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51342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气滞血癖型尚脂血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因脂质多 与血浆中蛋白结合,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治疗结果尚欠理 想,长期应用化学药物还会出现恶心、腹胀、血清肝酶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糖耐量降低、糖 尿病恶化、血尿酸增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0003]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脏腑功能不足,属中医"痰证"、"瘀症" 的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输布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升清输布而转化为痰浊, 肝胆疏泄条达不畅,中焦瘀阻,凝聚成痰,痰湿浊化,阻于脉络,壅滞气血,迀延日久正虚邪 实,阴阳失调,肝脏失调,肝阳上亢,形成上盛下虚的症候,表现为头昏眼花,耳鸣健忘,四肢 麻木等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及制 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所 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翻白叶,猴樟果,摇钱树,紫荆果,野塘蒿,楓香脂,赛葵,节节花,犁 头草,金线草,鹭鸶兰,人面子,水团花,青箭和石见穿。
[0006] 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翻白叶15~25份,猴樟果 10~20份,摇钱树10~20份,紫荆果20~30份,野塘蒿10~20份,楓香脂10~20份, 赛葵20~30份,节节花15~25份,犁头草10~20份,金线草5~15份,鹭鸶兰20~30 份,人面子10~20份,水团花15~25份,青箭20~30份和石见穿20~30份。
[0007] 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翻白叶17~22份,猴樟果 10~15份,摇钱树13~18份,紫荆果20~25份,野塘蒿15~20份,楓香脂13~18份, 赛葵25~30份,节节花18~23份,犁头草15~20份,金线草8~13份,鹭鸶兰20~25 份,人面子12~17份,水团花18~23份,青箭25~30份和石见穿25~30份。
[0008] 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翻白叶21份,猴樟果12份,摇 钱树17份,紫荆果22份,野塘蒿18份,楓香脂14份,赛葵30份,节节花20份,犁头草20 份,金线草9份,鹭鸶兰24份,人面子14份,水团花22份,青箭26份和石见穿28份。
[0009] 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翻白叶18份,猴樟果15份,摇 钱树15份,紫荆果24份,野塘蒿16份,楓香脂17份,赛葵25份,节节花22份,犁头草16 份,金线草12份,鹭鸶兰21份,人面子16份,水团花20份,青箭30份和石见穿25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1]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 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〇.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 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C、出风温度80~ 85 °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12]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 0. 1~0. 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4]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0015]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 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 末质量的2~4倍;
[0016]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0017]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 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0018]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 分比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 装。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翻白叶,猴 樟果,摇钱树,紫荆果,野塘蒿,楓香脂,赛葵,节节花,犁头草,金线草,鹭鸶兰,人面子,水团 花,青箭和石见穿。
[0021]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2] 翻白叶:【别名】小管仲、地皮风、小天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 委陵菜的根。【性味】涩;微苦;平。【归经】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收敛止 血,清热活血。主食积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痢疾,产后流血过多,小儿惊风, 面神经麻痹。【摘录】《中华本草》
[0023] 猴樟果:【别名】香樟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性味】味辛; 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虚寒胃痛;腹痛。【摘录】《中华 本草》《中药大辞典》
[0024] 摇钱树:【别名】山膀胱、灯笼花、一串钱。【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复羽 叶栾树或全缘叶栾树的花和果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行气止痛。主目 痛泪出;疝气痛;腰痛。【摘录】《中华本草》
[0025] 紫荆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果实。【性味】甘;微苦;平。【归经】 心;肺经。【功能主治】止咳平喘,行气止痛。主咳嗽多痰,哮喘,心口痛。【摘录】《中华本 草》
[0026] 野塘蒿:【别名】小山艾、小加蓬、火草苗、蓑衣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香 丝草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痛;止血。主感冒;疟疾; 风湿性关节炎;疮疡脓肿;外伤出血。【摘录】《中华本草》
[0027] 楓香脂:【别名】白胶香、楓脂、白胶、芸香、胶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 物楓香树的树脂。【性味】辛;苦;平。【归经】脾;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 痛;止血;生肌。主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紐血;略血;外伤出血;皮肤 皲裂。【摘录】《中华本草》
[0028] 赛葵:【别名】黄花棉、山黄麻、火叶黄花猛、山桃仔、苦麻赛葵、苦麻、黄花如意、山 索血、山茶心、黄花草、黄花虱麻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赛葵的全草。【性味】 微甘;凉。【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肺 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前裂腺炎。【摘录】《中华本草》
[0029] 节节花:【别名】耐惊菜、蓬子草、虾蠊菜、满天星、虾钳菜、白花仔、白花节节草、曲 节草、蛇痫、水牛膝、一包针、猪屎草、水金铃、地扭子、飞疔草、蟛蜞菊、耐惊花、鲎脚菜。【来 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性味】甘;性寒。【归经】心;胃;小肠经。【功能 主治】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除湿通淋。主咳血;吐血;便血;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牙龈肿 痛;咽喉肿痛;肠痈;乳痈;痒腮;痈疽肿毒;湿疹;淋症;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30] 犁头草:【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下、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 丁草、紫地丁、羊蹄甲、犁烨尖。【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心叶堇菜的全草。【性味】 味苦;微辛;性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凉血清肝。主痈疽 肿毒;乳痈;肠痈下血;化脓性骨髓炎;黄疸;目赤肿痛;瘰疬;外伤出血;蛇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31] 金线草:【别名】重阳柳、蟹壳草、毛寥、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毛血草、野寥、一串 红、寥子七、化血七、大寥子、九节风、大叶辣寥、鸡心七。【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金线 草、短毛金线草的全草。【性味】辛;苦;性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 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瘰疬;痈肿。【摘录】《中华本草》
[0032] 鹭鸶兰:【别名】山韭菜、土洋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鹭鸶草的根。【性 味】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摘录】《中华 本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