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_2

文档序号:89607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负二层地下室结构10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6。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厚度为800mm。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为三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施工完成后。基坑中共三层地下室结构,分别是地下室负三层结构9、地下室负二层构10和地下室负一层结构11,此外,在基坑上具有首层楼板结构12.
[0035]本实施例涉及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6]I)首先在平整场地上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1,然后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两侧施工做好内导墙3做好内导墙3-1、外导墙3-2,再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施工做好冠梁2 ;
[0037]2)分层分区进行基坑开挖至开挖面13,首先施工做好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然后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
[0038]3)开挖至基坑的开挖面-7.2m处,施工做好排水沟6 ;
[0039]4)施工做好地下室负三层结构9及地下室负二层结构10,同时浇筑支撑短梁7,施工地下室侧壁至第二道支撑5底标高处;
[0040]5)拆除第二道支撑结构5,继续往上施工地下室至第一道支撑4底标高,并同时浇筑扶壁8 ;
[0041]6)最后拆除第一道支撑4,地下室往上施工至负一层结构11及首层楼板12处,回填侧壁与连续墙空隙14,基坑施工完成。
[0042]进一步地,在连续墙和地下室侧壁之间利用混凝土回填,使连续墙与地下室侧壁形成整体结构。
[0043]由于在侧壁与连续墙体之间加固了短梁和扶壁,其连续墙体与地下室侧壁整体结构更强,能加强挡土能力,从而加强地下室和连续墙的受压能力。
[0044]其他具体实施例:
[0045]本发明其他具体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为四层或五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在腰梁5的下方设置短梁7、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5的上方设置扶壁8、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没有详细叙述的内容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范围。
【主权项】
1.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I),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设置内导墙(3-1)、外导墙(3-2)和冠梁(2),冠梁(2)位于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3-1)、外导墙(3-1)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5)的下方设置短梁(7)、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5)的上方设置扶壁(8)、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厚度为8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I)的高度三层至五层地下室的高度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首先在平整场地上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I),然后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部两侧施工做好内导墙(3)做好内导墙(3-1)、外导墙(3-2),再在地下连续墙(I)的顶端施工做好冠梁⑵; 2)分层分区进行基坑开挖至开挖面,首先施工做好第一道支撑(4),所述第一道支撑(4)与冠梁(2)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然后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5),所述腰梁(5)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 3)开挖至基坑的开挖面-7.2m处,施工做好排水沟(6); 4)施工做好地下室底层结构及地下室倒数第二层结构,同时浇筑支撑短梁(7),施工地下室侧壁至第二道支撑底标高处; 5)拆除第二道支撑结构,继续往上施工地下室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并同时浇筑扶壁(8); 6)最后拆除第一道支撑(4),地下室往上施工至负一层结构及首层楼板,回填侧壁与连续墙空隙(14),基坑施工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墙和地下室侧壁之间利用混凝土回填,使连续墙与地下室侧壁形成整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扶壁式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在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内导墙、外导墙和冠梁,冠梁位于地下连续墙的顶端并夹在内导墙、外导墙之间;在基坑的坑口处设置第一道支撑,所述第一道支撑与冠梁固定连接,形成上部支护结构;在基坑底部往上一层地下室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腰梁,所述腰梁与地下连续墙壁固定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撑结构,即腰部支撑结构;在腰梁的下方设置短梁、以形成底层地下室结构支撑,在腰梁的上方设置扶壁、形成倒数第二层或顺数第二层地下室结构的扶壁式支撑结构;在基坑底部的地下连续墙壁设有排水沟。本发明具有提高连续墙的挡土和受压能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有益效果。
【IPC分类】E02D17/04, E02D29/02, E02D31/10
【公开号】CN105178329
【申请号】
【发明人】刘志宏, 林祖锴, 黄俊光
【申请人】广州市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