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0573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具体涉及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苗种繁育是水产养殖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循环水繁育是当前育苗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广循环水繁育技术与装备。鱼类循环水繁育是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模式。它是集土木工程、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和自动控制学等现代科技于一体,在封闭条件下,对苗种繁育全过程中的水质、水流、水温、投饵、集污、排污和循环水处理等环节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管理;与此同时,对苗种的种质、营养、生长和病害防治等实行全面监控,使其能够在适宜养殖密度条件下,自始至终维持最佳生态环境和生理状态,从而实现健康、快速成长,保持单位水体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内外环境污染的一种高效鱼类苗种繁育模式。
[0003]鲑鳟类等冷水性鱼类是以挪威、丹麦和美国为代表的北欧、北美国家的传统养殖对象。1850年,挪威就已经出现了鳟鱼的人工孵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欧、北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加大了现代化的水产养殖苗种繁育研究和生产,资金和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投入,迎来了冷水性鱼类苗种繁育的发展盛期。以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芬兰、日本和智利等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其水产繁育技术已达到了高级阶段,其育苗用水的循环使用和生产的自动化控制。近年来,欧美经济大国已经在水产养殖尤其在冷水性鱼类苗种的繁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0004]然而,目前我国的水产繁育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上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部分发达地区的鱼苗场采用了工厂化育苗技术设备,但是大部分地区主要还是采用室内流水状态下的繁育方式。流水繁育由于生产用水的水质不能常处于最佳状态,导致生产状况不稳定,繁育结果不理想。显然,开发一种新型冷水性鱼类繁育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5]201220359379.1,名称为“一种循环水式鱼类养殖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鱼池、水栗、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氧罐、弧形筛、蛋白分离器、生物池、紫外线灯,所述液氧罐通过管道与鱼池连接,所述鱼池、弧形筛、水栗、蛋白分离器、生物池、紫外线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紫外线灯通过管道与鱼池连接,所述弧形筛设置在鱼池与水栗连接的管道内,所述蛋白分离器设置在水栗与生物池连接的管道内,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生物池与鱼池连接的管道内,所述生物池中设置有等体积的生物填料,所述生物池所在平面高于鱼池所在平面。该专利没有明确液氧罐中的液氧是如何添加到鱼池或系统中的,如果是直接通过曝气盘或气石等添加到水中,那么氧气的利用效率是非常低的。弧形筛的过滤精度是很低的(毫米级的),这样的过滤精度通常使用成鱼养殖中,如果用于苗种培育系统将难以滤除苗种培育系统的颗粒物质,而且目前水产养殖上所使用的弧形筛均未配置反冲洗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反冲洗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蛋白分离器在淡水养殖系统中的几乎是无效的,仅在及其个别的特殊场合下的淡水鱼类养殖中有一定效果。因此该专利的养殖装置并不适合苗种培育。
[0006]CN201220213124.4,名称为“高效节能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进水管和回水管;氧补充系统;水处理系统;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一侧连接回水管,紫外线消毒器另一侧连接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所述水处理系统中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有:鼓式微滤机、集水池、沉淀池、增氧过滤池和两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沉淀池、增氧过滤池和两个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相互间通过其上部的溢流口相连。该专利的水处理环节主要是“池”的形式,必然占地面积大,构造简易,人为管理难度大,劳动强度高。通常情况下集水池、沉淀池、增氧过滤池的效率都很低,在常规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也已经摒弃不用,更不适用于高原地区低气压低饱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的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工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为了解决现在常用的流水孵化和苗种培育带来的破膜率低,仔稚鱼畸形率高,苗种成活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该系统可用于虹鳟、亚东鲑、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裸裂尻和尖裸鲤等冷水性鱼类的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大幅提高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率。全过程可控的孵化水质条件,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的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鱼池、孵化盘、水处理系统、补氧装置;所述的鱼池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孵化盘,所述鱼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水处理系统和补氧装置,补氧装置通过管道与鱼池的进水口连接。
