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538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
[0003]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股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流反流,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引起。其次,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也是重要原因,患者常合并有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静脉的迂曲、扩张。最后,长期站立、月巴胖和腹腔压力等因素因可增加静脉压力均会增加静脉曲张发展发生的可能。
[0004]发病早期,多为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同时有肢体沉重感,易乏力。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觉加重,通过平卧、肢体抬高则可缓解。病变中后期,静脉壁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呈蚯蚓样外观,以小腿内侧大隐静脉走行区明显。病程长者,肢体皮肤则出现营养性改变,如脱肩、瘙痒、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湿疹及溃疡。随着病情的演变,可以伴随血管走行的疼痛、下肢肿胀、淤积性皮炎、浅静脉血栓等症状。
[0005]目前,传统手术方法虽可以根治,但存在手术切口多、有创伤、需时间恢复、影响美观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成本低,疗效确切,有效率高。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水红花子3-5份,夜关门2-4份,刮筋板3-7份,地椒2-5份,女娄菜3-5份,鸡眼草2-4份,奶浆参3_5份,糯米藤2_4份,野荞麦5_7份,香茶菜2-7份,双翎草3-8份,鸡树条2-5份,山枝根5-8份,独脚乌桕5_8份,黄锁梅根3-5份,石斛5-8份,隔山消2-5份。
[0008]优选的,一种普外科治疗寒湿凝滞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水红花子5份,夜关门4份,刮筋板5份,地椒4份,女娄菜4份,鸡眼草3份,奶浆参5份,糯米藤4份,野荞麦5份,香茶菜5份,双翎草5份,鸡树条4份,山枝根5份,独脚乌桕7份,黄锁梅根4份,石斛5份,隔山消4份。
[0009]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10]水红花子,为寥科植物荭寥、酸模叶寥或柳叶寥的果实,咸,性凉,归肝、脾经。活血消积;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明目。主胁腹症积;水臌;胃脘痛;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0011]夜关门,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苦、涩、凉,归肺、肝、肾经,补肾涩精;健脾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主肾虚;遗精;遗尿;尿频;白浊;带下;泄泻;痢疾;水肿;小儿疳积;咳嗽气喘;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痈疮肿毒;毒虫咬伤。《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0012]刮筋板,为大戟科植物草沉香的幼嫩全株,味苦,辛,性微温,归脾、胃、肝、胆经,行气;破血;消积;抗疟。主症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四川中药志》:"散包块,除寒湿,开胃健脾。治黄疸。"
[0013]地椒,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的全草,味辛,性平,温中散寒,驱风止痛,健脾行气;利湿通淋。主感冒头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牙痛;小便涩痛;湿疹瘙痒;疮痈肿痛
[0014]女娄菜,为石竹科植物女娄菜的全草,辛,苦,性平,归肝、脾经,活血调经;下乳;健脾;利湿;解毒。主月经不调;乳少;小儿疳积;脾虚浮肿;疔疮肿毒。
[0015]鸡眼草,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甘,辛,微苦,性平,归肝、脾、肺、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暑湿吐、?与;黄追;痛按疮;病疾;府疾;血淋;略血;衂血;跌打损伤;赤白带下。
[0016]奶浆参,为菊科植物奶浆柴胡的根,味苦,甘,性温,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强肝肾。治头晕体虚,四肢无力,奶少,视力模糊,筋骨疼痛。
[0017]糯米藤,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甘,微苦,性凉,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主乳痈;肿毒;痢疾;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甙积;带下;水肿;小便不利;痛经;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0018]野荞麦,为寥科荞麦属植物天荞麦的根状茎,辛、苦,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健脾利湿。用于咽喉肿痛,肺脓疡,脓胸,肺炎,胃痛,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盗汗,痛经,闭经,白带;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0019]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味辛,苦,性凉,归肝、肾经,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淋证;水肿;咽喉肿痛;关节痹痛;闭经;乳痈;痔疮;发背;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宁夏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健脾,活血。治胃炎,肝炎初起,感冒发热,经闭,跌打损伤,乳腺炎,关节痛,蛇虫咬伤。
[0020]双翎草,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根,味苦,辛,性温,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0021]鸡树条,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味甘,苦,性平,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
[0022]山枝根,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补肺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治虚劳喘咳,遗精早泄,失眠,头晕,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疼痛,小儿瘫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产后风瘫,心胃气痛,牙痛。"
[0023]独脚乌桕,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