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文档序号:8951359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0002] 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 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 性症状。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 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 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 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 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 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 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男稍多 于女。
[0003] 临床表现:视其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异很大,然其同特征有三: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症状约占90%以上脑瘤患者中出现,其表现为:脑部CT图片。1、 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 间歇期可以正常。2、视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3、精神及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 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4、生命体征变化:中 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局限性症状。局部症状与 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作出肿瘤的定位 诊断。1、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症状:(1)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 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2)癫 痫发作:包括全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颞叶、顶叶,枕叶最少见, 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眩晕等先兆,顶叶肿瘤发作前 可有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3)锥体束损害症状:表现为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 瘫痪病理征阳性。(4)感觉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的位置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质料 觉、实体觉的障碍。(5)失语:分为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6)视野改变:表现为视野缺损, 偏盲。2、蝶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1)视觉障碍: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引起视力减退 及视野缺损,常常是蝶鞍肿瘤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眼底检查可发现原发性视神经萎 缩。(2)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现为阳痿、性欲减退。女性表现为月经期 延长或闭经,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在发育成熟前可导致巨人症,发肓成熟后表现为肢端肥大 症。3、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症状:四叠体受压迫症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S卩:视障碍,瞳孔 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障碍,耳鸣、耳聋;持物不稳,步态蹒跚,眼球水平震颤,肢体不全麻痹, 两侧锥体束征;尿崩症,嗜睡,肥胖,全身发育停顿,男性可见性早熟。4、颅后窝肿瘤的临床 症状:(1)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失调,还可出现患侧肌张力减弱或无张 力,膝腱反射迟钝,眼球水平震颤,有时也可出现垂直或旋转性震颤。(2)小脑蚓部症状:主 要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的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步态蹒跚,或左右摇晃如醉 汉。(3)脑干症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出现交叉性麻痹,如中脑病变多,表现为病变侧动眼 神经麻痹,桥脑病变,可表现为病变侧眼球外展及面肌麻痹,同侧面部感觉障碍以及听觉障 碍,延髓病变可出现同侧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后1/3味觉消失等。5、小脑桥脑角症状:常 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眩晕,颜面麻木,面肌抽搐,面肌麻痹以及声音嘶哑,食水呛咳,病侧 共济失调及水平震眼。进行性症状:肿瘤早期有时不会出现压迫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可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恶性程度、肿瘤增长的速度、症状进展程 度亦有快有慢。
[0004] 治疗:(1)手术治疗。对于原发性肿瘤,予以外科手术切除,尽可能将肿瘤细胞移 除干净,避免细脑肿瘤切除胞增生仍是最普遍的治疗模式。(2)化学治疗。目前癌症的化学 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脑部血脑屏障(BBB)的特殊结构,脑瘤的化学治疗仍受 到许多限制,任何化疗药物只能通过药物的脂溶性通过血管内膜细胞,进而进入肿瘤细胞 产生作用,这样的模式影响了药物作用的速度与效率。目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是亚硝脲 类烷化剂BCNU和CCNU,或者用PVC方案(甲基苄肼+长春新碱+CCNU),有一定疗效,但有延 迟和累积骨髓抑制和肺毒性等副作用,易产生耐药性。(3)放射治疗。放射线治疗是利用 放射线或者Y射线、高速中子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脑癌病变图,简称放疗。放射线治 疗是最常见的肿瘤辅助治疗手段,一般于手术后1至2星期开始。放射线治疗主要利用肿 瘤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放射线的伤害来杀死肿瘤细胞,一般治疗约需四至八 个星期,会依据不同的肿瘤病理诊断、分化程度及影像医学检查结果而决定照射范围的大 小及剂量。对许多恶性肿瘤及无法安全切除的深部位良性瘤,放射线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 法。目前放射线治疗己发展至随形或定位方式,包括直线加速器的放射治疗、伽僞射线定位 放射手术、光子刀等。但部分恶性脑瘤仍需进行大范围脑部放射线治疗或全颅及脊椎放射 治疗。
[0005] 申请公布号CN 104840748 A (申请号201510254817. 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具有抗脑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中药复方组合物由制白附子 10-30份,山慈菇15-45份,蜈蚣3-9份,制南星10-30份,泽兰10-30份,泽泻10-30份 制成。申请公布号CN 104013833 A(申请号201410280147. 0)的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 种治疗脑癌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蔓荆子12-24份、 白芥子12-24份、钩藤12-24份、红花12-24份、川芎12-24份、丹参12-24份、天麻12-24 份、首乌12-24份、升麻12-24份、血竭9-21份、蜈蚣9-21份、桃仁9-21份、甲珠9-21份、 三七9-21份、冰片9-21份、青黛9-21份、轻粉9-21份的组合为活性成分。申请公布号CN 103272109 A (申请号201310241277. 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脑癌的药剂,它包 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天南星20-50份、水杨梅根50-70份、七叶一枝花12-15份、连翘 20-25份、夏枯草20-30份、生地20-25份、穿破石20-25份、山药15-21份、龙骨20-25份、 核桃仁20-30份和半夏15-20份。
[0006]目前,国内外对脑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咖玛刀等西医方法,但大多难 以治愈,且留有严重的不良病症。恶性肿瘤病程短,发展快,根据恶性程度高低手术切除的 多少或放化疗的敏感度,复发有早有晚;生长在脑干、丘脑等重要部位的肿瘤难以手术或不 能手术,咖玛刀,放射等治疗后部分病人肿瘤可能有缩小或短时间内控制增长,以后瘤体还 会再生长、再复发;而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脑癌手术只能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手术后 瘤体还会再复发、再生长。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国内外颅内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平均 存活率不足一年,偏良性的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胆脂瘤等颅内良性肿瘤手术不易切 除干净,咖玛刀、放射治疗并不可能彻底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大部分患者手术后仍然会再复 发,而脑癌手术之后造成的脑部损伤还会给患者带来系列病症,比如头疼头晕、脑瘫、癫痫、 视力和听力下降以及面瘫等等术后后遗症,严重地困扰着脑癌患者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本发明可明显缓解脑癌症状甚至消失,安全、无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较为低廉,避免了手 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不会产生耐药性,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夏枯草9-15, 奶浆参10-14,蒲黄(包煎)6-9,鹿角草10-13,八角莲8-14,老鼠刺7-12,玄参9-14,酸不溜 7- 13,白僵蚕6-10,独脚乌桕8-13,吊兰10-15,阳雀花8-16,墨旱莲9-13,冬凌草11-16,天 泡子7-14,吐烟花9-12。
[0009] -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 而成:夏枯草11-14,奶浆参11-13,蒲黄(包煎)7-8,鹿角草11-12,八角莲9-12,老鼠刺 8- 11,玄参10-13,酸不溜9-12,白僵蚕7-9,独脚乌桕9-12,吊兰11-13,阳雀花11-14,墨旱 莲10-12,冬凌草12-15,天泡子10-13,吐烟花10-11。
[0010] -种医治脑癌的中药组合物,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 制备而成:夏枯草13,奶浆参12,蒲黄(包煎)7. 5,鹿角草11. 5,八角莲10,老鼠刺1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