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5961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中成药,是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其中也包括淋病治愈后症状持续不退的淋病后尿道炎。由于女性患本病时不仅有尿道的炎症,而且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因此又可称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道口不适、尿痛、尿急、排尿困难,女性可见白带多等。在临床中发现,由于抗药性,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越来越低。
[0003]非淋菌性尿道炎属于中医的“淋证”、“溺浊”、“白浊”,女性则属于“带下”、“阴痒”
坐寸。
[0004]中医学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房事不洁,直接或间接感受特殊的秽浊之邪,酿成湿热,湿热毒邪搏结,侵犯下焦,流注膀胱,熏灼尿道,而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尿管(道)阻塞有关;或因肝郁气滞,日久郁而化火,下侵膀胱,使气化不行,水道不利而为淋;也可因房劳伤肾或湿热邪毒由腑上逆至脏,伤及肾气,久病伤脾胃,脾肾亏虚,气化失常,不能摄纳脂膏而淋浊。病情日久则久淋体虚,劳伤过度,或药毒所伤,损阴耗气以致脾肾亏虚,膀胱气化无权,湿邪久恋。中医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分为:湿热下注、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亏虚等症型辩证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不复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0006]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泽?写1.5?6份龙胆草0.1?2份萆蘚0.1?2份板蓝根1.5?6份地肤子0.1?2份柴胡0.1?2份生桅子1.0?4份石菖蒲0.1?2份黄柏0.1?2份土茯苓1.0?4份石韦0.1?2份苦参0.1?2份。
[0007]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泽湾2.5?3.5份龙胆草0.5?1.5份革蘇0.5?1.5份板蓝根2.5?3.5份地肤子0.5?1.5份柴胡0.5?1.5份生桅子1.5?2.5份石菖蒲0.5?1.5份黄柏0.5?1.5份土获茶1.5?2.5份石韦0.5?1.5份苦参0.5?1.5份。
[0008]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泽泻3份龙胆草1份萆蘚1份板蓝根3份地肤子1份柴胡1份生桅子2份石菖蒲1份黄柏1份土茯苓2份石韦1份苦参1份。
[0009]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泽泻药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等。
[0010]板蓝根药性苦,寒。归心、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流脑,乙脑,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咽喉肿痛,黄疸,水痘,麻疹等。
[0011]生栀子药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瘍肿毒,扭伤肿痛等。
[0012]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抗癌的功效。可治疗湿热疮毒,湿疹,风湿骨痛,肢体拘挛,杨梅恶疮,泌尿系统感染,梅毒,淋浊,淋症白带,消化不良,腹泻,脚气,疔疮,痈肿,瘰疬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0013]龙胆草性味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泻肝胆火,清下焦湿,镇惊明目,抗疟原虫,健胃,保肝的功效。可治疗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痛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高血压、头晕耳鸣、胸胁痛、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疮疡肿痛等。
[0014]地肤子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等。
[0015]石菖蒲药性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志的功效。可治疗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等。
[0016]石韦药性苦、甘,寒。归肺、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疗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紐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0017]萆蘚药性苦,平。归肝、胃、膀胱经。具有利湿浊,祛风湿的功效。可治疗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等。
[0018]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可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胁痛、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胆囊炎等。
[0019]黄柏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痿躕,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等。
[0020]苦参药性苦,寒。归心、肺、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可治疗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0021]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泽泻、板蓝根和龙胆草为君药;用生栀子、土茯苓、黄柏、苦参、萆蘚和石韦为臣药;用柴胡、石菖蒲和地肤子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清肝泻火,解毒通淋的功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0022]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慢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0023]2、本发明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留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0024]3、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0025]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26例。服用实施例汤剂,每次1袋,一日二至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治愈13例占50%,好转10例占38.46%,未愈3例占11.54%,总有效率达88.46%。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
汤剂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
泽泻3份龙胆草1份萆蘚1份板蓝根3份地肤子1份柴胡1份生桅子2份石菖蒲1份黄柏1份土茯苓2份石韦1份苦参1份。
[0027]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滤过,热封袋中,105°C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制成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汤剂为塑封袋装,每袋210ml,口服,一次一袋,每日二至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泽?写 1.5?6份 龙胆草0.1?2份 萆蘚0.1?2份板蓝根1.5?6份 地肤子0.1?2份 柴胡0.1?2份生桅子1.0?4份 石菖蒲0.1?2份 黄柏0.1?2份土茯苓1.0?4份 石韦 0.1?2份 苦参0.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中成药,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泽?写 2.5?3.5份 龙胆草0.5?1.5份 萆蘚0.5?1.5份板蓝根2.5?3.5份 地肤子0.5?1.5份 柴胡0.5?1.5份生栀子 1.5?2.5份 石菖蒲0.5?1.5份 黄柏0.5?1.5份土获茶1.5?2.5份 石韦0.5?1.5份 苦参 0.5?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中成药,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泽泻 3份 龙胆草1份 萆蘚1份板蓝根3份 地肤子1份柴胡1份生栀子2份 石菖蒲1份 黄柏1份土茯苓2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泽泻,1.5~6份;龙胆草,0.1~2份;萆薢,0.1~2份;板蓝根,1.5~6份;地肤子,0.1~2份;柴胡,0.1~2份;生栀子,1.0~4份;石菖蒲,0.1~2份;黄柏,0.1~2份;土茯苓,1.0~4份;石韦,0.1~2份;苦参,0.1~2份。
【IPC分类】A61K36/90, A61K36/896, A61P15/02, A61P13/02
【公开号】CN105311497
【申请号】CN201410330184
【发明人】胡培芹
【申请人】胡培芹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