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294阅读:2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本病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超过淋病而跃居性传播疾病首位,我国病例亦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还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疱疹病毒和念球菌,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占80%以上。非淋茵性尿道炎的潜伏期比较长,自觉症状不明显,故常被忽视,该病也容易相互感染,更易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目前在治疗时大都采用抗生素的治疗方式,患者往往容易产生药物耐受性,后患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10-20g、萆蘚8-15g、薏仁20-40g、黄柏5-15g、白芍8_15g、牡丹皮8_15g、白术10_20g、茯苓10_20g、通草8-15g、泽泻8-15g、车前子10-20g、滑石10_30g、金银花10_20g、蒲公英20_40g、紫花地丁 20-40g 和甘草 5-10g。所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石韦15g、萆蘚10g、薏仁30g、黄柏10g、白芍10g、 牡丹皮10g、白术15g、茯苓15g、通草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滑石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 30g和甘草6g。本发明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服用时可采用水煎的方式,当1份为Ig时为每剂的药量,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一次,20天为一疗程。本发明中,石韦,味甘、苦,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萆蘚,性平,味苦,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薏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利水消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白芍, 味苦、酸,性微寒,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牡丹皮,味苦、辛,微寒,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术,味苦、甘,性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清热利尿,通气下乳;泽泻,味甘,性寒,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车前子,味甘,性寒,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滑石,味甘、淡,性寒,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的中药原料合理配伍,相辅相成,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的功效,有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效果好。本发明的药物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80例,治愈151例,好转25例,未愈4例, 治愈率达84%。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10g、萆蘚Sg、薏仁20g、黄柏5g、白芍8g、牡丹皮8g、白术10g、茯苓10g、通草8g、泽泻8g、车前子10g、滑石 10g、金银花1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 20g和甘草5g。实施例2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20g、萆蘚15g、薏仁40g、黄柏15g、白芍15g、牡丹皮15g、白术20g、茯苓20g、通草15g、泽泻15g、车前子20g、 滑石30g、金银花20g、蒲公英40g、紫花地丁 40g和甘草10g。实施例3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15g、萆蘚10g、薏仁30g、黄柏10g、白芍10g、牡丹皮10g、白术15g、茯苓15g、通草10g、泽泻10g、车前子15g、 滑石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 30g和甘草6g。实施例4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10g、萆蘚15g、薏仁20g、黄柏15g、白芍8g、牡丹皮15g、白术10g、茯苓20g、通草8g、泽泻15g、车前子10g、滑石30g、金银花10g、蒲公英40g、紫花地丁 20g和甘草10g。实施例5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20g、萆蘚Sg、薏仁40g、黄柏5g、白芍15g、牡丹皮8g、白术20g、茯苓10g、通草15g、泽泻8g、车前子20g、滑石10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 40g和甘草5g。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男,40岁,2009年10月尿道痉痒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经医院尿道分泌物检验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曾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消失,治愈,后未复发。病例2 万某,女,35岁,2010年5月尿急、尿频及排尿困难,经医院宫颈分泌物检验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经长期西药治疗反复发作,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消失,治愈,后未复发。病例3 陈某,男,31岁,2011年2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经医院尿道分泌物检验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个疗程症状
消失,治愈,后未复发。 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评定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检验阴性; 好转症状减轻,体征有改善,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仍检验阳性; 未愈症状及分泌物均无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 石韦10-20g、萆蘚8-15g、薏仁20-40g、黄柏5_15g、白芍8_15g、牡丹皮8_15g、白术10_20g、 茯苓10_20g、通草8-15g、泽泻8-15g、车前子10_20g、滑石10_30g、金银花10_20g、蒲公英 20-40g、紫花地丁 20-40g 和甘草 5-1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石韦15g、萆蘚10g、薏仁30g、黄柏10g、白芍10g、牡丹皮10g、白术15g、茯苓 15g、通草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滑石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 30g和甘草6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石韦10-20g、萆薢8-15g、薏仁20-40g、黄柏5-15g、白芍8-15g、牡丹皮8-15g、白术10-20g、茯苓10-20g、通草8-15g、泽泻8-15g、车前子10-20g、滑石10-30g、金银花10-20g、蒲公英20-40g、紫花地丁20-40g和甘草5-10g。本发明的中药原料合理配伍,相辅相成,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的功效,有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K33/12GK102357216SQ2011103628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辛保山 申请人:辛保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