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037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定型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我们所穿的衣服,所用的窗帘等各种布料,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布料用染浴处理,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染色,在对布料等纺织材料进行染色后,在高温热风的作用下进行烘干定型,经过定型后的布料具有良好的后感和稳定的尺寸,烘干时,需要通过导轨将布料送入风道之间进行烘干定型。现有的风道面向布料的表面上开设有出风口,但这些出风口是垂直开设的,热风从风道中出来后,垂直吹在布料上,布料的横向方位上不能全部被热风吹到,而布料的传送方位上不能做到时刻都有热风吹过,同时上下方对应的出风口会造成互相干扰,具体表现为上下方对应的出风口的蒸汽互相撞击,烘干效率不高且受热不均匀,且布料不经过预热直接用热风烘干,有可能会造成布料突然受热而变形;同时现有定型机的蒸汽只对热风进行加热,加热过后的蒸汽直接排掉,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节约能源,受热均匀且烘干效率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包括烘箱,所述烘箱中上部通过框板隔离形成烘室,所述烘室内设有布料和位于布料上下方的两个风道,所述烘室一侧的框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框板两侧设有包覆通孔的滤网,所述烘箱内位于通孔所在侧的下部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纵向设有呈矩阵分布的贯穿热交换器上下端的换热管,每行换热管之间通过纵向交替分布的隔板隔开形成曲折的蒸汽通道,所述热交换器的蒸汽通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末端设有管径增大的透明的第一疏水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一疏水管之间设有向上倾斜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第一预热管连接预热风板,所述预热风板位于风道的前方,预热风板包覆在布料外围,预热风板上与第一预热管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末端设有管径增大的透明的第二疏水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二疏水管之间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回流管通过第二预热管连接到下一个位于前方的预热风板,所述风道内侧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出风口,两个风道在布料传送方向错开设置,所述出风口位于布料传送方向端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斜坡口,一个风道的两个相邻出风口的相邻两个第二斜坡口的延长线与另一个风道的对应的一个出风口的两个第二斜坡口的延长线重合,所述出风口在与布料传送方向端的垂直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坡口和直坡口,所述第一斜坡口和直坡口的延长线相交于布料表面。
[0005]所述换热管下端连通风室,所述风室内与换热管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叶片,风室内位于叶片上方的侧壁连通风道。
[0006]所述叶片通过转轴连接位于烘箱外部的电机。
[0007]所述第一疏水管下部设有可以通断疏水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疏水管下部设有可以通断疏水的第二阀门。
[0008]所述风道通过支架支撑在烘室底部的框板上。
[0009]所述布料两端设在导轨上。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热交换器后的蒸汽依次通过若干个预热风板,疏水则通过第一阀门或第二阀门排掉,且蒸汽经过的路径与布料的传送方向相反,即布料能从低温蒸汽到高温蒸汽逐渐被预热,预热效果好同时充分利用了蒸汽,节约了能源;出风口的设置能保证整个布料都在热风的覆盖范围内且上下风道的出风口不会互相干扰,烘干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发明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的风道和布料的配合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发明的风道和布料的配合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发明的预热风板、风道和布料的配合示意图。
[0017]图中:烘箱1、框板11、通孔12、滤网13、烘室14、热交换器2、进气管21、换热管22、隔板23、第一出气管24、第一疏水管25、第一阀门26、回流管27、第一预热管28、风室3、电机4、转轴41、叶片42、风道5、支架51、出风口 52、第一斜坡口 53、直坡口 54、第二斜坡口 55、导轨6、布料61、预热风板7、第二出气管71、第二疏水管72、第二阀门73、第二回流管74、第二预热管7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如图1?图6所示,一种节能高效的蒸汽定型机,包括烘箱1,所述烘箱I中上部通过框板11隔离形成烘室14,所述烘室14内设有布料61和位于布料61上下方的两个风道5,风道5通过支架51支撑在烘室14底部的框板11上,位于下方的风道5的支架51可以设在风道5上与出风口 52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的表面,位于上方的风道5的支架51可以设在该风道5的侧壁上,该侧壁为与风室3连通侧相对的另一侧的侧壁,所述布料61两端设在导轨6上,所述导轨6可以固定在两侧的框板11上(固定装置图中未画出)。
[0020]所述烘室14 一侧的框板11上设有若干通孔12,所述框板11两侧设有包覆通孔12的滤网13,在烘室14内对布料61进行烘干后的热风在叶片42的吸力下通过滤网13和通孔12进入热交换器2的换热管22,滤网13能对经过利用的热风进行过滤,防止带入杂质,热风循环利用,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约了能源。
[0021]所述烘箱I内位于通孔12所在侧的下部设有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2内纵向设有呈矩阵分布的贯穿热交换器2上下端的换热管22,每行换热管22之间通过纵向交替分布的隔板23隔开形成曲折的蒸汽通道,即相邻两个隔板2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热交换器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另一端形成通道,这样就大大延长了蒸汽经过的路程,热交换更加充分。
[0022]所述热交换器2的蒸汽通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21和第一出气管24,进气管21可以连接外界电厂的中压高温抽气,该中压高温抽气为2.5MPa,280°C左右的蒸汽,进气管21前端还可以加装自动蒸汽流量控制器,可以与烘箱I内部的传感器仪表配合进行对蒸汽流量的调控。
[0023]所述第一出气管24末端设有管径增大的透明的第一疏水管25,第一出气管24和第一疏水管25之间设有向上倾斜的回流管27,对热风进行换热后的蒸汽从回流管27流出,回流管27的入口端的上端面连接在第一出气管24末端,回流管27的入口端的下端面连接在第一疏水管25上端,由于大管径的第一疏水管25的外壁位于第一出气管24的外壁的外围,使得冷凝后的疏水从第一出气管24出去后直接落入第一疏水管25,即便有少量冷凝后的疏水被蒸汽带入回流管27,也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回流管27回落入第一疏水管25内,所述第一疏水管25下部设有可以通断疏水的第一阀门26,第一疏水管25下部伸出烘箱I的底部而露在外面,第一阀门26可以是自动控制的阀门,通过在第一疏水管25内装设水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