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固定装置及椎间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198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椎间固定装置及椎间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固定装置及椎间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脊椎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两个椎节进行张力带原理连接固定,或者需要在椎间放置融合器,或者两者合并运用。现有的连接方式不可靠,不能成为整体,容易导致所连接的两个椎节之间出现松动或移位、不稳,影响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椎间固定装置及椎间固定系统。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相邻两个椎节进行连接固定,连接可靠,结构简单。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椎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在第一端及第二端均设有供直向椎弓根钉穿过的第一通孔,在第一端或第二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供斜向椎体固定钉穿过的第二通孔。
[0006]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0007]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垂直,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倾斜。
[0008]所述第二通孔为两个,两个第二通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及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前端均向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位方向倾斜。
[0009]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前端的延长线相互错开。
[0010]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前端的延长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位的两个相反侧。
[0011]所述第一通孔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通孔设于固定板的第一端、另两个第一通孔设于固定板的第二端;其中一个第二通孔设于固定板第一端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另一个第二通孔设于固定板第二端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
[0012]所述固定板包括板体及两个斜耳片,两个斜耳片的连接侧与所述板体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固接、两个斜耳片的外侧均向所述板体中心部位方向倾斜;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板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斜耳片上。
[0013]椎间固定系统,包括融合器及椎间固定装置,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直向椎弓根钉,第二通孔内穿设有斜向椎体固定钉;融合器上设有斜向的让位孔,融合器与固定板连接。
[0014]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位置具有固定部,所述融合器的其中一端与该固定部连接。
[0015]所述固定部为穿孔,所述融合器包括主体、连接颈部及旋转挡件,连接颈部及旋转挡件穿过穿孔后,旋转挡件旋转并将所述融合器与固定板连接。
[0016]融合器上斜向的让位孔为两个,两个让位孔相对于所述融合器的中心对称。
[0017]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8]1、该椎间固定装置的固定板第一端、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在进行手术时,可以将直向椎弓根针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实现将相邻两个椎节进行固定连接;为进一步增加连接的强度及可靠性,在固定板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斜向椎体固定钉穿过第二通孔后,将相邻两个椎节进行固定连接,这样,相邻两个椎节不但可以在前侧进行连接固定,还可以在后侧进行连接固定,使得固定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0019]2、为方便直向椎弓根钉的安装,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垂直;为方便斜向椎体固定钉的安装,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倾斜。
[0020]3、所述第二通孔为两个,两个第二通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及第二端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前端均向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位方向倾斜。在手术时,两个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斜向椎体固定钉,由于其前端均向固定板中心倾斜,第一个斜向椎体固定钉从上方椎节的前侧向下方椎节的后侧延伸,第二个斜向椎体固定钉从下方椎节的前侧向上方椎节的后侧延伸;这样,相邻两个椎节之间通过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进行稳固的连接结构。
[0021]4、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前端的延长线相互错开。避免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交叉干涉,也避免对椎节的骨组织造成损伤,更优选的,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最短距离控制在3 O mm至50mm,以避免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互相干涉并且保证可靠安装。
[0022]5、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前端的延长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位的两个相反侦U。也就是说,两个第二通孔不单单是向后侧倾斜,还各自向左侧或右侧倾斜(其中一个向左侧倾斜,另一个就向右侧倾斜);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装入第二通孔后,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分别向两侧偏斜,为方便加工及手术时的安装,两个第二通孔的倾斜角度相等。
[0023]6、所述第一通孔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通孔设于固定板的第一端、另两个第一通孔设于固定板的第二端;其中一个第二通孔设于固定板第一端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另一个第二通孔设于固定板第二端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通过设置四个第一通孔及两个第二通孔的位置及排布,直向椎弓根钉及斜向椎体固定钉形成框架式结构,可以使相邻两个椎节的连接更可靠。
[0024]7、所述固定板包括板体及两个斜耳片,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25]8、在两个椎节之间设置融合器时,融合器上斜向让位孔方便斜向椎体固定钉穿过,为方便融合器与斜向的让位孔之间进行对位,融合器与固定板进行连接。
[0026]9、融合器的连接颈部及旋转挡件穿过穿孔后,旋转挡件旋转并将所述融合器与固定板连接。优先的,固定板的穿孔设于固定板的中部。
[0027]1、融合器上两个斜向的让位孔对称设置,为两个斜向椎体固定钉留出空间,避免干涉。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椎间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002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椎间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0030]图3是融合器的侧视图;
[0031]图4是融合器的正视图;
[003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椎间固定装置与融合器及相邻两个椎节连接结构图;
[0033]图6是图5的侧视图;
[0034]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
[0035]图8是图7的俯视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固定板,11、板体,111、穿孔,12、斜耳片,121、第二通孔,13、第一端,14、第二端,15、第一通孔,20、直向椎弓根钉,30、斜向椎体固定钉,40、融合器,41、主体,42、连接颈部,43、旋转挡件,44、让位孔,50、椎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9]如图1、图2所示,为椎间固定装置,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前路颈椎的固定,其包括固定板10,固定板10具有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在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均设有供直向椎弓根钉20穿过的第一通孔15,在第一端13或第二端14至少其中之一设有供斜向椎体固定钉30穿过的第二通孔121。
[0040]所述固定板10包括板体11及两个斜耳片12,两个斜耳片12的连接侧与所述板体11的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固接、两个斜耳片12的外侧均向所述板体11中心部位方向倾斜;所述第一通孔15设于板体11上,所述第二通孔121设于斜耳片12上。进而使得第一通孔15相对于所述固定板10垂直,第二通孔121相对于所述固定板10倾斜。
[0041]所述第二通孔121为两个,两个第二通孔121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10的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的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前端均向所述固定板10的中心部位方向倾斜。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1前端的延长线相互错开,且两个所述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