[0009]本发明将孵化盘放在鱼池中,可以实现这样的过程:当该系统用于鱼卵孵化时,将鱼卵放入鱼卵孵化盘中孵化;鱼卵孵出后,在卵黄囊吸收阶段,可将鱼苗继续安置在鱼卵孵化盘内养殖,直到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开口摄食和平游阶段;当鱼苗进入平游阶段后,将鱼池内部的鱼卵孵化盘移除,直接将鱼苗放入鱼池中养殖。该过程可以保证鱼卵鱼苗都在同一套系统中养殖,具体的操作过程也能够保证鱼卵、鱼苗不会有任何脱离水体的机会,可以尽量避免因为倒池给鱼卵、鱼苗带来的损伤和应激。
[0010]本发明所述的鱼池为距形鱼池,长2.0-2.5米,宽0.5-0.6米。
[0011 ]本发明所述孵化盘的侧壁与鱼池侧壁的间隙为2-6cm。间隙越小越好,同时要便于取出孵化盘。
[0012]本发明所述的孵化盘包括框体和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设置于框体的一个侧立面的下方,挡水板与鱼池底部为无缝接触;该侧立面与框体的底面均为网状结构。使水不从孵化盘与鱼池之间的空档穿过,而必须要从孵化盘底部网状物通过,流经鱼卵,然后从孵化盘侧面网状物流出,保证水流走向。
[0013]冷水鱼鱼卵孵化要求鱼卵周边要有很好的水交换,而在大多数阶段鱼卵是不能剧烈运动的,所以,鱼卵放在孵化盘底部网状物上,水从底部往上流,自孵化盘侧面排出,然后又从下一个孵化盘底部进入,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孵化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立面和框体底面的网状结构孔径为l_2mm。由孵化的鱼卵粒径大小以及刚孵化出的鱼苗大小确定。
[0014]进一步优选地,鱼池内沿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并排有多个孵化盘,挡水板设置在出水口方向。水流由孵化盘底部进入,从侧立面流出,直到从最后一个孵化盘的侧立面排出。
[0015]本发明所述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的使用方法为:当系统用于鱼卵孵化时,鱼池内水深为0.25-0.35m,将鱼卵放入孵化盘中孵化;鱼卵孵出后,在卵黄囊吸收阶段,将鱼苗继续安置在孵化盘内养殖,当鱼苗进入平游阶段后,移除鱼池内的孵化盘,将鱼苗放入鱼池中养殖,鱼池水深调整为0.4-0.5m。
[0016]增大鱼池内水体量,鱼苗孵化出来后短期内体长体重都会明显增大,同时鱼苗进入平游期后会游动,都需要比较大的活动空间。同时增大鱼池内水体量,也有利于减缓因各种意外因素导致的水质(例如溶解氧浓度等)剧烈波动。
[0017]本发明所述的补氧装置前设置有水栗。水栗设置在此处能够使有压力的水从补氧装置出来后直接进入鱼池,通过鱼池一端上方的穿孔管喷射进入矩形鱼池一端,有利于推动鱼池水流的流通,优化鱼池内部水流交换,有利于提高鱼卵孵化成功率。
[0018]本发明所述的补氧装置为氧气锥,氧利用率高;氧气锥本身是个密闭容器,且是压力进水和压力进气,有利于氧气在水体中的溶解,适合避免高原地区低气压导致的溶解氧效率低的问题。
[0019]本发明所述的水处理系统由过滤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和换热盘管组成。通过物理截留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生物过滤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氮,通过紫外线杀菌避免水体中有害菌的大量滋生,通过换热盘管的热交换实现水温的调节。
[0020]优选地,所述的过滤装置由立体网状填料或生化棉填料中的一种与移动床生物滤料组成,立体网状填料和生化棉填料主要考虑用于截留细微的颗粒物,例如鱼苗冲鱼卵中出来,破膜时产生的卵膜碎片,同时这两种填料也有一定的生物过滤功能。移动床生物滤料主要是考虑鱼苗培育阶段产生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生物过滤,移动床生物滤料生物处理效率较高。
[0021]本发明所述的鱼池内设置有曝气增氧装置,延缓因系统故障水循环停止后溶解氧快速消耗殆尽导致死卵或死鱼情况的发生。
[0022]本发明所述的鱼池和水处理系统设置有排污口。
[0023]优选地,一天排污1~2次,并补充10%_11%的水量。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经多次试验证明,本发明的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用于全雌虹鳟、亚东鲑、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裸裂尻和尖裸鲤的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时的鱼卵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均达90%以上。鱼卵孵化正常,苗种摄食生长情况正常;水质情况良好,氨氮<0.05mg/L,亚硝酸盐无检出值,溶氧>6mg/ L,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无水霉等病害发生,系统使用效果出色,有效解决了上述品种全人工孵化系统设备缺乏的问题。
[0025]2、本发明将将孵化盘放在鱼池中,可以保证鱼卵鱼苗都在同一套系统中养殖,具体的操作过程也能够保证鱼卵、鱼苗不会有任何脱离水体的机会,可以尽量避免因为倒池给鱼卵、鱼苗带来的损伤和应激。
[0026]3、冷水鱼的鱼卵孵化要求鱼卵周边要有很好的水交换,而在大多数阶段鱼卵是不能剧烈运动的。本发明在孵化盘上设置挡水板,使水不从孵化盘与鱼池之间的空档穿过,而必须要从孵化盘底部网状物通过,将鱼卵放在孵化盘底部网状物上,水从底部往上流,流经鱼卵,然后从孵化盘侧面网状物流出,保证水流走向。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冷水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发明孵化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为:1、鱼池,2、水处理系统,3、水栗,4、补氧装置,5、孵化盘,6、曝气增氧装置,7、立体网状填料或生化棉填料,8、移动床生物滤料,9、紫外线杀菌装置,10、换热盘管,11、侧立面,12、排污管,13、框体,14、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1]实施例1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包括一个鱼池1、孵化盘5、水处理系统2、补氧装置4;所述的鱼池I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孵化盘5,所述鱼池I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水处理系统2和补氧装置4,补氧装置4通过管道与鱼池I的进水口连接。
[0032]实施例2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包括一个鱼池1、孵化盘5、水处理系统2、补氧装置4;所述的鱼池I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孵化盘5,所述鱼池I的出水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