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5674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臭氧发生装置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
[0003]在现有技术中,凡是将臭氧应用到水体中进行杀菌净化的地方,都有一个气水混合的技术问题。小流量气水混合要想获得理想的混合效率,一般都采用比微孔曝气法混合效率更高的文丘里射流混合法,但是文丘里射流器(以下简称射流器)在应用安装时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其进出水接头与水路及气路连接的走向和安装节点空间布局往往很矛盾,如果在空间有限的小型设备中再加上臭氧发生管要通水冷却的管路及安装节点,空间布局的安排的合理化更是困难。
[0004]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8月23日,授权公告号为CN1270965C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缩紧裹电极臭氧发生管,包括内电极和外电极,薄铜皮作为外电极,在介电质管子外壁卷包薄铜皮,其特征在于:卷包薄铜皮的介电质管子套在热缩管内,热缩管热收缩将薄铜皮紧紧的卷裹在介电质管子外壁上。这种臭氧发生管与射流器配合时,射流器需外接在臭氧发生管上,因而占用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密封性好的臭氧发生装置。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管和射流器,所述臭氧发生管包括内管、放电体、介电管和外电极,内管、介电管和外电极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管与介电管之间形成臭氧发生腔,放电体设置在臭氧发生腔内;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射流器包括本体和单向阀,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进水腔、喉口和出水腔,进水腔、喉口和出水腔依次连通,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插接段,该插接段呈圆柱状,该插接段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单向阀的安装腔,所述单向阀与喉口连通,单向阀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本体插接在臭氧发生管的内管中,且插接段与内管的内壁匹配;
[0008]所述单向阀包括弹簧、阀瓣和阀盖,阀盖上开设有通气孔,弹簧施力于阀瓣并使阀瓣抵在阀盖的通气孔处,从而控制通气孔的启闭,所述通气孔与臭氧发生腔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射流器整体插入臭氧发生管的内管中,节约了安装时所需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布局;射流器进行气水混合后,臭氧发生管可直接输出臭氧水,使用更加方便,进水时,还可对臭氧发生管进行水冷却;射流器的本体插入到内管中时,其插接段支持在内管内,并与内管的内壁相抵,可防止本体径向的跳动,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0009]本发明还包括静态混合螺旋体,所述内管中位于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静态混合螺旋体,静态混合螺旋体与出水腔对应。静态混合螺旋体可对水流进行反复的搅拌,提高气水混合效率。
[0010]本发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具有支撑面,该支撑面在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插接段的侧面重叠。本体插入到内管中后,支撑面支撑在内管内壁上,防止本体在径向上跳动,进一步提高该内置式射流器的稳定性。
[0011]本发明还包括密封环,所述阀盖上开设有用于设置密封环的第一密封槽,该第一密封槽为环状且沿通气孔的外侧设置,所述密封环设置在第一密封槽内。密封环的设置,可确保单向阀的通气孔处的密封性,安装完成后,密封环抵在管路内壁上。
[0012]本发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插接段沿其环向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密封槽内。密封圈的设置,可确保本体两侧的密封性。
[0013]本发明所述静态混合螺旋体在内管的径向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搅水板,相邻两组搅水板的搅水方向相反。
[0014]本发明还包括互为对称的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所述左固定结构包括管座和锁紧件,管座套设在内管上并包括一个压紧臂,该压紧臂压紧在外电极上,锁紧件螺纹连接在内管上并推抵在管座上并将管座固定。外电极两侧分别通过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均为可拆卸的,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和更换。
[0015]本发明所述外电极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的设置,可加速外电极的散热,防止其过热。
[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射流器整体插入臭氧发生管的内管中,节约了安装时所需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布局;射流器进行气水混合后,臭氧发生管可直接输出臭氧水,使用更加方便,进水时,还可对臭氧发生管进行水冷却;射流器的本体插入到内管中时,其插接段支持在内管内,并与内管的内壁相抵,可防止本体径向的跳动,使其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臭氧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臭氧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射流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射流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管1、射流器2和静态混合螺旋体3。
[0026]本实施例中的臭氧发生管I包括内管11、放电体12、介电管13、外电极14、左固定结构15和右固定结构16,内管11、介电管13和外电极14均为管状,且依次套设,内管11、介电管13和外电极14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内管11与介电管13之间形成臭氧发生腔111,放电体12设置在臭氧发生腔111内。放电体12为螺旋状,并套接在内管11上。其中内管11作为臭氧发生管I的内电极。
[0027]本实施例中的射流器2包括本体21、单向阀22、密封圈23和密封环24,本体21内设置有进水腔211、喉口 212和出水腔213,进水腔211、喉口 212和出水腔213依次连通,本体21上设置有插接段214,该插接段214呈圆柱状,该插接段21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单向阀22的安装腔2141,单向阀22与喉口 212连通,单向阀22设置在安装腔2141内,本体21插接在臭氧发生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