觉,有利病人服用。
[0012]有益效果:
1.用于阴阳两虚所致腰骶冷痛,腰椎强直,屈伸不利,遇寒或劳累后加重,腰腿酸软无力或形体消瘦等症。
[0013]2.益肾健骨丸在临床中起到辨证施治,按病因化解,运用到临床,一般服药10天后,病人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缓解,有效的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在痹病中晚期的治疗效果上得到了更进一步提高,完善了骨坏死的治疗方案和总结,也有效的填补了在骨坏死治疗方剂中的空白,为社会骨坏死群体病人解决了痛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口碑宣传。
[0014]由以上药物可知,气血阴阳亏虚即是痹病晚期所形成的病机特点,也是痹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形成原因,有先天不足,素体阴阳两方,也有痹证日久,正虚邪恋,进一步损伤阴阳气血,而致阴阳两亏。大凡饮食失调,劳倦思虑过渡,或大病之后,产后气血耗损,调摄不当皆易导致气血阴阳两虚。其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现将其病机分述如下:
1.正气亏虚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须”。说明正气亏虚是痹病发生的先决条件,《素问.百病如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0015]2.风寒湿之气杂至是痹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是标。《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侵袭人体,流淫筋骨血脉,搏结于关节,痹阻经脉而致痹。宋《圣济总录.历节风》云:“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
[0016]3.不荣则痛。气血阴阳不足,正虚邪恋,四肢百髋失于濡养,而致关节肌肉酸痛无力,甚则屈伸不利,《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云:“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血相搏,即疼痛如等”。
[0017]4.督脉为人身阳气之海,督一身之阳,腰为足少阴肾府,又与太阳相表里,故肾督阴阳两虚,我寒之邪最易入侵,寒邪入侵督脉,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深侵肾督而成痹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杲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0018]5.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痹病日久,邪来去而正已伤,如此邪正混淆而胶着难解,如由入面,张介宾云:“痹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之;憔阴邪留滞,故筋脉为之不利,此痹之大端也”。故治疗痹病应攻不伤正,补不碍邪。
[0019]诊断标准
对本病诊断的最好线索是患者的症状、家族史、关节体征和关节外表现。为了提高诊断率,不少专家致力于设计科学而又合理的诊断标准,但至今尚乏令人满意的方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纽约标准。
[0020]强直性脊柱炎的1984年的纽约标准 1.诊断:
(1)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